纰漏 第三十四 王敦初尚主 【原文】 王敦初尚主[1],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2],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3],因倒着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注释】 [1]尚主:娶公主为妻。主,指晋武帝的女儿舞阳公主。 [2]下果:摆设果品供食用。 [3]澡豆:用豌豆末和香药制成的丸剂,可以用来洗手洗脸。 【译文】 王敦刚和公主结婚时,上厕所,看见漆箱里装着干枣,这本来是用来堵鼻子的,王敦以为厕所里也摆设果品,便吃起来,竟然吃光了。出来时,侍女端着装水的金澡盘和装澡豆的琉璃碗,王敦便把澡豆倒入水里喝了,以为是干粮。侍女们都捂着嘴笑话他。 【评析】 王敦位极人臣,自然是经常出入宫廷,享尽荣华富贵。但他竟然把上厕所用来堵鼻子的枣给吃了,这难免会遭到婢女们的暗自窃笑,堂堂一个大将军居然也会出现这样的笑话。王敦这样位高权重的人都会犯错误,就别说别的人了。 蔡谟不识彭蜞 【原文】 蔡司徒[1]渡江,见彭蜞[2],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3],方知非蟹。后向谢仁祖[4]说此事,谢曰:"卿读《尔雅》[5]不熟,几为《劝学》[6]死。" 【注释】 [1]蔡司徒:即蔡谟,字道明,曾任司徒。 [2]彭蜞:外形像螃蟹,但较小,螯与足无毛。 [3]吐下委顿:因呕吐而精神萎靡。 [4]谢仁祖:即谢尚。 [5]《尔雅》:我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专书,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与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其中《释鱼》篇讲到八足二螯的动物有三种,并非都是螃蟹。 [6]《劝学》:指汉末蔡邕取《荀子·劝学》文意写成的《劝学篇》文,其中有"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两句。 【译文】 司徒蔡谟避乱渡江后见到彭蜞,异常高兴地背诵:"螃蟹有八只脚,加上两个夹钳。"叫人煮来吃。吃完以后,上吐下泻,精神疲困,这才知道不是螃蟹。后来他向谢仁祖说起这件事,谢仁祖说:"你读《尔雅》读得不熟,几乎被《劝学》害死。" 【评析】 这个故事讲的是因为读书不精而出现的纰漏。蔡谟渡江以后看见彭蜞而误认为那是螃蟹,便很高兴地叫人煮给他吃。他没有细看它们的区别,只看了个大概,就以为彭蜞就是螃蟹。所以最后害得自己疲惫不堪。所以不管读什么书,都要把它读精读懂,并且能转化为实践上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谢据上屋熏鼠 【原文】 谢虎子[1]尝上屋熏鼠。胡儿[2]既无由知父为此事,闻人道痴人有作此者。戏笑之,时道此,非复一过[3]。太傅既了己之不知,因其言次[4],语胡儿曰:"世人以此谤中郎[5],亦言我共作此。"胡儿懊热[6],一月日[7]闭斋不出。太傅虚托引己之过,以相开悟,可谓德教[8]。 【注释】 [1]谢虎子:即谢据,字玄道,尚书谢褒的第二个儿子,小字虎子,谢安的二哥。 [2]胡儿:即谢朗。 [3]一过:一遍。[4]因其言次:乘着与他聊天时。 [5]中郎:指谢据。 [6]懊热:懊恼,羞惭。 [7]一月日:一个月。 [8]德教:用德行来感化教育人。 【译文】 谢虎子曾经上房熏老鼠。谢胡儿既无从知道父亲做过这件事,又听人说傻子会这样做,就嘲笑这种人,时常说起这种事,不止说过一遍。太傅谢安既然明白胡儿并不知道父亲做过这种事,趁他谈话中间,告诉胡儿说:"一般人拿这件事情来毁谤中郎,也说我一道这样做。"胡儿听了,悔恨焦躁,有一段时间关在书房里不出来。谢安假托援引自己的过错来开导他,使他醒悟过来,这可以说是德教。 【评析】 谢据曾经爬上屋顶熏老鼠,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笑料。其子谢朗不知道这件事是自己父亲做的,也跟着一再予以戏笑。谢安得知后,假托自己也受这个笑话的牵连,让谢朗明白其中牵涉到他自己的父亲,堪称德教之经典,足为今取鉴。 孝武帝抚掌笑虞父 【原文】 虞啸父[1]为孝武侍中,帝从容问曰:"卿在门下[2],初不闻有所献替[3]。"虞家富春[4],近海,谓帝望其意气[5],对曰:"天时尚煗[6],豘[7]鱼虾未可致,寻[8]当有所上献。"帝抚掌大笑。 【注释】 [1]虞啸父:晋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右将军虞纯的儿子。年少得志,历任侍中、尚书、会稽内史。 [2]门下:官署名,即门下省,是直属于皇帝的顾问机构。 [3]献替:进贡、进献礼物,意思是直言进谏,提出正确可行的建议,否定错误不当的政令。 [4]富春:县名,东晋时改称富阳,在今浙江杭州西南。 [5]意气:进奉;奉献。 [6]煗:暖。 [7]豘:一种可制成酱的鱼。 [8]寻:不久后。 【译文】 虞啸父任晋孝武帝侍中时,孝武帝很和缓地问他说:"你在门下省,怎么从来也没有听到进谏。"富阳的虞家,靠近海边,虞啸父误认为这是孝武帝希望他进贡,就回答说:"现在,节气还暖和,鱼类制品还得不到,不久将会有所奉献。"孝武帝听了拍手大笑。 【评析】 孝武帝原本是想问问他怎么没有为门下省做出一些实际贡献,而虞啸父却以为是孝武帝怪他家里住在海边也没有进贡过什么东西上来,于是就趁势说不久就给您进供海产。他这一番曲解难免让人觉出他迂腐的气息来。 |
返回目录 | 上一页 下一页 |
|
|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QQ:11180768 浙ICP备050191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