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诗经》两首
作者:   上传者:   日期:05-10-17


《诗经》两首


教学目的

  1.学习《诗经》的赋、比、兴等表现手法。

  2.了解古代民歌的又一特点:重章叠唱。

  3.了解文言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

  4.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及时代意义,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教学设想

  本课为此单元的首篇课,讲读应具有示范性,向学生示范应如何按照单元要求阅读一篇课文。本课教学拟以《伐檀》第一章为示范重点,带动二、三章的学习;以《伐檀》的学习带动《硕鼠》的学习;以这一课的学习带动全单元的学习。落实单元要点的主体目标之一(两大传统)。

  赋、比、兴等表现手法的鉴别是一难点,将通过比较阅读解决。

  本课安排2课时。《伐檀》、《硕鼠》各1课时。


伐檀


教学要点

  1.学习《伐檀》;介绍《诗经》。

  2.学习赋、兴等表现手法。

  3.认识“兮”字在诗中的作用与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集体背诵《关睢》。

  2.这首诗选自《诗经》,能说说你所了解的《诗经》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六艺”之一,故称《诗经》。相传为孔子编定,成于春秋时代。现存诗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诗经》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从各方面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及史料价值。

  板书课题:伐檀

  二、初读。重点阅读第一章。(即第一节)。

  要求:第一遍默读,用铅笔画出难读难懂的字,对照注释和工具书读懂。第二遍小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1.自读。

  2.合上书,你能准确地读讲出下列字词吗?

  (出示小黑板)

  (河之)干 稼 穑 胡 廛 狩 猎 县 貆 素

  注意:“干”与现代词语“干事”、“树干”、“干燥”中的“干”音、义的区别;“县”为“悬”的通假字。

  3.指名朗读,注意字音的准确。

  4.接力译文。由第一组第一名学生开始译文,每人译一句,接力完成全章译文。

  三、再读。

  1.第一章共有5句,你认为可分为几层?各层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展开时运用了哪种思维方式?

  提示:第一句为一层,写的是伐木奴隶的劳动情景,这种直陈其事的写法叫“赋”。后三句是伐木奴隶的感慨。第二句写的河水,由这一句引出了后三句,因此后四句可分为一层。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兴”。由第一层展开到第二层时运用了联想。

  四、研读。

  1.为前后两层各拟一个小标题。

  例:“河边伐檀”、“怒斥君子”

   “河边伐木”、“义责君子”

   “河边劳动”、“感慨君子”

   “河边伐木”、“议嘲君子”

  提示:第一层拟“河边伐檀”或“伐木”均好,“劳动则过于宽泛”。第二层“怒斥”、“义质”都属上乘之作,“感慨”则褒贬不明。“议嘲”更有一种居高临下感,实在是最佳品。(板书最佳小标题:“河边伐檀”“议嘲君子”)

  2.读第二、第三章。第二、三两章与第一章有很多对应词,试找出来。

  檀—辐、轮; 干—侧、漘;涟—直、沦;

  廛—亿、囷;貆—特、鹑;餐—食、飧

  注意:读准“漘chún”、“飧sūn”、“囷qūn”。鉴别:“特”的古今义。古:小兽;今:不一般的。

  比较这些对应词的微小差别:辐,车条;轮,车轮,这构成了劳动的先后程序:伐木——制辐条——輮车轮。涟,水波;直,波平;沦,小波。其它各组对应词意义基本相同。这种在诗中语 句基本相同重复咏唱的方法叫重章叠唱,至于其它文学样式有类似现象,那可能是一种借鉴吧。这种重章叠唱我们不仅不觉得重复啰嗦,反而感到这样反复咏唱,有强调主题,深化感情的作用。

  3.指导朗读。要求读出奴隶们内心的愤恨不平的感情。体会“兮”(相当于“啊”)字的作用。

  教师指导:注意逻辑重音“不、不、胡、三百、不、不、胡、县貆、君子、不素”;注意节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4.现在有人要为《伐檀》画插图,你认为第一句该如何配图?请用几句话将图面介绍出来。

  例:清晨的河边,太阳穿过树缝照到一片林子里,河水泛着小波纹。画面主要有五个人,两人正在抡斧砍一株大树;还有两人正扛着树往河边走,另有一人正站在河边堆积的树木上招呼着。他们衣着褴褛,膝头都磨破了,赤着脚,扛木头的奴隶脸正朝着画面,可清楚看见脸上淌下的汗珠及紧皱的双眉。

  五、作业。

  1.继续完成第一句插图说明。

  2.总结本课中的“兮”字的用法。

  3.背诵全诗。


硕鼠


教学要点

  1.学习《硕鼠》,理解“比”的表现手法。

  2.比较阅读《伐檀》、《硕鼠》。

教学过程

  一、提问。背诵《伐檀》。

  二、初读。学习《伐檀》的阅读方法,勾出应注意的词。

  解释以下词语:

  硕、黍、贯、顾、逝、乐土、爰。

  师:“食”、“岁”、“去”、“适”等词在现代语言中也很活跃,辨析它们的古今意义。

  三、再读。

  1.在第一章中,歌者有什么打算?

  2.歌者为什么要离开原来生活、工作的地方呢?

  3.这一章可分成几层?

  4.仿照《伐檀》的学习方法,也用两个短语来概括每层的意思,看看能拟出多少种。

  例:“指斥硕鼠”、“向往乐土”

   “怒责主人”、“远走他乡”

   “控诉奴隶主”、“奴隶要解放”

   “斥硕鼠”、“誓离乡”

   “斥硕鼠,歌者不平”、“求解放,奴隶远走”

   “痛斥硕鼠,怨愤难平”、“录求乐土,争取解放”;“斥硕鼠怨愤难平”,“要自由乐土唯求”

  (板书其中一个小标题:“怒斥硕鼠”、“向往乐土”)

  5.接力译出这一章。

  6.自由朗读,现场背诵。

  7.学习《伐檀》的学习方法,找出本诗第二、三章中与第一章相对应的词。

  黍——麦、苗;顾——德、劳;乐土——乐国、乐郊;所——直

  这些对应词有无细微差别?这些差别对表现全诗主旨有无作用?

  提示:“黍、麦、苗”这一组对应词有一点微小差别,“黍”指的是碾出的粮食;“麦”指的是长成的庄稼;“苗“则是刚出土的嫩苗。这表明这只大老鼠越来越贪婪,不仅吃粮食,吃庄稼,而且连未长成的嫩苗都不放过。“顾“,表照顾,顾及;“德”,表施恩;“劳”,表慰劳、犒劳;这表明奴隶们要求解放的心情愈来愈迫切,对自身价值、自身权利的认识也愈来愈明确。先仅要求照顾,最后就要求犒劳了。

  四、研读。比较《伐檀》与《硕鼠》,能否得出以下结论?

  1.两篇都用了“赋、比、兴”等表现手法。

  2.两篇都用了“重章叠唱”式,且所用方法完全一致。

  3.因为都选自《诗经》中的“魏风”,故两篇的句式及语言风格基本相同。

  4.两篇的主题基本相同,都表明了奴隶们反抗剥削,要求解放的心情。

  教师明确:两诗都唱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都揭露了奴隶主剥削的本质,这种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来揭示现实生活本质的创作方法叫“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即本单元所说的“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五、听录音,跟录音表情朗诵两首诗。

  六、作业:

  1.课本第一题第4小题。

  2.课外改写《硕鼠》为散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氓》ppt课件(36页)
《静女》ppt课件(50页)
《诗经》在线阅读及下载
诗经二首《卫风·氓》《采薇》ppt课件
诗经《氓》说课稿3
《诗经》基础知识: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两首之静女ppt课件
《卫风·氓》ppt课件7
《氓》ppt课件5
《诗经》两首(静女,氓)学案
《诗经》ppt课件2
诗经两首《氓》ppt课件4
诗经两首《氓》说课稿
《氓》改写(2篇)
《静女》教学设计2
《静女》教学方案设计
《卫风·氓》ppt课件6
《诗经》——“安意如式意读情解”之课例
中考语文总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诗经》两首教学案
诗经两首《氓》《采薇》ppt课件2
《诗经》两首(静女,氓)同步练习
关于《诗经》ppt课件
《氓》教案3
粤教版《诗经》两首(静女,氓)教案3
诗经《邶风·静女》mp3音频朗读
《静女》ppt课件5
《静女》ppt课件4
诗经《静女》ppt课件3
《邶风·静女》ppt课件2
《静女》教学实录
诗经《邶风·静女》课堂实录
《邶风·静女》教案2
《诗经》三首教案1
《静女》原文和译文
“抱布贸丝”的“布”作何理解
《诗经》两首之《卫风·氓》ppt课件2
轻拢慢捻抹复挑----对《卫风•氓》中几个关键句的品读
《卫风·氓》说课稿
《卫风·氓》教学实录
诗经三首之《《卫风·氓》mp3音频朗读
《卫风·氓》flash课件1
《氓》教案2
《氓》教案1
粤教版《诗经》两首(静女,氓)教案2
粤教版《诗经》两首之《静女》ppt课件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