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土地的誓言》《孙权劝学》《竹影》《登上地球之巅》《华南虎》教学简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2-20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歌曲欣赏《松花江上》 
2、 东北特产 
二、 作者介绍 
三、 写作背景:“九·一八”事变 
四、 整体介绍 
五、 读准字音,掌握词语的意思 
六、 文章结构 
七、 问题讨论: 
1、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的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2、 怎样理解:“我常常……热情。”中“泛滥”与“埋葬”两个词的确切含义? 
3、 本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特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这么多吗? 
4、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 
5、 文章结尾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6、 “当我记起……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7、 如何理解标题“土地的誓言”? 
8、 为什么作者对关东大地的称呼会改变? 
八、 文章主旨 
九、 拓展:《我爱这块土地》 
《孙权劝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感知语句大意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复述课文 
2、把握人物特点 
3、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品位鲁肃、吕蒙对话后并说出其中表现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资治通鉴》 
二、司马光 
三、文章人物介绍 
四、朗读全文 
五、生字、词 
六、课文小短剧 
七、文段分析、翻译 
“初……乃始就学。” 
1、 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2、 孙权对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的目标是? 
4、 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及鲁肃……结友而别。” 
1、“卿今者……阿蒙!”表现出鲁肃怎样的心情?说明了什么? 
2、“大兄……晚呼!”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情? 
3、“刮目相待”后,鲁肃的举动说明了什么? 
全文翻译 
八、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九、思路结构 
十、 说话练习 
《竹影》 
教学目的和要求: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和西洋画,说说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 丰子恺作品欣赏 
3、 丰子恺简介 
二、 课文学习 
1、 生字词 
2、 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 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② 深入探究 
A、“西洋画像……符号”怎样理解? 
B、课文充满了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为什么? 
C、当爸爸走出来的时候,华明为什么会难为情? 
D、爸爸是怎样解围的?华明又怎样? 
E、爸爸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F、竹子难画在哪里? 
G、为什么说“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H、怎样才叫佳作? 
I、 画竹除了用墨,还会用什么颜色? 
三、 小结 
四、 拓展 
五、 作业 
《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的和要求:1、锻炼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的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的强烈的团队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 
2、探险队员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美图欣赏,相关介绍 
2、作者介绍 
二、课文相关学习 
㈠字音学习、词语积累 
㈡文章结构 
㈢速读课文,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并思考: 
1、 说说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靠什么来战胜的? 
2、 本文选材详略得当,试简述文中详写了哪两个典型的事件?有什么好处? 
3、 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㈣本文中心 
三、作业 
《华南虎》 
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学习诗歌,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高尚的人格 
2、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3、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图片欣赏(老虎) 
2、 有关老虎的成语 
3、 图片欣赏(桂林山水) 
4、 写作背景 
5、 作者介绍 
二、 预习检测 
三、 整体把握 
1、“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屈辱”? 
2、“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为什么“我”会“羞愧”? 
3、“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是在描写华南虎的斑纹和颜色吗? 
4、怎样理解本诗的最后一段的意思?“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在诗中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 角色分析 
1、 观众 
2、 “我” 
3、 华南虎 
五、 小结 
六、 拓展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