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口技》教学参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3-08


阅读提示 
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顺治年间进士。 
你听过口技吗?这是一种传统技艺,是艺人长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本文确切而真实的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听众的反应,描绘出当时表演的故事的全部内容,生动的再现了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发生火警、救火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这篇文章既可以作为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兵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练习 
一 作者对口技的表演、绘声绘色,摹写逼真。请将课文中两个场景所表演的声响填写在括号内,可以引用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第一个声响场景,表演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1.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小及大。 
( ) 
2.由大及小,微闻余响。 
( ) 
第二个声响场景,表演一次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况。 
1. 由微弱而喧闹,由简单而纷繁。 
( ) 
2.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 ) 
二 课文里表示时间的词语,既表明事件的时间关系,也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请把这些时间性的词语(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按照下边的分类填在横线上。 
1.表示突然发生 
2.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  
3.表示两事相继发生  
4.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之内发生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三 下边列出课文里的三个短语,每个短语又附有三个短语。分别指出所附三个短语里加黑的词,哪个跟课文短语里同一个词的用法相同。 
1.众妙毕备 
毕业典礼 毕生精力 丑态毕露 
2.宾客意少舒 
心情舒畅 动作舒缓 舒筋活血 
3.不能名其一处 
莫可名状 至理名言 有名无实 
四 你听过口技表演吗?如“火车进站”“军营的早晨”“欢度国庆”“虫鸟鸣叫”,或者别的什么,如记忆犹新,不妨作一番描述,有可能的话,在班上摹拟一下。 
五△自读课文里刘鹗的《绝唱》,是描述说书的,把它和《口技》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内容的安排上有什么异同? 
六 背诵全文。 

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空中设想,余音怎样会得绕梁呢?又怎会三日不绝呢?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反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 
刘鹗《老残游记》 

作 文 训 练 

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造桥是为了过河。如果把“过河”比作说明目的,那么“桥”就是说明方法。没有作为说明方法的桥,过河的目的就是空话。恰当的说明方法就好比一座比较理想的桥。恰当,是指能够恰如其分的说明事物或事理。课文里用到的说明方法都可以比作理想的桥。比如用“游击战、阵地战”这种分类法来说明沙漠进攻人类的方式,用的就是恰当的说明方法,因为它准确而醒目。《统筹方法》主要是用图表来说明统筹方法的作用,图表这种说明方法用在这里也是十分恰当的。如果改用文字说明,不知要增加了多少篇幅,而且还不如用图表说得清楚明白,一目了然。读了《口技》,使人感到摹写状貌给人的感受是形象的、具体的。本单元的课文都可作为说明方法用得恰当的范例。 
本单元的作文训练是说明事物的方法。自然,采用什么说明方法,取决于说明的目的和事物的特征。 

参考题目 
一 看图作文 
充分运用图示的知识,针对某些青少年挑食的不良习惯,写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 
身体的生长和发育需要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是身体热量(即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是另一个重要的热量来源;矿物质中的钙、镁、磷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二 给材料作文 
1.这里有三种有关海市蜃楼的材料:第一种材料是新华社济南的新闻报道;第二种材料是对海市蜃楼现象、形成原因和观察者的感受的说明;第三种是海市蜃楼目击者的所见所感。请你根据三种材料,写一篇说明文。题目自己确定。 
(一) 

据新华社济南6月19日电(记者 刘关权)山东电视台记者孙玉平在国内首次拍摄到海市蜃楼的现场实况,18日晚在电视台播出,山东观众大饱眼福。 
这次海市蜃楼发生在被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莱阁对面海域。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从蓬莱阁向北望去,在长达100多里的辽阔海面上出现了种种奇观,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高楼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波涛万顷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无数游人涌向海边竞相观看。 
据悉,这段录像将送中央电视台播放。 

(二) 

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缩,上层的 
示意图:海市蜃楼 
空气就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发生变化而折射,逐渐向地面弯曲(示意图),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望去,就觉得好象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来的一样。 
(三) 

记得是春季,雾蒙天,我正在蓬莱阁后面拾一种被潮水冲得溜光滚圆的鹅卵石,听见有人喊:“出海市了!”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都藏到哪儿去了,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看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满山都是古松古柏;松柏稀疏的地方,隐隐露出一带渔村。山峦时时变化,一会儿山头现出一座宝塔,一会儿山洼里现出一座城市,市上游动着许多黑点,影影绰绰的,极像是来来往往的人马车辆。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渐渐消散,越来越淡,转眼间,天青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先的岛屿又在海上现出来。 
(节选自杨朔《海市》) 
2.参考下边有关老鼠的一些资料,自拟作文题。 
(1)老鼠能钻过不到本身1/4大小的洞;从五层楼高处摔下来也安然无恙;嗅觉及得上警犬,因而美国警方曾驯养一些老鼠来检查嫌疑分子的行囊,他们灵快地钻进钻出,一会儿就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所以竟被人称为“老鼠警官”。 
(2)鼠是一种形态猥锁、行动鬼祟的动物。在汉语里有许多关于鼠的成语,如鼠肚鸡肠、过街老鼠、鼠目寸光、獐头鼠目等等,无不带有很强的贬义,人们对它的憎恶之情溢于言表。事实也是如此,这种繁殖力极强的动物什么都吃,全球每年约1/5的粮食填进它的囊腹,而且还要给人类带来包括鼠疫在内的20多种致命的疾病,是人类不共戴天的大敌。 
(3)老鼠的寿命很短,平均年龄只有两岁到两岁半,活到三岁的已经十分衰迈;个别活到四岁或五岁的,那真是鼠界的“老寿星”了。 
(4)有人计算,一对大家鼠在一年之内连续繁殖,如不计算死亡的个体,它们的子孙后代可以达到3.5亿万只以上。 
(5)仔细观察过老鼠出洞觅食的人有过这样记载:“ 老鼠的感觉是很灵敏的。出洞时,开始总是沿着墙壁或其他物体的边沿行动,渐渐跑向中央地带,边嗅边跑,不时举目四顾,倾听动静,如果遇到声响,就迅速地躲入一个角落,等过一些时候,再开始活动。如果几只老鼠同时出洞,常是身体较小的幼鼠走在前面,大鼠跟后面。” 
(6)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新鼠夹和一只打死过老鼠的鼠夹,放上诱饵支在老鼠多的地方,从暗中观察老鼠来寻食的情况。结果发现带有鼠味的鼠夹一样能吸引老鼠,当打死老鼠的时候,立即把死鼠拿掉,再放上诱饵,继续捕打,竟在两小时内连续打死四只老鼠,可见老鼠并没有什么“灵性”。 
(7)褐家鼠又称沟鼠、大家鼠、挪威鼠、体型较大,体长约160-210毫米,粗壮,背毛棕褐色,腹毛灰白色,鼻端钝圆,耳短而厚,向前折不能达到眼部,尾较粗,尾长短于体长,主要在夜间活动,以清晨、黄昏活动最频繁。 
(8)小家鼠,又称小鼠、鼷鼠、小耗子,米鼠仔,体型小,体长约60-80毫米,毛色变化较大,背毛由灰褐色至黑褐色,腹毛由灰白至灰黄,鼻尖而短,耳向前折不能达到眼部,尾长与体长相当,上颌门齿从侧看,有一明显缺口。 
(9)鼠类的适应性很强,从寒冷的高山到干热的沙漠,从茂密的森林到一望无际的草原,从农村到城镇,都有鼠类栖息。 
(10)鼠的食性因鼠种、食源和环境而不同。野鼠嗜食植物的种子、茎叶及蔬菜瓜果等,家鼠食性杂。鼠的食量因个体大小而异,每天的食量约占自身体重的1/10。一只褐家鼠每天约食25克左右。 
(11)鼠类在干燥食物丰富的地方,易被含水分多的食物所诱;反之,在含水分食物丰富的地方,易被干燥的食物所诱。 
(12)家鼠和部分野鼠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偶而出来。野鼠中的黄鼠和旱獭等则是白天活动。 
(13)鼠类的活动多循一定的路线,如褐家鼠常沿墙根、墙角、夹道行走,在这些地方形成明显的跑道。 

语文活动 

作业修改:中心句有毛病 

中心句出现毛病,不外乎以下三种:一、中心句嫌“小”。就是说,中心句表达的意思不能概括支撑句所表达的全部意思。二、中心句嫌“大”。就是说,中心句表达的意思,超出了支撑句所表达的意思。三、中心句和支撑句矛盾。就是说,中心句和支撑句所表达的意思不一致。分析下边的例子,说明它们各属于哪一种情况,怎样修改才好。 
1.大森林里居住着许多松鼠。松鼠是一种精明强干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身段修长。玲珑的小脸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的好像檫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可以一直翘到头顶上,显得格外漂亮。 
2.提高阅读能力,要靠多读和细读。读一本书,读一篇文章,都必须一字一词一句仔细地读,必须考究一字一词一句的含意。这样读一本书就有一本书的收获,读一篇文章就有一篇文章的收获。细读,最初是不习惯的。要养成细读的习惯,就要严格勉强自己去认真读,才能把书中文中的东西融化,只有融化,才能达到熟练。也可以说,细读的过程就是勉强、融化、熟练的过程。坚持个过程,久而久之就可以打下阅读能力的良好基础。 
3.学习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晋朝的王羲之,从小潜心学书法,开始从点横撇捺练起,重视基本功的训练。他进行这种训练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长期坚持。天长日久,洗笔处池水都变黑了。最后,成为大书法家。世界跳高冠军朱建华。所以能取得好成绩,也是靠扎实的、持久的基础训练。他在176次训练当中,徒手跳跃1.5万多次,负重跳跃7300多次,半蹲和深蹲的负重量共达20多万公斤……这仅仅是些数字吗?不,这里就渗透着朱建华抓紧基础训练的心血和汗水,记录了他长期坚持刻苦锻炼的战斗历程。 
4.怎样才能当好我们这个社会的合格的中学生呢?要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要学好各门功课,打好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要有健康的体魄,一定的体育活动能力。要有 
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总之,要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5.各人说话有各人的习惯。因而停顿的情形不同。比如,有的人说话特别慢,停顿的地方就必然多;有的人说话特别快,停顿的地方就很少。其次,在不同的场合说话,停顿的情形也会不同。比如,在较大的集会上的讲演,为了使人听得清楚,常常说得较慢 ,声音拉长。在感情激动时,说话也跟平时不同,停顿特别多或特别少。再次,为了清楚地表达意思,一句句话里往往需要不同的停顿,否则,话里各部分的关系不明白,别人就会听不懂。总之,说话的停顿是不同的。 
6.我从小到初二,已经学了八年语文。我在小学阶段,成绩不怎么好。到了初中我听老师的指点,注意了多读和多写。多读,就是认真学好语文课本的范文,还经常在课外阅读一些名著,阅读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多写,就是做好课内作文,还每天记日记,经常写读书笔记,多替班级、学校的黑板报写稿。近一年来,我的语文成绩开始提高了。这样看来,确实应当多读多写。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卖油翁》《核舟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上海市中考题)
《小石潭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
《口技》《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玉林市中考)
《口技》ppt课件(9页)
《口技》微课堂教学设计(含试题检测)
初二上册第6课《口技》复习课教学设计
《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
《口技》《武技》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
《核舟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省巴中市2018年中考题)
林嗣环《口技》《观巴黎油画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口技》ppt课件(44页)
《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贵州省铜仁市2017年中考题)
《口技》选段两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口技》公开课教案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45页)
林嗣环《口技》教案15
林嗣环《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嗣环《口技》《观巴黎油画记》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省临沂市中考题)
林嗣环《口技》pptx课件(23页)
林嗣环《口技》教案14
林嗣环《口技》mp3音频朗诵
《走进艺术的世界》教案1(林嗣环的《口技》)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3页)
《口技》改写成七言诗
林嗣环《口技》说课稿3
《口技》知识点归纳及阅读题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20页)
林嗣环《口技》导学案4
《口技》课文解读
蒲松龄《口技》原文、翻译、注释
林嗣环《口技》教案13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27页)
《口技》测试题
《口技》字解、句译默写卷
《口技》复习指南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22页)2
《口技》学案3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6页)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7页)
《口技》重点问题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9页)
《口技》教学反思
《口技》中考题(2013年)
《口技》复习课教学设计
《口技》文言文一卷通(含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