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下(初三下) >>单元练习 >>
人教版2005年九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13


九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的诗节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达“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2.根据已有的句式和意蕴仿写句子。

例句:游子离开了祖国,就像巨轮离开了海洋,就像植物离开了土地。

仿句:                                                                                                                       

3.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写出交谈的语言。

    张洁同学到商店买了单价四元六角的一支钢笔,付款时给了女收款员十元钱,没等找钱拿着笔就走了。走出商店忽然想起还没有找钱,于是,又返回去交涉此事。如果你是张洁,怎样说才能使收款员满意,并愉快地把钱找回来?请你把应说的话写出来。

4.按课文默写填空。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                                         /                                  ;/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5~13题。

(一)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5.请写出你对“乡愁”含义的理解。

6.诗的每一节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7.具体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二)

礁  石

艾  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体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片,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8.“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这句表面写海浪,想一想“海浪”象征了什么?“无休止”“扑”说明了什么?

9.“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里塑造了礁石什么形象?“礁石”象征了什么?

10.读完这首诗,请根据礁石的形象,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礁石的感受。

(三)

夜步十里松原

              郭沬若

海已安眠了。

远望去,只见得白茫茫一片幽光,

听不出丝毫的涛声波语。

哦,太空!怎么那样地高超,自由,雄浑,清寥!

无数的明星正圆睁着他们的眼儿,

在眺望这美丽的夜景。

十里松原注中无数的古松,

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

他们一枝枝的手儿在空中战栗,

我的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

注:十里松原:即千代松原,在日本九州岛北端的博多海湾畔。

11.“海已安眠了……听不出丝毫的涛声波语”,请试着描述那博多海湾的静谧夜色。

12.“无数的古松/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诗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画古松?

13.“哦,太空!怎么那样地高超,自由,雄浑,清寥!”“他们一枝枝的手儿在空中战栗,我的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仔细体会这两句,想一想其中蕴藏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写作(40分)

14.女娲造人的神话说明了祖先对土地的崇拜;开拓疆土是古代许多统治者成就霸业的目标;而保卫土地的故事更是不计其数。如今,土地又被赋予了环境保护的意义。土地,哺育了人类,续写着辉煌。

请以“土地”为话题,写一篇抒情性文章或一首小诗。

 

 

 

 

 

☆  能力提升平台

一、1.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2.符合题意要求即可。

3.阿姨,刚才我拿十元钱买了单价四元六角的一支钢笔,没等您找钱我就走了,请您费心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谢谢,给您添麻烦了。

4.见教材。

二、(一)5.“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6.空间的阻隔,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7.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二)8.海浪象征了一切旧势力;“无休止”“扑”这两个词是说反动势力力量的强大及冷酷无情。

9.塑造了礁石顽强不屈的形象。“礁石”的形象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的力量的象征,是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的真实写照。

10.当我们的民族、或者一个要求生存权利的人遇到连续的迫害时,我们要像“礁石”一样将敌人的“海浪”打成碎沫。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要有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更要有坚强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学好本领,完善自己。

(三)11.博多海湾一片寂静,没有潮音,星光灿烂,远处幽暗的海面上有粼粼的波光闪烁。

12.“高擎”一词用拟人的手法描画出古松虬劲挺拔的姿态,“手儿”一词用比喻的手法描画出古松枝叶繁茂的样子。“沉默”“赞美”则是以自己的心理感受赋予自然景物沉静赤诚的美好人格。

13.作者赞美了天宇的伟岸和雄奇,赞颂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三、14.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六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五、六单元过关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至四单元过关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单元检测语文卷及毕业会考模拟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201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余六中2013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松桃县牛郎镇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练习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测试题
2011年中考一轮复习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2009年黄埔中学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验题
200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业语文试卷
胜利油田第十三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六单元检测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补充 之一第三六单元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五、六单元考查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各单元同步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一二四五单元检测试题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优化训练[B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六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五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四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三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二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一单元(A卷)
人教版2005年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测试
人教版2005年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