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与高司谏书》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22


《与高司谏书》教案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掌握部分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继续学习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二、理清文章思路,准确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
    三、感受作者疾恶如仇、胸怀坦荡、无私无畏的高风亮节,学习借鉴中国古代正直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胆识。
    四、学习本文观点鲜明、析理透彻、语言简洁有力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掌握的文言词语:接、厕、卓卓、黜、逮、诛;固、以、其。
    二、着重理解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刚正的性情和坦荡的胸怀。
    三、难点:文章的结构及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个别句子的翻译理解。
    [教学方法]
    反复阅读、自学、点拨提示、研讨探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初中时同学们学过《醉翁亭记》,了解了欧阳修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创作风格,体味到了他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洒脱之气。今天我们将学习欧阳修的另一篇书信体散文《与高司谏书》,领会他析理透辟、言辞犀利的另一种风格,感受他疾恶如仇、胸怀坦荡、无私无畏的高风亮节和胸怀胆识。
    二、题解。
    这封信写于北宋景三年,欧阳修时年三十岁。当时,宰相吕夷简在位日久,政事积弊甚多,又任人唯亲。为此,范仲淹多次上书,主张选贤任能,指斥吕夷简,因而得罪宋仁宗和吕夷简,被贬为饶州知府。当时朝臣纷纷论救,而身为左司谏的高若讷不但不救,反而在友人家诋毁范仲淹。欧阳修怒不可遏,便写此信痛斥高若讷。高若讷将此信上奏仁宗,于是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
    高若讷(音nè),字敏之,时任左司谏。
    三、阅读理解。
    1教师范读全文(有条件可听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同时正音。
    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概括各段主要内容,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读课文,可采取自读、齐读、默读等多种方式。
    第1段重点词语和主要内容:
    家随州:家,用作动词,可译“家住”。
    未与人接:接,交往。
    厕其间:置身其间,列名其间,厕,夹杂。
    卓卓:出众、突出的样子。
    予固疑足下:固,本来。
    侃然正色:侃然,耿直刚正的样子;正色,态度严肃。
    决知足下非君子也:决,断定。
    归纳:本段通过“三疑”,断定高若讷非君子。
    第2段重点词语和主要内容:
    诋诮:诋毁
    非辜:无罪。
    以为当黜:黜,贬黜。
    乃愚者之不逮:逮,及。
    归纳:本段指责高若讷在范仲淹被贬时不但不救,反而诋毁其为人的拙劣表现,怒斥高若讷是“君子之贼”。
    第3段重点词语和主要内容
    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骤,屡次。
    归纳:本段以范仲淹曾被器重的事实,运用两难推理,论证无论范仲淹贤与不贤,高若讷的“默默”都是失职。
    第4段重点词语和主要内容:
    计其当时之议:计,估计,料想。
    归纳:本段引用史实,说明贤与不贤自有公论,世人是不可欺的。
    第5段重点词语和主要内容:
    便当去之:去,离开。
    堪其任者:堪,能胜任。
    归纳:本段以天子之圣明,斥责高若讷的失职。
    第6段重点词语和主要内容:
    使正予罪而诛之:诛,惩罚。
    释然:解除疑虑。
    归纳:本段以安道、师鲁的直言敢谏与高若讷的“默默”作比较,痛斥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表现出作者无私无畏的慨然正气。
    第7段主要内容:
    本段说明写信缘由。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一,完成练习二、三、四、五。
    2自学“相关链接”,结合本课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生朗读课文。
    采取齐读和指定个人朗读的方式,了解学生读书情况,并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难句的翻译,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
    二、课文研读探究。
    研讨1:对高若讷的“三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对高若讷的斥责集中在哪个问题上?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归纳小结:通过“三疑”,揭露高若讷口是心非,并断言其“非君子”,引出后面对他的正面驳斥,使全文首尾贯通,一气呵成。
    作者对高若讷的斥责集中在如何对待范仲淹被贬的问题上,揭露高若讷出于一己之私利,颠倒是非,逢迎权贵,“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乃“君子之贼也”。
    本文语言犀利,气势逼人,言辞激愤,读来令人有痛快淋漓之感。如:“决知足下非君子也”,“今足下有欲欺今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乃“君子之贼也”,等等,直言指斥,毫不隐晦,显现出刚直凛然之气。
    研讨2:首先检查学生完成练习五(“安世仪状魁硕”)的情况,然后提出研讨题:本课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结合课后的几段短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归纳小结:本文充分显现了欧阳修疾恶如仇、无私无畏、不避险恶、仗义执言的性情。从安世、海瑞身上也可以看到这种可贵的精神。尽管他们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帝王的统治,但他们所体现出的古代正直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应当让学生畅所欲言,看法不必强求一致,对片面的不恰当的说法教师可适当引导。)
    三、检查练习三、四的完成情况,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着重掌握几个文言常用词的多个意义和用法。
    四、作业。
    1在作业本上总结归纳本课重点词语的意义,自己归纳“其”“以”的用法。
    2将“安世”一段古文译成现代汉语,写在作业本上。
    [附]
    1“其”的用法
    足下厕其间:其,人称代词,他们。
    其后更十一年:指示代词,那。
    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人称代词,你的。
    其立朝有本末:人称代词,他。
    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人称代词,他。
    以智文其过:自己的。
    2“以”的用法
    以文学大有名:介词,因为。
    以不屈之节:介词,凭。
    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介词,因为。
    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连词,而,因而。
    以智文其过:介词,用。
    必以石显、王凤为忠臣:介词,把。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与高司谏书》导学案
《与高司谏书》ppt课件3
《与高司谏书》ppt课件2
《与高司谏书》教案2
《与高司谏书》ppt课件1
古文观止《与高司谏书》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