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祭十二郎文》知识概要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6-02


祭十二郎文 

  这篇祭文,作者通过对家庭、身世及周围许多往事的回忆,诚挚地倾诉了对亡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慨叹自己的坎坷经历。从内容来看,写的是家中人际往来,题材并不重大;从思想来看,也没太多的积极意义,所以被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其奥妙究竟何在呢?祭文这种文体古已有之,“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词也。古之祭文,止于告飨而己。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离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唐朝时期多用四言的文或骈文,形式呆板,篇幅短小,且多为称颂死者之词,华而不实,实际上成了一种固定模式的应酬文字。本文在内容上摈弃了四言韵文或骈文的固定模式,采用了纯净的散文笔法,句子长短随感情的变化和事理的叙述,不受古法程式的约束,在古代祭文中并不多见,在作者所撰写的祭文中亦属少有。本文洋洋洒洒,一千余言,叙事详备,抒写尽致,感情波澜起伏,手法灵活多变,是祭文文体的革新,为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提供了条件。

  本文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正在于作者没有称颂老成的功德,而衷心倾诉自己无限悲痛的真诚感情。

  老成虽不是什么英雄人物,一生也没什么丰功伟绩,但一个人总会有些优点值得谈谈。然而,对此作者一概不提,紧紧围绕着叔侄二人生离死别这个中心来写:早年二人零丁孤苦、共历忧患;继而自己为“斗斛之禄”而奔波劳累、未能与侄儿相养共居;写了老成的疾病、死期及自己的感受;得到噩耗后复杂剧烈的思想活动和情感折磨,以及对善后处理的打算等等,在文中一一娓娓叙来。这些全是生活琐事,如数家珍,生动、真切,不厌其详,充满着强烈的生活气息,使人感到真实可信。但作者并非为叙事而纯客观地叙事,其用意在于追述那些值得怀念或深感遗憾的往事,以表明与老成关系非同寻常,二人的感情也不一般。作者将深深自责、内疚之情全部融汇于无限忧伤的叙事之中。作品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把当时的心情、感受都倾注在大量的生活琐事中。有几处诘问,犹如作者与老成面谈,一方面显得情深意切,别一方面,情不自尽地与死者说话倍感悲痛。作品中的叙事是抒情的根据,因而叙事饱含感情,情从事中来,事中有真情,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边哭边写,一气贯下,其痛苦之情态,呈现眼前。

  作者对老成之猝死有很多地方想不通,因此在文中反复多次谈自己思想上的痛苦与复杂的思想感情,这点是人之常情,因此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老成之死,韩愈始料未及,给他精神上的创伤是很重的,要把这种痛苦复杂的感情在一篇祭文中全部倾诉出来,恐非易事。比如作者写听到噩耗后当时的心情和思想活动是:由信写到疑,又由疑写到信;写自己由于未弄清老成的死因及死期而内疚、自责和痛不欲生的感情时,围绕着不能“相养以生,相守以死”和“吾行负神明”反复去写,言之不足再言之,再言之不足三言之。这些地方都达到了抒发哀情的效果,真是字字血、声声泪,真挚沉痛的感情,于萦回呜咽处表达得淋漓尽致,动人哀情。

本文语言朴实,不事雕饰,主要在于抒发真情与悲痛之心,并非有意“做”文,叙事具体,情随事迁,情之所至,笔亦随之。无限悲伤,从肺腑自然流出,一扫无病呻吟之积弊,真不愧“文起八代之衰”的称号。本文以感人肺腑之真情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这取决于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作品叙事的真实可信,文笔的自然朴实,感情的真挚至诚都值得后人借鉴。
 
 
核心知识

  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幼年家贫,由嫂抚养,刻苦读书。唐德宗贞元时中进士,年二十五岁。曾任监察御史,因谏阻唐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主张散体,反对骈偶文风。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通假字: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物);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世通“逝”,死去);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古今异义:吾与汝俱少年(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人二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将成家而致汝(成家:安家;今义:男子结婚);志气日益微(志气:意志和元气;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词类活用: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西:向西面,方位名词作状语);将成家而致汝(致:使……来,使动用法)。古汉语句式:倒装句(“何为而在吾侧也”宾语前置;“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宾短语后置)。   

    字

羞(xiū):通假字,通“馐”,美味食物,美味珍馐。

殁(mò):死。

省(xǐng):①看望父母、尊亲:省亲。②知觉,不省人事。

孥(nú):妻子儿女的统称。妻孥。

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代二品以上官员去世都称薨。

辍(chuò):中止,停止:辍学。

遽(jù):急、突然:不敢遽下断语。

戚(jī):忧愁,悲哀:休戚相关。

飨(xiǎng):用酒食款待人:以飨读者(喻满足读者需要)。本文指鬼神享用祭品。



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例如老大为伯,老二为仲。

孤:幼年丧父叫孤。

就食:谋生。就,接近,靠近。就车:上车,乘车;金就砺 则利:放在磨刀石上磨。

形单影只:形,指人。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伴侣:每到傍晚时分 ,总有一个形单影只的老人从这里走过。

孰谓:谁知道。

万乘:一辆兵车四匹马为乘。古代天子方有万乘,战国时,地方千里的大国都可称万乘之国。

此:近来。

终丧:丧期中了。古子为父服丧三年。

尤:①指责,归罪,如怨天尤人;②罪过,过错,如“非臣之尤,谁任其咎?”(不是我的错,谁承担这个过错呢?)③优异,突出,尤物;④副词,特别,尤其,更,如“食饮被服尤节约。”

幸:①希望,“幸来告语之”;②幸运,“不幸短命死矣”;③宠爱,“高雅得幸于胡亥”;④特指皇帝到某处去。⑤敬词,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陛下幸忧边境”。

译文

年月日,叔父愈听到你去世的消息后七天,才得以满怀悲哀表达痛悼之情,派建中自远地备办了时鲜的祭品,哭诉于你十二郎的灵前:

唉!我幼年丧父,长大后,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完全依靠兄嫂抚养。中年,哥哥死于南方,我和你都还很小,跟着嫂嫂把灵柩运回安葬在河阳;不久又和你避居江南谋生,孤苦零丁,一天也不曾分离过。我上边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就去世。继承先人之后的,孙子辈只有你,儿子辈只有我,儿孙两代都只有一人,形影孤单。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家两代,只有这两个孩子而已!”你当时更小,想必不再记得;我当时虽能记得,也不理解这话的悲哀。

我十九岁那年,才来到京城。过了四年,曾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到河阳去祭扫坟墓,遇到你奉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两年后,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宣州接妻子儿女来。第二年,丞相去世,我离开了汴州,你终于没有来。这一年,我在徐州助理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走,我又罢职离开,你又终于未来。我考虑你跟我住在东方,在东方也还是客居,不可以长此下去,作长远的打算,不如回到西边老家,我想着把家安置好再把你接来。唉!谁知道你竟突然离开我而死去呢!我和你都还年轻,总以为尽管暂时相别,以后终归可以长期住在一起的,所以我才丢下你到京城去谋生,去求取那一点微薄的俸禄;如果真能知道会这样,即使天子的公卿宰相,要离开你一天我也不会去干的。

去年,孟东野去江南时,我曾带信给你说:“我还不到四十岁,就视力模糊,鬓发花白,牙齿动摇。想起几位父辈和兄长,都是身体很健康时就早已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还能活得很久吗?我不能够去,你又不肯来,我只担心忽然死去,让你怀抱无边的忧伤。”谁能料到年轻的先死去而年长的却活着,强壮的竟夭折而衰病的反而安全呢?唉!是真是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传来的消息不真实呢?如果是真的,我哥哥那美好的德行竟能使他的儿子夭折了吗?你那样的纯正贤明竟不能承受父亲的福泽吗?年轻而强壮的竟先死,而年长又衰病的却反而存活着吗?不应该以为是真的。那么是在做梦,是传来的消息不真实吗?但是孟郊的书信,耿兰的丧报,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唉!事情真是这样的了!我哥哥美好的德行却使儿子夭折了!你那样纯正贤明本应继承家业的人,却不能承受父亲的福泽了!人们所谓的天的确是难以测知,那个神也真是难以明了啊!所谓的天理不可推究,而人的寿命也无法知晓啊!尽管这样,我从今年以来,那苍苍的鬓发有的已变白了,那动摇的牙齿有的已脱落了,身体日益变老,精力日益衰微,能有多久不跟着你死去呢!死后如果有知,我们的离别又能有多久?如果无知,我的悲痛也不会有多少时候,而不悲痛的时间就是无穷尽的了!你的孩子才十岁,我的孩子才五岁,年轻而强壮的尚且不可保,像这样的小孩子,又能够指望他长大成人吗?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脚气病,常常发作。”我说:“这种病,江南的人,往往都有。”因而未曾为此而担心。唉!是终于因此而死去呢?还是另有疾病而至于此呢?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而孟郊说:你是六月二日去世的。耿兰报丧没有说明月日。大概是孟郊派去的人,不知向家人问明月日,而耿兰的丧报,不知道应当说明月日。孟郊给我的信,当是问了一下派去的人,而他随便说了一个日子来回答而已。事情是这样呢?还是并非这样呢?

现在我派建中去祭吊你,去慰问你的孩子和乳母。他们如果生活可以维持就让他们守丧直到终了,到丧期满后我再把他们接来;如果不能守到终了,我立即就把他们接来。其余的奴婢,让他们全都守丧。我将来如有力量改葬,最终一定要把你安葬在先人的墓地,然后奴婢们希望怎样就听其自便。

唉!你得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时不能互相照顾一起生活,死后又不能抚摸着你的遗体尽情地表达我的悲哀,入殓时不能身靠你的棺木,下葬时不能亲临你的墓穴。我的行为辜负了天神而使你夭折,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因而不能和你生时相互照顾,共同生活到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活着时你的身影不曾和我的形体相依,死去后你的魂灵又不曾在我的梦里和我相接,这实在是我自己做的孽,又去怨恨谁呢?那青苍的上天啊,我的痛苦何时才是尽头!从今以后,我将不再留恋人世了!当购置几顷田地,在伊水颍水边上,度过我的余年,教育我和你的孩子,希望他们长大成人,抚养我和你的女儿直到她们出嫁,如此而已!唉!言有尽而情不可尽,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呜呼哀哉!尚飨!
 
 
典型例题

★例1 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    )

  A.中年兄殁南方      B.汝之书,六十七日也

  C.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D.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考查对文言句式的辨别能力。

  导析:此题从句式角度考虑,A、C、D三句均为介宾短语后置,B为判断句,故选B。

★例2 找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考查学生辨别词类活用的能力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C.籍吏民,封府库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导析:例句中“兄”的用法为名词作状语。选项中,只有A与例句一致(B.无活用;C.名词作动词;D.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陈情表》《祭十二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祭十二郎文》表格式导学案6
《祭十二郎文》pptx课件(27页)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5
《祭十二郎文》rm音频朗诵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4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50页)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2页)
韩愈和《祭十二郎文》学案(含答案)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归纳ppt课件
《祭十二郎文》学案2
《祭十二郎文》学案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45页)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40页)
《祭十二郎文》教学反思
《祭十二郎文》教学实录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9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8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7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6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5
《祭十二郎文》赏析
《祭十二郎文》说课稿
《祭十二郎文》教案10
《祭十二郎文》教案9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8
《祭十二郎文》教案7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6
《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
《祭十二郎文》原文和译文
《祭十二郎文》知识与能力训练
《祭十二郎文》阶段测试
《祭十二郎文》课后练习
《祭十二郎文》知识梳理
浅谈《祭十二郎文》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4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3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2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1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0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9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8
《祭十二郎文》mp3音频课文朗读
名师点拨: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