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上(初三上) >>单元练习 >>
《雨说》综合能力测试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7-15


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下面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田f(  l[
B.喑哑(4n  g)
C蓑笠shu1i  褓(qi2ng
D.留zh@  嚷(xu1n
二、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留滞:停滞,不流通。
B.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忍冬:指一种凌冬不凋的草药名。
C.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D.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三、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
A.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B.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C.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D.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一)
 
秋雨声声
 
傅天琳
 
窗外的雨声,
淅淅沥沥地说个不停。
窗内的语声,
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
窗外的说些什么?
问那树,那花,那小溪;
窗内的说些什么?
问这笑,这吻,这眼睛。
窗外和窗内都说了一夜,
雨声和语声融合着梦境。
天边的霞光哟脸上的红晕,
化一朵神女峰前飘飘的云……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节把窗外雨声和窗内语声加以对照,以此笼罩全篇,统率全诗。
B.第二节中,没明写说话的具体内容,实暗写说话内容。
C.第一节写雨声、语声的热闹,目的是以动衬静,以写出夜半恬静的气氛。
D.本诗的目的是写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感情。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题“秋雨声声”让人联想到秋雨中的人语,以秋雨的细腻连绵写出窗内人的甜蜜的情感。
B.第二节中,作者虽没有正面回答说些什么,但从树、花受到雨水的滋润中,可见笑、吻给对方心灵的慰藉。
C.诗句“天边的……飘飘的云”把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写,用大自然的美衬托人的美。
D.雨声和语声融合的梦境即指第二节中表示亲密感情的笑、吻、眼睛。
 
(二)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
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954
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D.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三节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它“蝉翼般轻轻滑落”,既表现槐树叶轻而且薄,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爱护的心态。
B.“沾着些故国泥的土”的槐树叶,使诗人感情激荡,禁不住用了“故国哟”的呼告语,再以“呵呵”的叹词强调,从而把全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C.结尾一句和首句呼应,从视觉再一次写槐叶,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完成了全诗中心意象的整体构造,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余地。
D.这一节,一个长句分四行来写,既是为了诗的外在形式的需要,也是为了表达主人公思乡之情的悠远深长。
5.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
答:时间:□□—□□—□□  心理:□□—□□—□□
【参考答案】
一、DA项中“圃”应读“p(”;B项中“喑”应读“y9n”;C项中“蓑”应读“su#”,“襁”应读“qi3ng”。)
二、B(这里“忍冬”的意思是“忍受冬寒”。)
三、ABCD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项没有。)
四、(一)1C(诗中并未点明“夜半”的时间,也没有写出“恬静”的目的和要求。)  2D(人们用笑、吻、眼睛来表达感情,“梦境”应指诗中没写出的对幸福的追求、憧憬等。)(二)1.因为这片槐树叶来自“故国”,沾着故国的“泥土”,所以它是“最可宝贵”的一片;又因为离开了哺育它的“泥土”,离开了生长它的枝干,所以它又是“最使人伤心”的一片。  2D  只有第四行是白描手法  3.虚实相生,大大拓展了思乡的幅度——大陆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寸土地,都是值得怀念的。  4C  诗的第一节写的是视觉意象,而结尾“淡淡的槐花香”则是清香逸远的嗅觉意象,视嗅交感,加强了诗的感染力。5.现在、过去、将来;伤感、回忆、企望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雨说》ppt课件(52页)
《雨说》ppt课件(40页)
《雨说》ppt课件(35页)
《雨说》ppt课件(46页)
《雨说》ppt课件(55页)
《雨说》教案12
《雨说》教案11
《雨说》ppt课件(14页)2
《雨说》ppt课件(11页)
《雨说》ppt课件(28页)3
《雨说》ppt课件(28页)2
《雨说》ppt课件(38页)2
《雨说》ppt课件(6页)
《雨说》ppt课件(10页)
《雨说》ppt课件(36页)
《雨说》ppt课件(22页)
作文:我是快乐而沉静的雨
《雨说》ppt课件(13页)
《雨说》改写
以“雨”为话题(4篇)
《雨说》ppt课件(29页)
关于雨的诗句(17页)
描写雨的优美句子
下雨声flv视频素材(人为模拟)
《雨说》ppt课件(42页)
《雨说》练习(简答题)
《雨说》导学案(教师、学生版)
《雨说》ppt课件(16页)
《雨说》ppt课件(15页)2
《雨说》mp3音频朗诵4
《雨说》教学反思2
《雨说》ppt说课课件2
《雨说》ppt说课课件1
《雨说》课内阅读练习及答案
《雨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雨说》一课一练
“雨的自述”优秀作文
《雨说》导学案(杨河中学课堂教学)
《雨说》ppt课件(28页)
作文:风说
《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的儿童而歌》ppt课件
《雨说》ppt课件(38页)
仿写作文:梅说、云说(2篇)
《雨说》仿写作文:书说、根说(2篇)
《雨说》教案(含学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