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冷漠”(或“同情”)指导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06 |
话题作文“冷漠”(或“同情”)指导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苏万马
题目:扬州城街头乞丐很多,常追随着行人乞讨,但少有人施舍。即使施舍,也是为了摆脱纠缠。
据报载,一段时期来,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对一些触目惊心,令人发指的假丑是行为,摆出一种冷静的姿态,作不温不火,无明显倾向性的点评。
而1935年,纽约市贫困区域的法庭上,一位为了饥饿的孙子而偷窃面包被判有罪。法官宣判后,纽约市市长站起来,要求人们为冷漠交50美分的罚金,在场的每个人都真捐了。
在面对弱者处于困境时,有人同情,有人冷漠。请以“冷漠”或“同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600字以上。
[指导]
一、先分析材料。
第一个材料宜分析原因和结果。人们的冷漠的直接起因是人们常被假乞丐欺骗,又被纠缠。结果是人们逐渐失去了同情心,逐渐失去了对弱者应有的同情心。
第二个材料宜分析纽约市长的反思:人应该有同情心。从法律角度看,偷窃是违法的,应受法律制裁的,但是从人性、首先角度看,这位老太太的两位小孙子无饭可吃,这个社会是有责任的,社会没有帮助这个贫困的家庭,应该受到惩罚。
第三个材料,宜分析新闻市政府的倾向性。虽然媒体应该是中立立场的,只负责客观报道。但是面对铁的事实,作为新闻评论,应当罪天旁贷地对假丑恶进行鞭挞。而“焦点访谈”看似中立的立场,其实从客观上反映了一种对人民利益的冷漠。
二、大家讨论,各抒己见。
三、教师点拨
这三个材料的层面不同,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1. 冷漠的背后(后果):公德观念被破坏,社会变得冷血。假乞丐破坏了“善良”的观念,对社会风气的恶化负有责任。
2. 冷漠种种:在许多场合都能见到弱者的冷漠。
3. 不能丢弃同情心:同情心是人类的美德之一。有同情心才能向善之心,才能使社会道德有基础。
4. 乞丐要打假:这样,既救了真正的乞丐,也挽救了社会道德,救了大众的良心。
5. 新闻工作者的良心,肯定真善美,否定假丑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道德准则。进一步思考,若新闻评论不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可见这个社会要抛弃冷漠还有阻力,还需要艰难的历程。
三、看一篇文章
《心疼的底线》(《作文成功之路》11期P24~25)
四、写法点拨
1. 记叙文,用故事表现你的看法。
2. 用联想方法,联系观点,层层分析,挖掘。
3. 另类的和创新的,但必须把问题研究透彻。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