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听潮》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17


听潮
第一部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酣梦(h n) 芳醇(c n) 深黯( n) 琴弦(xu n)
B、眼睑(ji n) 琼台(qi ng) 云汀(d ng) 窗棂(l n)
C、罅隙(xi ) 汩汩(g ) 嗥叫( o) 溺爱(n )
D、拔剌(l ) 慵懒(y ng) 恍惚(h ) 咆哮(p o)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海在我们脚下呻吟着,诗人一般。
B、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反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C、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掠过琴弦。
D、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昏暗(    )  粗暴(     )  沉重(     )  喧闹(     )
4.从文中找出运用拟人手法写潮的声音情态和性格的句子各一句。
声音:
情态:
性格:
5.填空:
本文先写落潮时的大海,表现了大海的   ,再写涨潮时的大海,表现了大海的   。写海潮时,重点描写了海潮的   。照应了题目中的“  ”字。
读选文,回答问题:
⑴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铙钹、钟鼓在奏鸣,而且声音愈响愈大。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⑵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啼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⑶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
6.以上文字生动形象地写出大海的什么美?

7.大海愤怒的情态,文中是从形态和声音两方面来写的。写声音是把它比作千军万马混战,作者列举了哪几种声音?请列出来,并简要分析这声音与下文中的“血腥的浪花”有什么联系。


8.写⑴句和⑵⑶句的情景时,作者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⑴句      ⑵⑶句   
9.给以上文字拟一个小标题。

10.文段里作者表达出了怎样的感情?


第二部分:
     (一)
     星空
①星星对我展现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是在达里湖畔的一个夜晚。
②达里湖形似一牛肩胛骨,位于克什克腾草原的西北边缘。我们到达之时已届仲秋,湖边遍生红草,像一堆堆暗燃的炭火,驱逐已经逼人肌肤的寒意。达里湖在蓝得刺眼的天空下悠然映出远山的倒影。在人迹罕至的蒙古高原,此湖安闲丰腴,像赋闲的天神。远眺湖面,鸥鸟起伏,浪挽涟漪,无意中领会到达里湖的女性化气息。难怪当地有传说,把湖神称“达丽娘娘”。
③看达里湖,你要调动好精神,一口气把它看够,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心若一软,贪图眼福回头再看一眼,就难免又看上半天。所谓“流连忘返”,就是这个意思。你看到了什么呢?无非湖光山色,它如亘古不移又似瞬息万变。造化和人工的区别就在这里:人之手下无论多么巧妙的制品,刺绣也罢,园林也罢,总是极尽复杂,然而观者一目了然;自然展示的是单纯、浑然,给人以欣赏不尽和欲进一步了解却又无奈的景象。譬如看达里湖的蓝,令人惊羡,宛如在蓝中还有什么更美的东西。
④入夜,我们几个不怕冷的蒙古族汉子决意在湖畔的蒙古包下榻。蒙古包的样式设施均好,十多个人盖着被子和大衣挤在一起,在烛光下讲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午夜我外出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得说不出话来。
⑤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它们好像在蒙古包外等侯了多时。在这里看星星,星星们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了脑后。你仿佛把头伸进了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悟《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在这里看到,天原本就是个硕大的圆形屋顶,很低很矮,始终伏在人的脚底下,好像一抬脚,哪里都可以去得。
⑥站在夜风中的达里湖畔,脚下是地,遥遥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儿星斗闪烁。在草原看星星,无须仰头,可如观壁画一般平视。李白诗云“云傍马头生”,不是虚言。在这里,星星会像铃铛一样系在马鬃旁。以往看星星,觉得它们清冷遥远;而这里的星群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这里的星星多得很,它们拥挤嬉笑,它们矜持沉思。
⑦有位诗人将星星亲昵地称作“星子”,我看到的真是一群有灵性的星子。星子们,你们是别在哪一位酒醉的天神衣襟上的徽章呢?这位天神一定是英雄,不然怎么会拥有你们这些精灵?
11.综观全文,请找出与文章开头“星星对我展现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相呼应的—个句子。

12.第③段说到“造化与人工的区别就在这里”,指出“造化”不同于“人工”之处。

13.文章以“星空”为题,却花很多篇幅描写达里湖,其用意是什么?

14.文章在艺术上除了气象博大之外,还有神话色彩,请在文中找出有神话色彩的语句。(至少两句)


15.第⑥段说在达里湖畔看星星没有以往那种“清冷遥远”的感觉,原因是:
(1)
(2)
     (二)
   轻轻照耀(2004年自贡试题)
冬日早晨,醒来时房里静得出奇。忽然水气蒙蒙的窗上出现一个影子,很快,我辨出那是一只停在窗台的鸽子,正慢慢地拍着翅膀,而阳光把这组连续的动作映在窗上,很有点像皮影戏。看着这鸽影,我心中泛起一丝喜悦,     可说是欢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曾不解陶渊明为何能以如此轻松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后人视作宝贵财富的东西,不管如何,这首《饮酒》诗充满着在夕阳下,大自然宁静和谐的气氛中,对自由和欢乐的感悟。
几年来,我一直想探寻中国艺术直至东方艺术的精神实质。而我却没发现。这种精神的所在原来竟离我如此之近,它是活生生的,那样自然而令人欣慰。它是那样不易被发现,却在瞬间让你领悟了。这便是在今早的晨光中陶渊明的诗句给我的启示。
由此想到一个年迈的远亲,年轻时他经过商,据说相当成功,而现在却忙于照料满满一阳台的花草和一只芙蓉鸟。听说他去世的那天还亲手浇了花,为鸟添了食,然后坐在躺椅上静静午睡,直到家人发现他已过世。
我曾见过一张白石老人的画,那空空的画面上三尾的虾让我感到生命的欢乐。有一段时间,每次看到那幅画,都一样打动我,并不异于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窗上的鸽影。
16.给第一自然段中的空白处填一个能准确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关联词语。

17.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给最后一自然段中的空白处填写一个成语。
形容形象逼真,跟活的一样:   。
18.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它”指代的是    。
19.对这篇文章的线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窗上的鸽影贯穿全文。
B.以“欢乐”的感情贯穿全文。
C.以对《饮酒》诗的分析贯穿全文。
D.以对艺术的思考贯穿全文。
20.在文中作者表达了对生命的看法,这些看法主要有两点,请按要求概括回答。
①生命
②面对人生
21.按要求填空。文字不得超出规定的字数。
①作者在文中认为,所有艺术的精神实质就是人类对         的探索与理解。(不超过5个字)
②文末以白石老人的画与文首晨光轻轻照耀中的窗外鸽影相呼应,构成蕴涵本文    的人生感悟图。(不超过2个字)
第三部分:
2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04年湛江试题)
A.近两年来,不少出版社都推出了许多四大古典名著的新版本供读者选择。
B.修建海湾大桥,是湛江市政府实施本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
C.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水平。
D.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使我掌握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23.“对联寻亲”。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2004年永州试题)
A.时雨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
B.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
C.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千灯照碧云
D.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
2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所透露出来的信息。(2004年永州试题)
据《英国医学杂志}网站报道,英格兰南部伯恩茅斯糖尿病和内分泌中心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会使人发胖。为遏制全球日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应严格限制他们的泡沫饮料饮用量。专家们鼓励儿童选择稀释过的果汁或者纯水为饮品,同时呼吁学校应采取措施避免儿童饮用泡沫饮料,各路明星也应停止为泡沫饮料做广告。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在全球5岁以下的儿童中,估计有1760万名超重。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听潮》导学案
《听潮》ppt课件(42页)
《听潮》flash课件1
《听潮》ppt课件5
鲁彦《听潮》原文全文阅读
鲁彦《听潮》mp3音频朗读
鲁彦《听潮》原文阅读
《听潮》ppt课件4
《听潮》ppt课件3
《听潮》ppt课件2
《听潮》教案及练习
《听潮》教学设计3
《听潮》教案2
《听潮》ppt课件1
《听潮》图片素材(2张)
《听潮》教案1
《听潮》教学实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