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霞》教案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15


《霞》教案 

一、 课题 
《霞》 

二、 课时 
一课时 

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冰心。 
2、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3、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4、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四、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 
2、学习象征手法运用。 

五、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 

六、 教学课型 
讲读课 

七、 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讲解法、音乐欣赏法 

八、教具 
小黑板、图片、录音机、幻灯机 

九、 教学过程 
(一)    学习引导 
1.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① 复习散文的文体知识。 
② 了解作者的生平。 
③ 查字典,读准音,为本文的生字生词正音、释义。 

2.    导入新课   
古诗鉴赏                       
                               乐游园 
                                   李商隐 
向晚不适意,驱车登古园。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的感情基调怎样? 
          
    在诗人李商隐的眼中,黄昏、晚霞是带着丝丝哀愁、感伤色彩的。那在其他作家心中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冰心的《霞》,看看它们有没有不同! 

3.    检测练习 
(1)、冰心,原名   ,著有小说    、    ;诗歌《繁星》、    ;散文     、     ;儿童文学     等。《霞》选自    ,是冰心    期的作品。 

(2)给下列加点字音,并解释词语 
云翳、璀璨、惆怅、衬托 

4.    作者简介、背景介绍 
[幻灯片出示]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二十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和翻译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 
主要作品有: 
小说《小橘灯》 
诗歌集《繁星》《春水》 
儿童文学《再寄小读者》(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是我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受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影响,冰心早期的作品,多以“爱”为主题,抒写母爱、童真、自然等内容;因此早期的作品有“爱的哲学”之称。 
晚期的作品多是抨击时弊的杂文以及充满哲理韵味的散文。《霞》是她晚期哲理散文之一。 

(二)研习课文 
1. 出示教学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散文,充满了哲理与智慧。作者能够仔细观察生活,从普通的事物身上发现深刻的蕴义,融会个人的体验,深化为更高的哲理,实在值得我们细细体味、学习。 

2.朗读体会 
(1)方法:自由朗读 
(2)朗读的要求: 
① 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感情的朗读。  
② 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3. 思考讨论活动 
(1)整体感知 
文章题目是《霞》,那全文都是描写霞吗?不是的话,那文章究竟写了那些内容? 
——明确:全文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写自然的霞   
二是作者的人生感悟 

(2)学生自由畅谈自己喜欢的句段或对本文的看法、体会。 
(首先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谈谈对句子的看法,然后其他同学也谈谈他们的看法,最后老师作总结、引导) 
例如: 
①“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对此,大家是怎样理解的呢? 
(同学们发表意见后,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同学们进行对比领悟。) 
——由图画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光的折射、反射,有云翳的时候霞光就更加色彩缤纷了。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审美观的角度去理解这句子。这里运用了美丑对比原则的观点看待事物。美丑对比原则是法国作家雨果提出来的。他认为“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当。”当两者并存时,人们因为受到刺激而情绪激动,产生震撼。这时,美的东西就更美,丑的东西就更丑。但是,丑的存在并非是无意义的。丑的价值并不在丑的自身,而在于它衬托了美。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的对待美与丑! 

②、“生命不是只要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互相衬托的。” 
——明确;这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直白而富有哲理韵味。 
对于这句话,同学们有什么体会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感悟吗?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之间,四人小组间互相的述说、讨论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学生自由讨论) 

③、“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明确:经历过痛苦磨难的生命才更有价值。 
用文中的话说,就是“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用我们日常的话说,就是“不见风雨,怎么见彩虹”。唯有经历过苦难、挫折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精彩的。 

4、重点分析 
(1)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那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明确:本文的“形散”体现在描写内容的时空跨越大。 
空间跨越大体现在:文章从重庆乐山写到故乡,又写到美国东岸慰冰湖,超越时空的记叙;时间跨越大体现在:文章从中年写到童年,从晚年又写到青年。 
“神聚”聚在作者的“人生感悟”上,诸多材料无一不受这一“感悟”或隐或现的统制,全部材料皆围绕此中心而写。 

(2)作者通过霞写出自己的人生感悟,这是运用的是什么手法? 
——明确:托物言志(象征) 
霞象征着人生的精彩、幸福和快乐,只有快乐和痛苦相互衬托,相互重叠,才能构成精彩、幸福、完整、充实的人生。 
   从全文看,文章以《霞》为题,要三大妙处:一.“霞”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二.“霞”蕴涵着人生的哲理;三.“霞”象征着人生的精神、幸福和快乐。 

5、写法探究 
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由具体而抽象。作者由霞的感悟揭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由具体而抽象不仅给人印象深刻,而且避免了说教,更易感染人。 

(三)音乐鉴赏,深化理解 
听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体会本文的深刻含义,并畅谈自己的学习后感。 

(四)迁移活动 
运用象征的手法,赋予以下词语可以寄寓的象征义,并尝试写成一段短话。(也可以自选题材) 
1.    灯光——                            4. 白色—— 
2.    绿色——                            5. 彩虹—— 
3.    红色——                            6。粉笔—— 


十、 板书设计 
                         霞 
                          冰心 

云彩 
自然的霞                璀璨 
云翳                托 
                    物   人生的精神 
霞                                        言   幸福和快乐 
快乐                志 
 人生感悟                精彩     
 痛苦 
十一、 教学后记 
虽然是第一节课,但是由于本人准备充分,学生课前有预习,所以这节课效果很好。主要优点有:1、能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受文章,并畅谈自己喜欢的句子,尊重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使用照片、音乐的辅导工具,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文章的深刻哲理。3、引导、教会学生欣赏散文的方法——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4、讲解与练习相结合,学生通过拓展活动,既牢固本课的知识,又训练了写作能力。不足在于:缺乏经验,对时间把握不好,因此让学生朗读、讨论的时间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的锻炼、改进! 


附录相关图片: 
             
1923年,留学于美国时留影                    晚年与爱猫咪咪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冰心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教学反思
冰心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导学案
冰心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教案2
《霞》检测练习题
《霞》学案
《霞》ppt课件6
《霞》课堂教学实录
《霞》ppt课件5
《散文两篇》之《霞》ppt课件4
冰心《霞》原文阅读
冰心《霞》ppt课件3
冰心《霞》课堂实录
冰心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同步练习
粤教版《霞》ppt课件2
《霞》ppt课件1
冰心《霞》课文朗读
《霞》说课稿
冰心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ppt课件2
《霞》教案5
《霞》教案3
《霞》教案2
《霞》教案1
冰心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ppt课件1
冰心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