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美丽的西双版纳》综合能力测试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19


美丽的西双版纳·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订正
心弛神往  无声无息  可见一般  色彩斑斓  水中戏喜
积善修行  善男信女  为防不恻  狼狈撤退  除苦积善
二、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选填一个适当的词
1.他们的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一座座竹楼________在翠竹丛林中。
2.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________于蓝天绿地之间。
3.青山绿水________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遮掩  掩映  映衬
三、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眼看那大家伙得意洋洋地将菠萝卷入口中,还不忘用鼻子将竹签拔出来扔掉,真叫人有点哭笑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的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你对西双版纳还了解些什么?请你课后广泛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然后围绕一个主题做好整理,并用一个适当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你的劳动成果。
五、阅读下面的几段文字,完成文后的练习
 
(一)
 
没看到野象,也不防看一场免费的大象表演,那真的是很有趣的场面。大概是因为手中那块甜如蜜汁的热带菠萝的吸引,表演一结束,一头大象直接冲我就过来了。狼狈撤退之际,将手中的菠萝做了贿赂。眼看那大家伙得意洋洋地将菠萝________入口中还不忘用鼻子将竹签________出来________掉,真叫人有点哭笑不得。我顺手给它一块钱,它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________到水果摊前去买香蕉。
最喜欢看大象们排成一行走,后面一个用鼻子________着前面一个的尾巴。那么大的动物做出那么乖的动作,实在让人无法不笑。
1.加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粗的“大概”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两段文字中的横线上各填一个适当的动词。
4.原文中这部分的小标题是“悠悠野象谷”,而这两段文字写的却不是野象,是不是偏离标题了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走进周庄
 
走进周庄,转过隔开新街的影壁,像倏然闯进一个梦。你不曾料到,刚刚漫步走过水泥沥青堆成的寻常街市,怎地一下子时光倒流百年,眼前这长街曲巷、黛瓦粉墙,古朴中透着似曾相识的亲切,那亲切又翳着一层久违的新鲜。你生怕踏破这梦境,双脚蹭在石板路上,竟不知该向哪里迈步。疑惑间,衣带般绕来绕去的水巷过来牵着你的思绪,由不得你再去打捞记忆深处的印象。你只须循着水巷去寻找,三步两步,一挂高挑的拱桥不经意地倚在石条岸边,精致得如镂空的玉环。小心踏上拱桥,周庄顿时立在面前:街楼古屋参差着,逶迤着,摩肩接踵地向你涌来,倒显得桥下的水流淌得如静止一般。如果时间有分量,这河水远比古屋旧巷来得沉重;眼下它只是沉沉地绿着,像一整匹长长的翠绸向前滑动,滑过河棚,滑过埠头,滑过家家户户堂前廊下,滑向田野,又流成一条喧腾的河。就是这小河连接着又隔膜着周庄和远处的都市。当都市里的水充满漂白粉的味道,当都市的空气龌龊得令人窒息,当钢骨水泥森林遮蔽着丽日蓝天时,周庄被发现了。那石板长街正好松弛紧张的神经,那曲水拱桥正好梳理浮躁的心态,城里人刚刚失去的一切似乎都在这里找到忆想的线索——周庄,成了都市人寻找慰藉的一场清梦。
你不也是这样的寻梦人吗?你曾一次次走向森林大海,向自然索还你本来拥有的自在;你也曾一次次地走进庙宇宫阙,向历史寻找你希望拥有的耐心。那是些怎样畅快怡人的梦!你尽可自由地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诉说,也诉说自己的心曲。可是,在周庄,在这自然与历史融合得了无痕迹的水乡小镇,你的梦却怎是这般脆弱,常被一阵隐隐的不安打断。
作为水乡,周庄的水巷、拱桥、骑楼、石街并没有多少新鲜之处,只不过更集中一些,更精致一些,年代更久远一些;而在古板灰黛的建筑格调中,生动着的是自然季节的转换和那些中年、老年妇女的身影。河边淘米洗菜的是她们,灶头烧火摊饼的是她们,坐在沈厅纳鞋底的是她们,大街上耍龙灯、水巷中撑游船的还是她们。头上蒙一层印花毛巾,身着素花罩衣或靛蓝裤褂,任凭游客花花绿绿淌过眼前,她们安详地做着自己的事,像是经验丰富的演员。这些原本就是她们自家的生活,只不过,这“生活”如今和周庄一起展示在游人面前,成为一道风景。家庭的私密性消失了,日常的随意感淡薄了,小镇还是旧日的小镇,生活却已不再是单纯的生活。其实,周庄人作出的牺牲远不止这些。从它决心向游客开放的那一刻起,周庄就注定要封闭自己,让历史凝固:古桥旧宅要维持原貌,风俗习惯要保留旧时模样,就连日常生活,也须追求一个“旧”字,容不得丝毫现代文明的搅扰。从小生长在这里的周庄人,天天守着古旧的水镇,年轻人也会变老的。耐不住的,不是远走高飞也要在镇外另辟新家。只有她们,走不得,也不想走。这里有她们双手操持起来的家园,有她们割舍不掉的梦。你不是来周庄寻梦的吗?可知道自己的梦已闯进了主人的梦中。梦里水乡,梦里水乡,歌手们这样轻轻地唱着,竟不知为圆这水乡的一个梦,又有多少人付出代价。
在周庄,到处可以看到介绍周庄的小册子,随手翻翻,字里行间脱不开沈万三、叶楚伧这些名人的行状。周庄人没有忘记历史,也知道名人的价值。然而,眼前的周庄,这古朴又鲜活的水乡小镇,却是生活在这里的女人们的创造。所有关于周庄的书中,都应该写写她们,写写她们的心事,写写她们的梦……
1.文章多次提到“寻梦”“圆梦”,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下边对“梦”的理解哪一项与文章的原意不一致
(    )
A.与都市“充满漂白粉的味道”的水、“龌龊得令人窒息”的空气、“钢骨水泥森林遮蔽着”的“丽日蓝天”相比,周庄成了都市人寻找慰藉的梦。
B.周庄的长街曲巷、黛瓦粉墙,牵出了记忆深处的印象,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使人仿佛进入了梦境。
C.只有在周庄这个与时代都市隔膜的封闭的水乡小镇,才能找到自己理想的梦。
D.被现代文明“搅扰”的人们在这自然与历史融合得了无痕迹的水乡小镇,似乎找到了“失去的一切”。
2.文中“衣带般绕来绕去的水巷过来牵着你的思绪”这一句中的“牵”字用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除了画线的句子外,还有一些比喻句,描写周庄的小桥、流水,你认为哪一句最精彩?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用了较多的篇幅写周庄的妇女,你理解作者的用意吗?把你的看法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边是杜荀鹤的《送人游吴》,用其中哪两句概括古镇周庄的特点最合适?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闹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边是对标题“走进周庄”的含义的理解,哪一项体现了本文的主旨?
(    )
A.领略周庄自然古朴的水乡风韵  B.寻觅可以慰藉心灵的一场清梦
C.重温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安详  D.解读周庄人的感情生活世界
 
(三)湘西的水
 
湘西除了山就是水,从中我发现河流命名的一个规律:黄河在中原,它的支流叫“河”,如汾河、渭河;长江多在华东,称“江”,如黄浦江、钱塘江;独独湘西改作水,如武水、辰水、阮水、冷水滩。
那里的水都是山裁剪的涓流,水依山脉而绕,山脉多变,水也曲折;山皆石而少土,水也清澈透底。因为水清,更因为水曲,所以水势舒缓如镜,这样溪水就有足够的耐心将两岸的景致,一纹不折地很工笔地摄入涧底,漂在水中,非常自然主义的铺陈;深秋就是一卷铺到天涯的画不尽的油画;稍有风起,就有些中国文人画的写意;倘若暴雨聚至,那就是一幅烟雾泼墨效果图了。
湘西的河床与别处是不一样的,山崖山岩是他们的岸,硬硬的鬼斧神削,很立体的雕刻,很突兀的狰狞。江南的那种水与岸平的岸坡上,一层叠一层的吊脚楼,主体建筑坐在一方石基上,前檐窗下再竖两根山木,直直插入下面的基石上,临河的前檐阁就成了上海的过街,阁下悬空,恰好是一座遮雨避风的泊埭码头,河谷下陷得很深,俯瞰窄窄的一川溪水而已,人舟如芥,渔歌隐隐然蒸起,侧耳听得出旋律却听不见歌词。
那里的水很绿,尤其四面环山的湖,绿得沉重,简直就是块翡翠,当然是水深聚染的。但我更怀疑那是四面山上满目灌木丛雨后褪下的绿,汇聚不泻而成的。
那里的水很清,尤其是峡谷间,若有耐心,泊舟山崖水际旁,一会儿,惊散的米粒般的蟹虾又出现了,在卵石上一弓一弹,或潜底逆水蠕动,齐白石的画算是活了。
那里的水很浅,尤其是石滩,往往一方巨石就是一滩,不仅冲得圆溜,而且漂亮得雪白。水滤其上,感觉绸一般的软。所以那里许多人家的代步扁舟,窄窄的一人宽,齐膝高,平时就竖在家的门旁墙角,仅一人多高,要出门了,就掮起下滩,入水一推跳上舟,再浅的水都能托浮起它。舷与水平、人立舟尾,无舵无桨,一竿在握,竿尖是一撮钢钻裹的,或左或右轻戳一点顺流而下,遇大石滩一跃而过。
那里的水很长,从上午走到下午不见首尾,雾缍越聚越暗越重,黄昏渐渐浸没了人家的窗棂、门框,最后与檐与墙与山融为一色,又跳出一荧荧桔黄色的灯光,灯光剪出一簇簇喝酒的黑影与窗格,噢,到家了,凤凰城!
湘西的水很静很静。雨夜,你可以卧听一片无边无际的沙沙落的叶声,那是很悦耳的窸窣声。星月之夜,你可以听见檐下灯里老人的叹息声。
1.湘西水总的特点是
(    )
A.曲折多变  B.清澈透底  C.曲折清澈  D.舒缓如镜
2.湘西的水具体地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特点。(每一横线只填一个字)
3.“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诗句的写法在最后一段得到体现,最后一段就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湘西水________的特征的。
4.在第2段中,有一个动词“摄”用得非常生动,与这个词相照应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驰 斑 嬉 测
二、1.掩映 2.遮掩 3.映衬
三、这几个词流露出作者对大象的喜爱之情。
四、略
五、(一)1.加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不能,因为大象被菠萝吸引来,只是作者的猜测,并不能肯定。 3.卷 拔 扔 踱牵 4.不偏离标题,因为作者写野象谷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西双版纳的神奇有趣,而这两段文字并没有偏离这个主题。
(二)1.C 2.用得好。“牵”字表现了水的“衣带般”的质感,表明游客的思绪不由自主地被引发,突出了水乡令人心动的魅力。3.略 4.周庄的妇女为圆水乡的梦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她们的奉献精神是最值得人们珍视与赞美的。5.人家尽枕河水港小桥多 6.D
(三)1.C 2.绿、清、浅、长、静 3.沙沙落叶声 老人的叹息声 衬托静 4.自然主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美丽的西双版纳》说课稿
《美丽的西双版纳》导学案3
《美丽的西双版纳》ppt课件(73页)
《美丽的西双版纳》导学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学案
《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蓝蓝的威尼斯》《苏州园林》中心思想
《美丽的西双版纳》ppt课件(26页)
《美丽的西双版纳》doc图片素材
《美丽的西双版纳》ppt课件(36页)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8
《美丽的西双版纳》ppt课件9
李舵《美丽的西双版纳》原文阅读
《美丽的西双版纳》图片ppt素材
《美丽的西双版纳》ppt课件8
《美丽的西双版纳》ppt课件7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7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6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5
《美丽的西双版纳》mp3音频朗读
《美丽的西双版纳》课后反思
《美丽的西双版纳》ppt课件6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4
《美丽的西双版纳》ppt课件5
《美丽的西双版纳》同步练习
《美丽的西双版纳》ppt课件4
《美丽的西双版纳》ppt课件3
《美丽的西双版纳》检测练习题
《美丽的西双版纳》同步训练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3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小议《美丽的西双版纳》的小标题运用艺术
《美丽的西双版纳》单课淘金练习
小议《美丽的西双版纳》的小标题运用艺术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2
《美丽的西双版纳》ppt课件2
《美丽的西双版纳》ppt课件1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