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单元练习 >>
语文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复习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27


第三单元复习题
   第一部分
1.你能找出下边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吗?(  )
A.殉职(xùn) 恩惠(huì) 滥用(làn) 纵然(zòng)
B.鄙薄(báo) 既然(jì) 亲躬(gōng) 时髦(máo)
C、圩堤(yū) 热忱(chén) 契约(qì) 训诫(jiè)
D.斟酌(zhuó) 捷径(jìn) 逻辑(jī) 懒惰(duò)
2.将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改过来。
A、弄巧成绌  年轻怕重  头头是道  循规蹈矩(      )
B、麻木不仁  以讹传讹  风议思迁  一劳永逸(      )
C、如试重负  约定俗成  娓娓动听  精益求精(      )
D、疲惫不堪  漠不关心  悲天悯人  适得其返(      )
3.请分析下列语段的表达方式。
(1)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
(2)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
(3)据一九五七年调查统计,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百分之二十二,水土流失面积36.38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20.2%。(     )
(4)江南的山,玲珑秀丽,树木亦青葱可爱。(     )
 4、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三个,写一段60左右的文字,描绘一个画面。
   绚丽 清幽 巍峨 葳蕤 参差不齐 姿态万千
 
 

 5.成语接龙。
   八面来风→风调雨顺→          →          →     

       →          

 6.有时,当父母的往往喜欢这样抱怨自家的孩子:“你看,人家的孩子……”这句话说得节省又含蓄,不过,个中滋味也只好由那“自家的孩子”慢慢地体会。如果你是“自家的孩子”,定会知道父母想要说的是                    
   假如你不是“自家的孩子”,听到别人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的言外之意是:
 
7.填人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8.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下面的情境为林静设计一段对话。
   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天,林静同学被评为学校“环境小天使”。市电视台记者来采访她,问:“林静同学,祝贺你获得学校‘环境小天使’这样一个美誉。此时,你有什么感想?以后打算怎么做?”林静说:“                                                       。”

10、下面是对初中学习课外书籍阅读情况的调查,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年 级    农村中学     城市一般中学     重点中学
   初一        30            51             16
   初二        48            70             28
   初三        40            50             15
   ①从表中可以看出目前初中学生对课外书籍阅读的差异表现在: A.                             。B .                                      。
   ②假如你是教委主任,了解到上面的信息,你将制定怎样的策略? (不超过50字)
 
 
 。
11、 喜欢唱流行歌曲吧,那么请选出两句你最喜爱的,并能给人鼓舞教育的,语言优美的歌词,把它写下来。
   (1)
   (2)
 12.修改病句。
   (1)这次回母校,我又听到了许多张老师的先进事迹。
   
   (2)不管外边下起了暴雨,但是他们还是按照约定一起去新华书店了。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
(一)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3.给“纯粹”选择正确的解释(  )
A、不掺别的成份。  B、单纯的。
C、形容思想纯正,品德完美。  D、完完全全的。
14.“只见过一面”中,如果把“只”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15.文中的“这点精神”指的是                                                                  。
16.文中“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针对这段文字有以下说法,请选择正确的项(    )(多项选择)
A、使用排比的手法。
B、“这点精神”是指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C、“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在意义上是相同的,只不过强调的角度不同而已。
D、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只要无自私自利之心,就可以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
17.连线:
一个高尚的人                           志趣
一个纯粹的人                           品质
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人生价值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思想
18.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高尚(                )  道德(             )  纯粹(             )
19.给这个语段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二)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空虚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甘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进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20、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21、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1)“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2)“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2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23、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24、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三)阅读下文,完成25—29题。

我寻求挫败
①我一直在寻求挫败。
②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我爬山,是为了被山征服。有人飞舟,是为了“凌驾”水,而我不是,如果我去亲近水,我需要的是涓水归川的感受,是自身的消失,是自我复归拉于零的一次冒险。
③记得故事中那个叫“独孤求败”的第一剑侠吗?终其一生,他遇不到一个对手,人间再没有可以挫阻自己高人,天地间再没有可匹敌的力量,真要令人忽忽如狂啊!
④生来有一块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是幸福的,但更大的幸福却发生在他掷玉的刹那。那时,他初遇黛玉,一见面,彼此惊为旧识,仿佛已相契了万年。他在惊愕中竟把那块玉胡乱砸在地上,那种自我的降服和破碎是动人的,是真爱情最醇美的倾注。
⑤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陈师曾一遇见黄山谷,就烧掉自己的书稿,虚心去向黄山谷学习。一个人能碰见令自己心折首俯的人,并能一把火烧尽自己的旧作,应该算是和种极幸福的际遇。
⑥《新约》中的先知约翰,一见耶酥,便屈身降志。他对人们说:“我仅仅以水为你们施洗礼,他却以灵为你们施洗礼,我之于他,只能算是一声开道的吆喝声。”《红拂传》里的虬髯客一见李靖,便知天下大势已定,于是飘然远引。那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的大唐盛世的李靖,我多么想见他一眼啊!清朝末年的孙中山也有如此风仪,使四方豪杰甘于俯首授命。生的悲剧原不在头断血流,而在于没有大英雄可以为之赴命,没有大理想供其追求。
⑦我一直在寻求挫败,人生天地间,还有什么比失败更快乐的事?站在千丘万壑的大峡谷前,感到自己渺小得像蝼蚁一样,还有什么时候能如此心甘情愿地卑微下来,享受大化的赫赫天威?曾记得一个夏夜,卧在海滩上,看到满天繁星如雨阵如箭簇,一时几乎惊得昏了过去,感到一种投身在伟大之下的绝望,知道人类永远不能去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的光体。不过,这份绝望使我一想起来就觉兴奋昂扬。试想,宇宙如果像一个窝囊废一样被我们征服了,日子会多么无趣啊!读圣贤书,其理亦然。读一些好书,仿佛看见洞照古今长夜的明灯,听见声彻人世的巨钟,心中自会涌出一份不期然的惊喜,知道我虽遇鲁,天下人间能人正多,这一番心悦诚服,使我几乎要大声宣告说:“多么好!人间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书!我连死的时候都可以安心了!因为有这样优秀的人,有这样美丽的思想。”此外,在印度见到特瑞沙,在非洲见到史怀哲,或是在美术馆看“八大山人”、石涛,在博物院看周鼎宋瓷,都会兴起一份“我永世不能追摹到这种境界”的激动。这种激动,这种虔诚的服输,是多么难忘的大喜悦啊。
⑧如果问我此生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便是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探得更勾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地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25、③④段列举的一反一正两个例子,各说明什么道理?

26、填空。
从第⑥段看,大英雄指___、___、___三人。
27、第⑦段画线句子中,“这份绝望”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兴奋昂扬”?

28、作者“寻求挫败”的目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9、本文标题是“我寻求挫败”,但③-⑥段列举了别人的例子,这是否有必要?请说说你的理由。(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0—34题。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物点,作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30、“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中“此”与“彼”分别指什么?(用第1段中的词语回答)
   “此”指代:_____________ “彼”指代:______________
   31、选文中提到了多个有关“美”的概念,其中与“最高的美”内涵基本相同的有(写出两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意大利克罗齐说,“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这句话可以帮助理解第2段中的哪一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下列句子的意思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美貌的人并不具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B、按照几何比例不可能画出最美的人像。
   C、外形不美的人事业上却大有作为。   D、各种形式的美都是难于直观的。
   3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1段文字以两种人为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人生“内在美”的重要。
   B、第2段文字通过三个层次美的比较,充分说明内在美即品德美重于外在美。
   C、第2段文字末划横线的句子,意思是说美是整体的、和谐的、不可分割的。
   D、选文论述的是人生哲理,虽然都是理论分析,但文笔生动,颇有幽默感。
 (五)
阅读《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回答35——39题。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美国中学生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有一道竞赛题,要求参赛学生设计一种水上运载工具,但要打破常规造型,强调求异思维,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学生绞尽脑汗,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运载工具,可总摆脱不了大家熟知的船的形状和结构,惟独有一位学生构思奇特,他设计的作品像一只硕大的“水蜘蛛”,不像船那样在水上航行,而是像水蜘蛛那样在水面上“爬行”。这件作品在所有参赛作品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虽然这一设计最后在实际操作中失败了,但几乎所有的评委都给他亮了最高分。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实例。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到了异常突出的地位。因为创造活动是人类生存与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人类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创造力呢?
    科学巨匠牛顿说,他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巨人”可以理解为无数前人所创造的知识的化身。积累知识是基础,融通知识更重要。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学文科的学生应懂一些理科知识,学理科的学生也应涉猎文学艺术。法国化学家利希腾贝格说过:“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广泛涉猎,博学多识,学贯古今,触类旁通,应该成为当代有志中学生共同的追求。
    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新的创造;但我们对某一事物的传统意义知之太多,又会阻碍思维的灵活性,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前人牵着鼻子走,从而形成智力屏障,导致创造能力的僵化。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勤奋刻苦,但终其一生,有积累而无创造,为知识所累,为知识所困。同学们要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为思路的开拓变化留有充分的余地,使知识能灵活地聚合、置换、跳跃、碰撞,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善于捕捉热线,随时记录灵感。“热线”就是酝酿成熟了的想法和思路,一旦有热线闪烁就要抓住不放,深入挖掘。当然也要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一闪之念”,对于那些突然闯入脑际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形象,要随时摘记,定期整理,深入思考,激发创造。化学家诺贝尔就是受到笔记本中“硝化甘油掉在沙地上随即凝结起来”这句话的启发,成功地解决了硝化甘油的运输问题。每一位学生都要为自己准备一本思想记录本,当新的思想、新的灵感在头脑中闪现的时候,及时把它记下来,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敏捷的思维品质和出众的创造才能就能逐渐培养出来。
35、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6、文中第4段为什么说“积累知识是基础,融通知识更重要”?

37、文中第5段“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应如何理解?

38、文中第6段举诺贝尔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

39、结合实际,试举一例来谈谈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80字左右)
 

第三部分——作文(两题任选一题)
  (一)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传说中有一种很小的鸟,可以跨越大洋,能够连续飞行几万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那鞭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
   小鸟的智慧让我们敬佩,小鸟的简单令我们羡慕,小鸟的勇气使我们惊叹。请以“智慧 简单 勇气”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提示:可以从“智慧 简单 勇气”中任选其中一个为话题写作,也可以任选其中两个话题写作,还可以三个全写。
(二)依据下面的一段文字,以'我很重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在一篇文章里说道:中国人一向忽视自己的重要性。可是,对于父母,我是他们的唯一;对于亲密无间的朋友,我的友谊是他们珍藏的财富;在生活和工作中,我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所以,我很重要!我们应该有勇气大声宣布:我很重要!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题自拟。
         2、书写工整,不得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
 
第三单元
(三)25、前例说明没有挫败使人孤独、痛苦;后一例说明挫败可以带来惊喜、幸福。(意思对就得分)
26、耶酥  李靖   孙中山 
27、(1)“这份绝望”指的是对宇宙的伟大,感到人类永远无法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处的光体。
(2)“兴奋昂扬”是因为意识到人类尽管无法征服自然,达到人生的崇高境界,但也永远不会失去追求和理想。(第二问答“意识到人类尽管无法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但绝举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意识到人类虽然永远不能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处的光体,但绝不会放弃对宇宙的探索和认识”,“意识到人们有时无法追摹到某种境界,但会在追求和发现中心悦诚服”也得分。意思对就可)
28、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更探得勾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的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29、①有必要。作者广泛举例,可以证明“寻求挫败”不仅是自己的个人体验,而且具有普遍意义。
②无必要。既然写“我”寻求挫败,就应该只写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③有必要,但略嫌多。可以删去一点,以突出“我”寻求挫败这一重点。
(四)30、此:美貌(或:容颜俊秀。或:外形美)彼:才能(或:(有所)作为。或:内在美)
   31、内在美、奇妙的美、优雅行为之美(答对任意两个即可。答“整体美”或“难于直观的美”也算对)
   32、最高的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或:最高的美是难于直观的)(意思对即可)
   33、B
   34、D
(五)
35.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36.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
37.不被知识束缚,在头脑中留有创造的空间
38.善于记录灵感,才有利于激发创造
39.举例恰当,有见解,表述清楚
举例恰当,有见解,表述较清楚
举例比较恰当,有见解,表述不够清楚
举例比较恰当,见解不明确,表述不够清楚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练习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复习练习
2013年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练习
2013年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练习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语文试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语文试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试题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七单元复习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综合训练测试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练习
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中学2011年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
(语文版)秋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试题检测
张坂中学2011年秋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漳州三中分校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测试卷
彩云中学2010—2011学年语文版上学期八年级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文默写练习题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古文习题
蓝园中学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考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资料
语文版八年级上练习试卷合集(含单元、期中、期末考试)
语文版八年级上学期六、七单元综合练习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合卷测试题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能力训练测试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能力训练测试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能力训练测试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能力训练测试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能力训练测试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能力训练测试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能力训练测试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要点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复习要点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绵阳市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学情调查题
江油中学试验学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试题
语文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复习资料及练习
源潭一中语文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练习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课课练及单元测试题
长边中学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