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学习本单元,要使学生通过对散文、小说、诗歌三种文体的评论学习,感悟到阅读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要能结合自己的体验,在阅读中展开联想和想像,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能与同学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交流、抒发感受,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能查阅资料,确立主题对自己感兴趣的某种文学体裁或作家作品讨论分析,写出有自我观点的小评论。
二、重点难点:
能从对三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评论的阅读,把握三篇评论的主要观点,同时学习三位作家评论的方法,阅读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本单元的难点是能从自我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感受,发表见解时要有条理,有中心,恰当准确。
三、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谈诗”三篇文章分别对散文《白鹭》、小说《百合花》、诗歌《一个深夜的记忆》评论。及诵读欣赏、综合实践与探究、修改文章专题训练,共需10课时。《白鹭》 “散文家谈散文”2课时;《百合花》 、“小说家谈小说”4课时;《一个深夜的记忆》、“诗人谈诗”1课时。作文及修改文章专题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
第十三课 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
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初步确立学生对散文意境的审美体验。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导入 |
倾听 |
|
简介作家作品 |
了解作家作品、补充 |
|
让学生自主朗读散文《白鹭》,要求用自己的感受设计语速、语调 |
学生自主朗读散文《白鹭》 |
|
请二到三位学生自主朗读散文《白鹭》,并说明这样朗读的理由。要求其他学生听取理由后谈自己的见解。 |
二到三位学生自主朗读,说明理由。 |
|
教师补充 |
其他同学听取理由,谈见解 |
|
组织学生再读文章,进一步体会散文意境 |
学生再读,再感悟 |
|
组织阅读评论,明确作者观点 |
阅读,明确观点 |
|
组织讨论 |
比较阅读 ,讨论 |
|
提供帮助 |
提出困惑 |
|
组织讨论,要求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交流,指导 |
讨论,交流 |
|
组织班内交流 |
班内交流 |
第十四课 小说家谈小说
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学习目标: 1、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领会小说中细节描写的妙处。 3、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介绍作家作品导入 |
了解作家作品,补充 |
|
组织自主阅读《百合花》 |
阅读《百合花》 |
|
组织复述故事 |
复述故事 |
|
组织赏析小说中的细节描写 |
赏析细节 |
|
组织对《百合花》的讨论 |
从各个角度讨论交流 |
|
组织自学《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
自学,和自己的见解比较 |
|
在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 |
修改自己的见解 |
|
组织班内交流 |
交流,说出自己的见解 |
第15课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学习目标:
1、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说出作者抒发的感情。
2、能理解诗文蕴涵的内涵及意境。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简介作家作品 |
了解作家作品、补充 |
|
组织自由郎读《一个深夜的记忆》 |
郎读《一个深夜的记忆》 |
|
组织对诗歌中作者的情感抒发的讨论、交流 |
讨论交流 |
|
组织自学《宁静而深沉的意境》,领会文章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
自学、讨论、交流 |
|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组织再朗读,读出情感 |
再朗读 |
诵读欣赏 《乡愁》
学习目标:
能通过诗歌的学习,体会到诗中浓厚的思乡之情,并能联系诗歌说说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导入 |
倾听 |
|
介绍诗人有关情况 |
了解、补充 |
|
组织学生自主朗读诗歌 |
自主朗读 |
|
组织学生比较讨论个别学生的朗读 |
个别朗读,比较讨论 |
|
播放录音,组织学生的再欣赏 |
听、品 |
|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诗歌在结构、意向等方面的特色 |
讨论交流 |
|
组织再朗读,读出情感 |
再朗读 |
其它内容:
|
作文及修
改文
章专
题 |
文章修改结合作文写作进行,放在习作练习之后。 |
|
综合学习与探究 |
贯穿在课文的学习中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