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单元练习 >>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测试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14


第五单元·单元测试题

 

一、据拼音写汉字

根深dì    )固     zī zī    )不倦    jí    )取

qiè    )而不舍

二、填空

《梦溪笔谈》二则的作者是________时期的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非典疫情慢慢地被控制住了。

B.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C.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我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摄入境头,制成相册。

2.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节日的街道上,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B.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叹为观止地一再修改日本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C.听到敲门声,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跑去开门。

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促进投资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西部各省区的共识。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政府要________________包括降低关税、取消关税壁垒等有关开放市场的承诺。

3)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将对世界贸易组织________________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进行讨论。

A.改进  履行  起动          B.改进  实行  起动

C.改善  实行  启动          D.改善  履行  启动

四、自网上“叶欣纪念馆”http://yexin.chinaspirit.net.cn)开通后,人们纷纷在网上向叶欣献花、留言。为此,学校团委向全体同学发出“向叶欣留言”的倡议,以表达青少年学生对这位在抗击“非典”前线以身殉职的白衣战士的敬意与缅怀。试将你的留言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各个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到火星上去种草

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也令人生疑。美国宇航局将于2007年发射一个探测器直飞火星,其使命之一就是在那遥远的、贫瘠的地方种植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植物。

当然,到火星上去种草,是由机器人代劳的。这个机器人将随同着落器降落火星,对火星土壤状况进行数据采样,传给地面科学家分析,然后科学家们控制机器人通过施肥、浇水对火星土壤进行改良,营造出拟南芥能够生存的环境。拟南芥的种子,并非直接播入火星土壤,而是首先在着落器中的微型温室里萌芽,待长成幼苗后再移栽到火星的泥土中。

拟南芥之所以被选为挺进火星的先锋,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优点。它不但个头矮,最高不过三十厘米,而且生长周期短,一个月内即可发芽抽叶。更重要的是这种杂草状的十字花科植物基因,在所有植物基因组中率先被完整破译。

这种拟南芥非寻常种类,而是经过了转基因技术改造的。它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能够发出绿莹莹的光,报告自己在火星上是否生了病,是否遭遇高温、干旱等恶劣天气。科学家根据转基因拟南芥发回的种种报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得它们在火星上更好地生长。

花这么大的气力到火星上去种草,主要是为了实践科学家们提出的“生态合成”理念。具体来说,是想验证能否通过植物来吸纳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出生命演进所需要的氧气。

在那昼夜温差悬殊、湿度只有0.03%的火星上,草能种得活吗?科学家们十分乐观,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对此毫不怀疑,我们将证明,地球上进化出的生物,也有能力在那遥远的世界里生存。”一旦转基因拟南芥在火星上扎下根,寂寞宇宙中的这片草,无疑将成为吸引人类登临火星的一种无声的号召。

1.据上下文,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具体指什么?

1)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对毫不怀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段中所说的“这种拟南芥“具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星上种植拟南芥的全过程,都是科学家控制机器人完成的。根据文意,写出科学家控制机器人完成哪几项具体工作。请分项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星上去种草,为什么这是“令人激动”的,又是“令人生疑”的?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气候的威力》中的选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若从全球范围来看,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就像是一台巨大的热动力机,其热能主要来自被太阳光加热了的地球表面,特别是善于吸收热量的海洋表面,在这里,海水将太阳能吸收并贮存起来,为这个热动力机准备了取之不尽的燃料供应。于是,在地球的表层形成了两个互相影响的循环系统,这就是大气对流和海水环流。一方面,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从高空分流向地球的两极,在那里释放出所携带的热量而变冷变重,下降到地面以后又从两极吹回到赤道,形成了大气的全球性对流;另一方面,太阳将赤道附近的海水加热以后,从大洋表层流向两极,在那里冷却以后,又从洋底流向赤道,组成了另外一种连续不断的热交换,形成了全球性的再循环系统。

②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这台热动力机运转的过程中,南北两极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相同的,其中南极的控制作用要比北极大得多。这是因为,最近的研究表明,南极不仅仅是南半球,而且也是全球性大气和海洋环流的中心,这主要是由于南极高大的陆地冰盖造成的。而北极冰盖仅仅是一片平坦的海洋,所以影响要比南极小得多。例如,最新的观测结果证明,南极附近的深部海水往北一直穿过赤道,到达大西洋的北部,这对北半球的气候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1.对“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由大气对流和海水环流这两个完全独立的循环系统组成。

B.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的热能主要来自取之不尽的被太阳光加热的海水。

C.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在被太阳光加热了的地球表层形成。

D.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的流动路线都是从赤道附近流向南北极再流回赤道。

2.对“南极在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中的控制作用要比北极大得多”的根本原因,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南极是全球的大气和海洋环流的中心。

B.南极的海洋冰盖比北极的海洋冰盖的面积大。

C.南极有陆地冰盖而北极则没有陆地冰盖。

D.南极附近的深部海水往北一直穿过赤道。

3.对“海水环流”的流动状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海流从赤道附近的大洋表层流向两极又从两极的大洋洋底流回赤道,由热能转温再转冷进行“热交换”。

B.海流从赤道附近的大洋洋底流向两极又从两极的大洋表层流回赤道,由温转冷再转热进行“热交换”。

C.海流从赤道附近的大洋底流流向两极又从两极的大洋表层流回赤道,由冷转温再转热进行“热交换”。

D.海流从赤道附近的大洋表层流向两极又从两极的大洋洋底流回赤道,由热转冷再转热进行“热交换”。

(三)阅读说明文《水的危机》,回答问题。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地球总水量约为14.1亿立方公里,但如此多的水中淡水只占30%,而且其中的87%被封闭在冰川、大气、地层中。20世纪以来,全球人口增长了3倍,经济增长了20倍,用水量增长了10倍。同时,由于生产和生活废水急增,而且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更加重了水资源匮乏这一全球性的危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97年把水资源定义为“可资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即应当能够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用途而得以利用的水源。”而《中国自然资源》将水资源定义为“能为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在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地下径流和由它们存留在陆地上可再生的水体”。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此外,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南多而北少。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又导致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水体污染,因此,水资源问题也成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1.请简要列出全球水资源危机产生的若干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对“水资源”有两种定义,请指出它们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请概括出目前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

2)简要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

如果有一种“时空转移心灵交流器”,能把你想说的话传给古今中外任何一位科学家,那么,你将选择哪一位科学家向他倾吐心声呢?

请以“与科学家对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一、蒂  孜孜   

二、北宋  政治  文学  沈括

三、1.A  2.B  3.D

四、略

五、(一)1.(1)指代“转基因拟南芥”或“经过转基因技术改造的拟南芥”。(2)指代“草(或拟南芥)能在火星上成活”。  2.(1)个头矮  (2)生长周期短  (3)基因被破译  (4)具有“报告基因”  3.(1)土壤数据采样  (2)改良土壤  (3)移栽幼苗  (4)护理生长  4.“令人激动”的原因是:如果这项实验成功,就可在火星上生成氧气,从而使人类登临火星成为现实。“令人生疑”的原因是:因为火星昼夜温差悬殊,湿度极低,土壤贫瘠,植物难以成活。  (二)1.A  2.C  3.D  (三)1.(1)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总水量比例太小;  (2)人口和经济增长导致用水量急剧增加;(3)废水直排造成水源污染。  2.(1)都强调其可利用性(能为生产生活所利用)。(2)《资源》中涉及水源的生成及存在形态等,排除了海水。  3.(1)①总量大而人均占有量低;  ②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③水体污染严重。  (2)要确立水资源危机意识,保护好水源,节约用水,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小测验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点过关
2014年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练习周周清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提高卷ppt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提高卷ppt课件
2013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次单元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
乐桥镇中2013年秋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考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新光中学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四、五单元语文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诗词赏析试题
2011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教案合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2010年苏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单元练习
201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201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第1,2单元语文测试卷
2010年育新学校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摸底测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3单元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3单元基础训练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庙岗乡中心学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阶段性测试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语文试题
2009年苏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测试练习题(无答案)
三亚市实验中学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阶段性测试试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扬中树人08—09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分类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2008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