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绿》教案7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30


对教学内容的总体思考
         
        散文,可以\'铿锵得象诗,雄壮得象军歌、生动曲折得象小说,活泼尖锐得象戏剧的对话\'。著名女作家冰心道出了散文的共性:散文不管用怎样的表现形式,作者总是要追求他的某种真挚情致的表现。  
        教学大纲中对高中阶段的散文教学有明确规定:理解和分析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及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考纲中亦规定考生应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初步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挖掘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感受文字内外的氛围、情调和特色。而近年来高考试题对现代文阅读题型的设计也多侧重考核学生的理解分析力。  
       《绿》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将要学习的第一篇散文。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有关散文这一文学体裁的知识。借助本文要引导学生掌握从事与意相合、情与景相生的角度理解分析散文的方法。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思想脉搏,从而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艺术想象力。  
       德育目标:体会作品中流露出的对新生活的热切 希望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依据  
       1、大纲、考纲的要求 2、学生实际基于上述认识,我决定进行一下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把这篇文章作为一个范例,借助这一名篇引导学生学会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训练学生\'整体认知\'的阅读方法。并把这篇文章放置到整个散文单元教学中去考虑,舍去旁枝,利用现有教材内容,紧扣文章语言点,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分析的能力。  
       教 学重 点  
       抓住最能透视文章神韵的词句,引导学生从情景相生的角度理解分析散文。  
       依 据: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对应关系。  
       依 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辅 助手 段:多媒体软件、计算机  
       教 学方 法: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比较法:抓住特色,求同存异。练习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依据: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这种观察和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本节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  
       学法指导:从三个方面有机渗透学法指导:1、 讲解过程中示范和点拨。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自悟和总结。3、 练习设计中,引导学生运用、迁移。  
       教学设想:在文章倒数第三行并不显眼位置上的\'女儿绿\',是朱自清先生自创的独具魅力可以辐射全篇的奇巧之词。由此切入,逆向推导,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变浓厚的兴趣为主动求学的动力,而且整篇文章的分析也可以由点到面,延伸到写景、状物、抒情各个环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绿色是大家喜爱的颜色,但大家听说过\'女儿绿\'?观赏过女儿绿吗? 如果没有请打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绿》。(引起学生对\'女儿绿\'的注意。)  
       二、 请一组学生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十二三岁小姑娘\'的特征。(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女儿绿\'的具体寓意创设条件。)  
       三、 阅读品析第三自然段  
       1、 请顺着我朗读的引导,品味梅雨潭的绿是否具有女儿的魅力。目的:学生边听教师配乐朗诵,一边看屏幕上播放的梅雨潭绿意盎然的画面。(为学生品析梅雨潭的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第三段末的女儿绿与段前的博喻、比较、想象结合起来,由\'女儿绿\'这一点,延展到对文章写景状物各个环节的分析。)  
       2、 教师示范引路,品析\'招引、追捉\'所显示的情与景。(通过教师精讲示范学法,有利于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3、 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品味分析\'喻绿\'、\'比绿\'、\'想绿\'的描写。注意启发学生从\'十二、三岁\'这个年龄段\'小姑娘\'的特征上去分析。  
       4、 仿写练习: \'我若能 …\'写几个句子。(加深学生对情景交融的理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5、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眼中的梅雨潭为什么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启发学生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经历。(把握情与景的对应关系,突破难点。)  
       四、 引导学生回顾第二段。  
       1、 动手为这段配上插图。2、 写梅雨潭的绿为什么要先写梅雨瀑、梅雨亭?(用画图带动对重点词语的品析。明确写景的内在连系。)  
       五、 将全文连起来看,结尾重复开头的\'惊诧\',而且多出\'不禁\'二字,告诉了你什么?教师从人物称代上点拨。(明确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总结:如果说惊诧是文眼,那么女儿绿便是神韵凝聚的明眸。  
       六、 练习:(练习节选自思果的《春至》,选文中也有对绿的描绘,但却是一种变化的绿。)  
       (通过这一练习考察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抓住关键词句、从文章整体内容入手鉴赏散文的方法,达到运用学法、迁移学法的目的。)  
       附练习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尽管百花百色,绿才是春色。天公一支笔,在大地上涂抹,涂一次绿一分,直到初夏绿得透不过气来为止。中国的山水画不是清绿,就是赭,师法的是自然。树林越来越密,树阴越来越浓,树上的裘越厚,人身上的衣服越薄,树枝露出的地方越少,人身上露出的地方越多。早有人打赤膊了,走上高冈俯看,但见绿成一片,也分出几等深浅,有带黄的浅翠,有带黑的浓绿。附近的树上还有夹了深绛、浅紫、灰白等等的杂色,深浅相间,织成奇锦。  
        春天有味道,你可以闻到,不用说芬芳的群花了,就是青草也有朴实的香味,可以嗅个够。瞎子也知道春在哪里,春天可以接触到。脚下是软软的草。风吹在身上再也不刺痛肌肉,恰像温柔的手抚过,你只要出了门或者打开窗户,就知道季候。寻春最容易,处处都是。  
       谁都知道春天的音乐最中听。天不亮枝头的鸟已经像青草一般等得不耐烦了。这些小音乐家组成乐队,一齐和鸣。也有独自高歌的,旁若无人。这些免费娱人的歌手闷了一冬,现在要痛痛快快施展一下本领,给春送来降临的口信。你要早起,要到树木时,要细心听。城市中人不免错过了听鸟,也错过了赏春──城里只有雪才是最显著的季节变化,因为灰色的水泥掩盖了一切。 (节选自思果《春至》)  
       1、朱自清的《绿》从不同侧面表现\'绿\'的可爱,本文则是从不同侧面来表现春的可爱。它是从哪些侧面表现春的可爱的?答:从□□、□□、□□这三个侧面。  
       2、朱自清描写的是\'定格\'的绿,本文首节写的是变化的绿。这主要是因为本文的 。  
       3、本文写\'绿\'观察点有变化,交代变化的语句是: 。  
       4、文中已有一句表达\'寻春最容易\'的意思,这一句是: 。  
       5、\'鸟已经像青草一般等得不耐烦了\'一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有 ,它要表达的意思是 。(可用文中语句略加组织作答)  
       结语:  
        叶圣陶说过:\'文学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获;只要你动手就会采到晶莹的宝石。\'希望大家课后能运用这节课所学的方法,阅读其它游记类散文,相信大家一定能采到晶莹的宝石。  
       (引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课外阅读中自觉的运用学法。)  
       说明:板书需要把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最简要、最直观、最形象地反映出来,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内容一目了然。本课的板书设计,文眼\'惊诧\'居中,上下左右分别是文章的关键词句。最后用弧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不仅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同时也在学法上给学生以启示: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文章。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四年级下《绿》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绿》ppt课件1
部编版四年级下《绿》预习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绿》同步练习2
部编版四年级下《绿》同步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下《绿》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下《绿》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绿》教案3
部编版四年级下《绿》教学设计2
部编版四年级下《绿》教案1
《绿》ppt课件(24页)
艾青《绿》ppt课件1
《绿》ppt课件(21页)
《绿》ppt课件(10页)
《绿》教案15
《泰山日出》《绿》《云海》阅读练习及答案
《绿》课堂检测
诵读赏析《绿》《古诗二首》教案1
诵读赏析:《绿》《古诗二首》ppt课件1
《绿》教案13
《绿》练习题
《绿》教学设计13
诵读赏析:《绿》《古诗二首》教案1
《绿》导学案2
比较感悟《绿》《望庐山瀑布水》《站立起来的水》练习题
《绿》说课稿2
《绿》ppt课件(12页)
《绿》导学案
《绿》ppt课件(11页)
《绿》ppt课件(13页)
《绿》表格式教案1
《绿》ppt课件(4页)
刘白羽《绿》阅读练习及答案
《绿》ppt课件14
《绿》ppt课件(31页)
《绿》教案12
《绿》ppt课件(26页)
《绿》教案11
《绿》ppt课件11
《绿》mp3配乐女声朗诵
朱自清生平asx视频素材
《绿》ppt课件10
关于绿的作文(3篇)
《绿》教学案
《绿》读后感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