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下(初三下) >>课文练习 >>
《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29


我用残损的手掌
 
走向语林高手
一、佳篇回放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予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这首诗用了哪几种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中“广大的土地”,指的是地图上的“广大的土地”,而不是大自然的“广大的土地”,这种理解对不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中“这一角”“那一角”分别指哪个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想像、联想、暗示、对比、烘托等。  2.对。  3.“这一角”是指已经沦陷的香港;“那一角”是指国民党统治区。  4.后半部分感情激越,蕴含着深沉的挚爱,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由衷的向往与热烈的礼赞。
二、类文品评
七子之歌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本诗中,诗人将祖国和澳门分别比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以第一人称“我”作为抒情主体,以第二人称“你”作为抒情客体,其效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诗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的最后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母亲和孩子。  2.抒情效果真切、诚挚、强烈。  3.表达了澳门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祖国母亲的无限忠诚。  4.表达了澳门人民渴盼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迫切心情。
走向智慧创新
一、牛刀初试
1.按原文填空。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这一角________,/那一角________;/我触到________________;/这长白山的雪峰________________,/这黄河的水________________;/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________________;/岭南的荔枝花________________,/尽那边,________________……/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______________
__,手掌________________,/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那上面,________________轻抚,/像________________,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________,/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________,________,/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2.依照下面的比喻句的句式,分别以“悲伤”和“快乐”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反问连用的句子。
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欢乐、忧愁、深思,这就是诗啊!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运用对偶和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
B.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柔、甜美。)
C.身居斗室,即知天下大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谁说多看电视有害无益?(运用对比和设问,说明了多看电视的好处。)
D.标题为文章之冠。读书作文不可不正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形象”。(运用比喻,说明了文章标题的重要。)
5.写出字面上带“马”字的成语五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过关斩将
(一)
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有个女孩在桥上,要跳河……”
    “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他要挂机了。
    “女孩手里拿着本书,你的诗集《命运的手扼住了我》……”
    诗人扔下电活,摸了本书冲出家门截了辆的士。
    诗人知道现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提跳桥,这座城市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哪儿。为了方便主跨航标灯的维修,桥梁设计者在主墩所在的位置伸出了一个小飘台,大桥通车10年来已有20多人从这里跳进了湍急的汉江,无一生还。
    当诗人赶到桥头时,大桥已被观众堵死。10多个电视摄像镜头焦渴地守望着,更多的人则举着相机。去年全市摄影大赛的一等奖就是一个青年从这儿跳入江中的镜头。
    当警察领着诗人挤进飘台时,女孩越过栏杆坐在飘台外沿上,两脚悬空,双手紧攥着那本该死的诗集,胳膊上指甲抠出的伤口蜿蜒出数条殷红的血道。
    诗人两袖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地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
    女孩惊惶地抬起头:“别过来!别过来!”那是个纤瘦的女孩,面色苍白,眼神迷离。
    诗人的眼里弥漫着深深的忧郁,说:“我是这本诗集的作者,你可以看书上的照片……你跳不跳我不管,但不能带着我的诗集跳下去,不然,你会把我的灵魂带走的。那本诗集我已经没有了,全烧了。你能帮我,但我不想求你。在我的口袋里还有一本诗集,是刚出的,我想用这本诗集和你交换。”诗人的声音像梦一样遥远、灰暗、冷峻、低缓。
    诗人往女孩身边挪了挪,左臂缓缓地从裤兜里抽出,轻轻地抖抖袖子,一本新书露出大半截。女孩望着书的封面,上面是一只非常有力的手,书名叫《      。诗人说:“我只是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但不一样,你现在就可以读一首,要不了多长时间,读了再跳也不迟。”
    女孩从栏杆间伸手接住书。刹那间,女孩愣住了,她看见诗人持书的左臂光秃秃的,没有手掌,臂端辟开一条口子,书就夹在口子里。女孩惊异的眼神移向诗人仍插在裤兜里的右臂。
    诗人一动不动地望着女孩。女孩使劲地欠起身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袖筒,然后一把抓住,从裤兜里抽了出来。整个袖筒都是空的,诗人没有右臂。
    诗人说:“写第一本诗集的时候,事故还没发生,我四肢齐全,可我曾三次站在你现在的位置……后来,左手、右臂都没了,我写出了第二本诗集,再也没往这儿来了……现在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女孩紧紧地抓住了诗人空空的衣袖,缓缓站起身。
    诗人说:“我们离开这儿,人太多了!”
    女孩在诗人的牵引下跨过栏杆,离开了飘台。
    诗人说:“有首诗,你肯定读过,可是我背不全了,你能帮我一起背吗?”
    几天后,人们发现飘台上赫然刻着一首诗,题目是《你抓住我的手了吗》,诗文却是普希金的那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高潮”部分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味、揣摩下面句中加粗词语传达出来的丰富的心理活动。
(1)“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两袖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地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想想,画线句子中诗人第二本诗集的名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的结尾巧妙地引用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试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开头,用自己的话为这篇文章设计一个议论性的结尾。
答: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女孩始终不能忘记她所经历过的汉江桥上的那一幕。多年之后的一天,她铺开纸,拿起笔,给诗人写了一封信。假如你是文中的女孩,请你发挥想像,把这封信写在下面。(100字左右)
要求:(1)格式正确;(2)想像合理;(3)感情真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欣赏下面歌词,按要求答题。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有我可爱的故乡
桃花倒映在明静的水面
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
啊,故乡
生我养我的地方
无论我在哪里放哨站岗
总是把你深情地向往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有我迷人的故乡
桃园荡漾着孩子们的笑声
桃花映红了姑娘的脸庞
啊,故乡
终生难忘的地方
为了你的景色更加美好
我愿驻守在风雪的边疆
请选择诗歌欣赏的某一两个角度(内容、主题、创作手法及风格等方面),写一篇《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赏析文章,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
牛刀初试
1.已变成灰烬  只是血和泥  荇藻和水的微凉  冷到彻骨  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只有蓬蒿寂寞地憔悴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沾了血和灰  沾了阴暗  温暖  明朗  坚固而蓬勃生春  我用残损的手掌  恋人的柔发  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将驱逐阴暗  带来苏生
2.悲伤是一场下在你心头的雨  快乐正是那雨后的彩虹
3.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能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难道不是诗吗?
4.C
5.一马当先、马到成功、人困马乏、万马齐喑、车水马龙、龙马精神、马不停蹄、万马奔腾、千军万马、犬马之劳、厉兵秣马、汗马功劳、老马识途、快马加鞭、走马看花、兵荒马乱、单兵独马、单枪匹马、盲人瞎马、马马虎虎、白马王子、招兵买马、马踏飞燕、非驴非马、指鹿为马、骑马找马、蛛丝马迹、害群之马、悬崖勒马、塞翁失马、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牛头不对马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驴唇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等。
过关斩将
(一)1.女孩发现了诗人手臂的残疾。
2.(1)表现出诗人对女孩轻生的漠不关心。
(2)故作鄙视、漠然的神态,缓解女孩紧张的心理,内心却充满了对女孩的关切。
3.《我的手扼住了命运》
4.诗人。因为作品主要通过诗人感人的言行,集中地体现了面对人生种种的不幸,他用自己无臂的手  (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扼住命运的咽喉,战胜挫折的主题。
5.略(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主题、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语言通顺即可)
6.略(格式正确、想像合理、感情真挚即可)
(二)参考答案:
示例1:歌词美在对环境的描写,桃树环抱的村庄,明净的水面映着盛开的桃花,在如此美丽的地方,又传来孩子们的欢笑,显现姑娘们喜悦的脸庞,这一切巧妙地组合成一幅美丽的人文风景画卷,激发了人们对美好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示例2:歌词美在对边防战士的刻画,为了美丽的故乡,为了故乡的明天更加美好,愿意驻守在最艰苦的地方,这种“苦了我一人,幸福千万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示例3:美在运用映衬的手法,更鲜明有力地突出了主题,一面是如画的故乡:盛开的桃花,明净的水面,孩子们的欢笑……一幅祥和宁静的生活画面;而另一面则是风雪交加的边卡,两相对照,更映衬出战士们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
示例4:歌词语言清新,质朴,有诗的韵味,全歌词押“ɑnɡ”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有一种音韵美。一个“愿”字表现力极强,它道出了我们边防战士真挚的情感和心声。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18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19页)3
《我用残损的手掌》图片素材(6张)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32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30页)2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10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13页)
《鼓掌》wmv视频素材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3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29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19页)2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26页)
九年级下第一单元234三课连着上诗歌意象ppt课件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堂学习设计(学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flash课件1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30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mp3配乐朗诵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17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2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9
《我用残损的手掌》读后感
《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设计(4篇)
《我用残损的手掌》flash视频朗读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19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23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40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11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高效导学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案练习及答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案练习及答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14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8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7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后题及答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仿写
《我用残损的手掌》mp3配乐朗读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10
《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阅读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反思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堂实录2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堂实录
《我用残损的手掌》备课资料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