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项羽本纪》教学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4-0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让学生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步骤与方法: 
1.利用课件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和句读,听出语气的变化;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文章的感情与气势;教师板书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  
3.重点朗读第三、四两段,要求熟读成诵; 
4.检查朗读第三、四两段,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 
5.布置作业:找出本文的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以及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 
步骤与方法: 
1.检查字词,利用课件解决文章中的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以及成语; 
2.结合课件,引导学生弄清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刘邦、项羽,张良、范增,樊哙、项伯; 
4.引导学生讨论、体会、学习作者的人物塑造手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运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刻划; 
5.布置作业:进一步朗读、熟悉、理解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写作目标是材料取舍详略的重要依据;了解项羽的生平,并初步了解人物评论的写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置疑能力)、认识能力(尤其是认识的深刻性)、辨证思维和探索性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点:材料取舍详略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写作目标。 
教学难点:选材的过程,也就是客观材料主体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显示十二幅图画,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教师总结,导入新课,从而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课文名为《项羽本纪》,实际上,只是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后来已经成为专有名词的“鸿门宴”的故事。《史记》中,“鸿门宴”的故事出现了四次,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另外三处作者的描绘。 
讲授新课: 
1.课件显示、朗读“阅读材料一”,学生结合有关注释自学,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相互讨论自己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教师点拨解决。 
2.结合课件,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 为什么《项羽本纪》中的描绘最为具体,也最具艺术魅力?     
2、鸿门宴是刘邦性命攸关的重要关口,为什么在《高祖本纪》中只有短短的二百来字?    
3、《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都提到了曹五伤,而《留侯世家》和《樊郦滕灌列传》只字未提?      
4、樊哙是鸿门宴的一个重要人物,为什么在《留侯世家》中没有涉及? 
2、 师生共同研讨,解答问题,并利用课件,总结出下图;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司马迁对“鸿门宴”故事的不同处理,给我们的写作选材以怎样的启发?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 
  
4、教师结合课件讲解、总结:选材的过程,也就是客观材料主体化的过程,由观察而表象而感受,再由感受沉淀情感记忆而熔铸成写作素材;材料取舍详略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写作目标。然后,自然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5、利用显示课件显示、朗读“阅读材料二”,学生结合有关注释自学,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相互讨论自己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教师点拨解决。 

6、利用课件显示、朗读“阅读材料三”,引导、点拨学生体会司马迁、杜牧、李清照、毛泽东对项羽的不同评价。 
7、师生研讨后教师总结:要写出优美的文章,要在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就必须提高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热爱生活、贴近生活。 
8、布置作业:写一篇以项羽为对象的人物评论;结合课件,讲解人物评论写作的切入角度与基本要求。 
 切入角度: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评论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阐述人物的典型意义。 
基本要求:叙议结合,评析结合。 

阅读材料一 
鸿门宴的另外三种写法 
《高祖本纪》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留侯世家》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将奈何?”良曰:“沛公诚欲倍项王邪?”沛公曰:“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为之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为婚姻。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 
《樊郦滕灌列传》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欲谋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营。营卫止之,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一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从间道山下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项羽亦因遂己,无诛沛公之心矣。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阅读材料二:《项羽本纪》中项羽的其它故事 
故事一:求学项梁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季父)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故事二:观帝出游 
秦始皇帝游会稽,度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故事三:巨鹿鏖战 
项羽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不利,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当是时,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从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故事四:垓下悲歌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故事五:东城慨叹 

于是项王乃上马,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溃围而出,弛走。汉军觉,令五千人追之。项王渡滩,百余人耳。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夫,田夫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军追及。项王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故事六:乌江自刎 
于是项王乃欲渡乌江。乌江亭长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焉!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想望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阅读材料三:前人对项羽的不同评价 
司马迁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羽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自矜攻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欲以力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矣”,岂不谬哉!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从司马迁来说,壮游时期,年轻人的浪漫情怀。而项羽斗力不斗智的狂飙突进的少年精神与司马迁产生强烈共鸣。因而倾注了自己的满腔豪情与无限仰慕。从项羽来说,就性质而言,是命运的转折点。而且,通过众多人物的刻画,揭示了项羽必然灭亡的深刻原因。 
 《高祖本纪》重在写刘邦的君王气度和成功业绩,而鸿门宴却是其一生当中特别窘迫和狼狈的一幕。如果再浓墨重彩,主题就会受到影响。 


《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重在叙述鸿门宴的过程,而曹无伤的告密和被诛是事件的起因与结局,所以必须写出。《留侯世家》和《樊郦滕灌列传》重在叙述两人的谋略与贡献,曹无伤便成了可有可无的人物。                        
张良在鸿门宴上的主要贡献是在宴前的“要项伯”,突出其谋略。在宴席中虽然他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是举足轻重,所以一笔带过,自然也就无须提到樊哙了。 
对写作的启发 
    同样的素材,可以有不同的处理。选材,决不意味着从生活里或资料里原原本本地“移植”一个现成的材料。选材的心理整合,也就是客观材料主体化的过程。由观察而表象而感受,再由感受沉淀情感记忆而熔铸成写作素材。这是由生活材料形成写作素材的一条内化的规律。取舍详略的依据之一是作者的写作目标。 


领会作者对项羽的感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项羽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项羽本纪》练习题
《项羽本纪》《飞将李广》阅读练习及答案
《项羽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项羽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项羽本纪》ppt课件(55页)
《项羽本纪》归纳与积累
《项羽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项羽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项羽本纪》教学实录
《项羽本纪》教案5
关于项羽的作文:壮哉,霸王,伟哉,项羽
关于项羽的作文:残阳如血,霸王如钢
关于项羽的作文:雪中英雄
描写项羽的作文:绝世雄才
项羽之死探究
有关项羽作文:泪染伊颜,江山如血
《项羽本纪》教学参考: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项羽本纪》ppt课件10
关于项羽的作文:千古一将•西楚霸王
关于项羽的作文:霸一世
《史记》《汉书》项羽传比较研究
作文:我心中的项羽
田父为何欺骗项羽
《项羽本纪》ppt课件9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4
《项羽本纪》导学案
《项羽本纪》ppt课件8
传记选读《项羽本纪》《苏武传》《马钧传》练习题
《项羽本纪》ppt课件7
《项羽本纪》ppt课件6
《项羽本纪》练习题ppt课件5
《项羽本纪》ppt课件4
《项羽本纪》ppt课件3
《项羽本纪》ppt课件2
《项羽本纪》翻译
《项羽本纪》ppt课件1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2
《项羽本纪》教案及练习
《项羽本纪赞》原文和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