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试卷我做主 ——使用程序性知识将教学文本与高考结合的一点尝试 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 夏丽萍 联系电话:13579196663 0906-6524363 邮编:836600
终身学习现在已经被视作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学会学习成了21世纪教育的核心。但有高考这根指挥棒,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都会将教学与高考密切联系。如何在教学中既满足学生考试的需求,又教会学生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呢?在高三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我采用了让学生结合考点要求,以课文作为考试篇目进行命题,并自己编写答案的方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训练,促进学生对课文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下是截选我教授《李杜诗五首》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完诗歌鉴赏的专题,大家平时最怕做的练习和失分最厉害的题目就诗歌鉴赏题目,其实如果你懂得了如何入手鉴赏,考试中所选的都是浅显易懂的小诗,这应该成为我们得分的亮点,今天我们根据初步学习鉴赏过的<<李杜诗五首>>的诗歌,我想让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当一次高考命题人,来一次“我的试卷我做主”的命题比赛,根据这几首诗就“赏析诗歌中的关键字词”方面出几道题,并且给出答案。我根据你们的命题及答题情况算一次平时成绩,并评比最佳命题奖,下面同学们前后桌一组开始读诗出题吧。(学生有些出乎意料,有点兴奋,分小组开始读诗大约5分钟后一生举手) 生:老师我们想在命题前查点关于这些诗歌的资料可以吗?想更深层次解一下这些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的处境心境等情况。 (师下发提前准备的关于各首诗的写作背景资料大约8分钟后) 师:大家在了解了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后,要命题前必须先弄明白诗歌中什么样的字词,才能称为关键字词? 生:我认为最能够突出表现诗歌的主旨的字词,又可称为“诗眼”。(教师板书:关键字词(诗眼):表现主旨) 师:所谓诗眼就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词。抓住了诗眼分析,我们就能看清这首诗的情感世界。如何判断诗眼之所在呢? 生:找出诗句中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用得特别好,描摹出了江南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还有能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的字词,比如“牵衣顿足拦道哭”“牵”“顿”“拦”这三个字用得都好,体现了送行者的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情感,作者的对战争的态度也可观之。(板书:表现特征、表现情感) 师:说得很好,大家看看他的选择可以作为诗歌中关键的字词在诗句中的位置和词性上一般来说有什么特点? 生(翻开书找,过了一会回答):一般说来,诗眼都是在全诗的后两句,因为诗人通常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最后两句往往才是诗歌的主旨所在。另外,诗眼以表现力强的动词和形容词居多。(板书 位置:后两句,动词、形容词居多) 师:高考对“赏析诗歌中的关键字”命题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 生:老师我能回答我认为考试经常考到的赏析诗歌中关键字的题一般爱这样问“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者这样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我们组就出了一题:<<旅夜抒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你认为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 师:回答得不错!在选择这类题目命题时大家还要注意一般都是选择整首诗中最能表现诗歌的主旨的写得最传神最精彩的或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字句,即:我们刚才讲过的诗眼。这些词语大家在赏析或命题时要考虑是否可以用我们以前讲过的替换法,试试能不能替换,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能否用“过”“到”等词替换,学会结合整首诗歌进行分析。大家现在开始结合我们刚才讲过的切入点及平时练习考试中的命题方式思考。最好能举出你命题的依据,尤其是给出答案时要思考周密,注意从哪些角度答题。 生:老师我想补充一点,你刚才讲到了“字句”,其实鉴赏诗歌中的重要语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命题角度,它还可以结合诗歌的思想和意境命题,命题方式一般是“这句诗句有何特殊含义或深沉含义”或者变为“这句诗歌最有表现力,试简要分析”。我们组根据这一点命了一道:“<<春夜洛城闻笛>>中散入东风满洛城”一句是最具表现力的,请简要分析这句诗所营造的意境。 师(点头肯定):你们根据这一个特点命题也不错,我们今天只重点训练一个点,下节课我们再重点训练重要句子的赏析,不过这两个命题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如果现在让你将你的这道命题改变为“赏析关键字”你怎么改? 生(想了片刻):我想这一句中“散”和“满”字用得特别好,改成:“<<春夜洛城闻笛>>中散入东风满洛城”一句是最具表现力的,其中“散”和“满”字有人说用得最好,请结合诗歌的意境分析好在哪里。 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就我们刚才的命题讨论一下如何做答,最好能从中总结规律,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答题思路和步骤。 接下来各小组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命题。然后是交换做练习,寻求最佳答案。然后总结了这类习题在做题时的解题思路,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了符合高考要求的赏字题答题步骤:鉴赏者观点_说出技巧_所写内容_作者意图_表达效果。并设计了一个比较符合答题要求的模板:“……”词用得好(论点),“……”将……写成……(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表达了作者……让读者…… 在这两个课时的大课中,我在课前设计了命题的程序,想达到让学生在命题的过程中掌握诗歌赏字题命题的特点并加深对所学诗歌的理解的目的。在学生面临学习任务之前,,我首先设法激活和维持学生良好的注意、情绪与动机状态。让学生当一次高考命题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来将学生愿意学习的心理觉醒状态激活,让学生“愿意学”并有兴趣学。 其次我帮助学生制定目标后引导学生分析诗歌赏析关键字提出与命题有关的第一个问题:诗歌中什么样的字词,才能称为关键字词?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入如何赏析关键字,帮助学生制订命题计划。帮助学生分析提出有关学什么、何时学、在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等问题,学生在完成分析命题需要的步骤之后,即确定了命题的步骤,把学习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几个部分,并学会了怎样解答,列出可能需要的并行之有效的解答问题的步骤及模板。 第三、在具体的学习命题活动展开期间,引导学生自觉地监控学习的过程、维持或修正学习的行为。学生提出了赏析句子的问题,老师给予了肯定但及时指导学生将命题范围缩小调整到本节课训练的重点上,让学生监控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根据确定的学习计划,检查、评估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符程度的过程。当然,在此过程中,要让他们必须监控性地检查自己所有的学习行为(命题行为),并不断地把有关的学习变量(具体题目的变化)与所实施的学习计划(学会通过关键字鉴赏诗歌)、学习方法(以高考命题的方式)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和检查,以估计来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所能够达到学习效果的程度。 第四、在命题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性地评价学习的效果,这种对学习活动的总结性地评价,主要是针对学习方法的选用。如果学习的效果好,说明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互适合的水平高;如果学习效果差,则说明两者不太适应。实事证明通过查阅资料,命题学生不但了解了这几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具体内容,艺术表达技巧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还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这样的阅读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在质疑的过程中容易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命题的过程中不觉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 多年来高三语文教师在复习阅读文本总不知道如何和高考结合起来,很多学生根本就不看书,因为高考的选文都是课外的。教师知道文本重要却不知道如何复习。我想根据不同的文本结合高考考试大纲和说明,我们可以编制不同的程序,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意识训练学生学会利用文本学习,并知道如何学习,以不变应万变。对忙于应对高考的高三的学生,这也是一个高中语文阅读与考试的结合点吧。通过这次训练学生对诗歌中关键字的赏析题的解答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认为关键的一点是通过这样程序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让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调节和控制学习的行为,特别是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技能,尽可能地成为一个学习的成功者!
作者EMAIL:nini1976@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