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综合教案 >>
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单元目标课学习导航
作者:一行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5-21


作者:一行
作者EMAIL:bazhong-qiwei@163.com
 
第五单元单元目标课
单元学习导航(课前阅读):认真阅读,深刻领会,学会运用。
、如何阅读说明文
    首先要把握说明的对象,也说是要明确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同时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其次要理清说明的顺序和层次。阅读时,要紧紧围绕事物的特点,分层概括,就能比较容易搞清楚说明的层次。如果说明的对象是建筑物,就是要抓方位词,注意观察点的位移。
    第三要学会分清说明的方法。
    第四要准确理解关键词语的词意。只有准确把握关键词语的词意,才能对所说明的事物、事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考查要点
    1.明确一篇说明文的对象,弄清说明的中心。(即所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所阐述的事理。)
    2.明确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1现象—本质2主要—次要3概括—具体4原因—结果5从特点—用途
    3.理解和分析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喻等。
    4.体会说明性语言准确、简明等特点,了解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不同特点。
    5.把握说明文的结构,主要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明、平实、生动、严密。
三、说明的中心
    说明的中心,即是文章所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要把握住说明的中心有多种方法:
    1、注意辨析文题,因为有的文题本身就指出了说明对象,甚至是它的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2、把握中心句,有的文章或语段有点明中心的语句,应抓住它来观察文章
    3、通过分析综合来把握,首先明确对象,其次要分清主次,最后作同类归纳。
四、常见的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或者从前到后,或者从上而上,或者由外到内,或者从点到面,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位置和方向。例如《中国石拱桥》。
    2时间顺序,因为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
    3逻辑顺序,先主要后次要,先现象后本质,由总到分,或者把说明内容分为几个方面,一个一个地并列展开。例如《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等。
    总之,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发展变化,以时间为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
五、常见的说明方法:
    1.分类别:说明事物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例如《向沙漠进军》把风沙进攻的方式分为两类:“游击战”“阵地战”,然后分别加以说明。又如《中国石拱桥》把赵州桥的特点分为四点,一点一点分别说明。
     2.下定义: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对象一个说法,使读者对被说明的对象有明确的概念。例如:统筹方法是什么呢?先给它一个说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3.举例子: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能够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4.作比较:选择有外部或内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在说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时,就进行了比较。
    5.列数字: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就运用了说明大会堂的宽度、深度、中部的高度、体积等。
    6.打比方:适当运用比喻,能够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如说明石拱桥形式美,就用了“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比喻不但贴切而且很美,既说明了桥洞的特征,又能吸引读者。
    7.作诠释:就是对事物的一般性的理解说明。与下定义相比,作诠释比较详尽具体,下定义比较简洁。因此有人则说,作诠释是部分定义,即对定义的某个义项加以解释说明。
六、知识总结:
    1.说明文的分类及语言特点:
      科学性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明,扼要,科学性和严谨性。
      文艺性(科学小品)说明文
       语言特点:活泼、通俗、运用拟人等形象化手法(具有科学性、文艺性)
    2.说明文的结构:
(1)文章结构(1总分2分总3递进式4连贯式(事物发展程序顺序))
(2)逻辑顺序(1现象—本质2主要—次要3概括—具体4原因—结果5从特点到用途)
(3)段或句子在文中作用:
总起全文;总结全文;过渡(承上启下);提示中心;呼应
    3.说明文的词、句含义或词,句,段顺序交换位置:
   1)结合本身词、句、段意思或内容。
   2)联系上句(上段)内容来作答。
   3)联系上句(下段)内容来作答。
     事理说明文指的是一些非文艺性和科普说明文,它以介绍科学技术为内容,在语言表达上只对事物作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说明,对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时语言简明平实。这类说明文的特点是科学性和知识性都很强。如《向沙漠进军》
科学小品也称文艺性说明,它在语言上比较活泼,常借助于某些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点作些描绘,使读者轻松愉快地获得科学理解,这类说明文的特点是既有科学性,又有文艺性。
自学目标: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会读会写。
    2、画出优美语句、精彩段落,写在阅读笔记本上。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单元要点感知
    本单元四篇课文说明的事物不同,方法各异,学习中要有所侧重,不必面面俱到。《苏州园林》可着重学习文章的总分结构和准确的语言; 《桥梁远景图》重点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并展开想象;《洲际导弹自述》重点学习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性语言的特点;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你可放手自学。
自学导引
    1、各小组先默读17、18课。
要求:默读时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及优美语句、精彩段落。
    2、小组内交流学习阅读成果,组长具体组织。组长注意:先交流确定重点字词、同组内书写记忆(看谁记得准、记快)。(全班还要统一检测、看哪个组记得牢)
    3、检测题:综合能力训练P87:1—2  P91:1—4
    4、朗读课文17、18,感知说明文特点。根据学前指导完成这一任务,小组长根据情况可再带领大家学习一遍说明文文体知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165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课文知识点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合集
语文版七年级(下)综合性学习教案合集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至第七单元教案合集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合集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合集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导入课堂实录
语文版七年级下各课练习合集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个性化作文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写作训练
语文版七年级(下)现代文知识要点
语文版七年级下古文复习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及教案合集
《与初一学生谈点题》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课文全解
《阅读世界名著提高文学素养》教案1
语文版七年级下散文鉴赏指导专题ppt课件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背诵默写试题
话题作文“感悟美丽”指导ppt课件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常识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七年级下复习说明文ppt课件
语文版七年级下作文教学策略ppt课件
写作:好好利用我们的想象力ppt课件
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教案合集(二)
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作文教案(合集)
2006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全册完美教案合集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所有课文教案)
2006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大全(第1-7单元)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