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综合教学指导 >>
中学语文和谐教学中的精彩
作者:五作物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9-02


中学语文和谐教学中的精彩
杭州萧山党山中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大胆地尝试与探索。下面以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为例,列举其中的几个教学片段,希望能抛砖引玉。
课堂镜头回放(一) 
师:请一位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生纷纷举手) 
师:我找一位没有举手的。(指一位同学)就是你吧。你为什么没有举手?
生: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
师:没关系。没有谁不练习就把普通话说好的。练习练习吧。(生朗读课文,下面有学生在掩口窃笑)
师:读得不错嘛,虽然不能说很准确,但是很流畅,要努力、大胆些, 敢于表现,才有成功。(生欲回去)
师:先不要急着坐下,给大家解释一下课题好吗。
生:和……朱元思写信。
师:“与”确实有“和”的意思,在我们所学的文言古诗词中,“与”字共有哪几种解释? 
师:但在这里给怎么解释更好一些呢? 
生:给、介词跟、和(连词),这里应解释为 “给”; 
师: “书”解释得很好,在这里是名词,“信”的意思。
生:给朱元思的信。
师:非常棒!课堂上只有珍惜机会,你才会有上乘的表现。 
瞬间感悟:希望之花会在批评指责中枯萎,也会在表扬激励中怒放。后进生也渴望进步,希望得到表扬,他们也希望沐浴老师鼓励的春风,希望得到老师慈母般的关爱,希望和同学们一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由于他们缺乏自信,总觉得低人一等,矮人三分,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揣一颗平等之心,一颗平常之心,一颗仁爱之心,一颗赤诚之心去融化后进生心底的坚冰,去唤醒他们麻木的知觉,去启开他们心智的大门。这些学生才能融入学生的群体,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师生只有一碗水端平,才能走进后进生的心灵深处。和谐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把阳光洒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着和煦的春晖,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表现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课堂镜头回放(二) 
老师现在有个弄不明白的问题,想在这儿请教一下我们同学: 
大家好好品一下第三自然段,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作者究竟是在写人还是写山? 
生:写游人的体验感受 。
生:是写山水之美。 
师: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作者明明是在写游山玩水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你怎么说是作者是在写山写水呢 ?
生:作者在这里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表现山水之美 。
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反衬。因为山美水美,所以让游人,即使是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执掌大权的人都忘情山水,留恋忘返,更可见山水之美。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太精彩了,让我茅塞顿开。
瞬间感悟:在课堂上我以这种请教的方式发问,学生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他们纷纷查资料,与同学共同讨论,寻求问题的答案,他们争先恐后亮出自己的答案。我发现他们并没有因为老师的无知而对老师有些许的不满,相反他们把老师当成了他们合作的伙伴。 
反思:教师无知并不可怕,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反而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的老师的坦诚,老师的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让学生更真切地懂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时老师在一些问题上故装不懂,反而更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激情,培养起他们不畏老师,不畏书本,不畏权威的精神。 
课堂镜头回放(三) 
生:我也有一个问题在这想请教一下同学和老师:作者的这两句话应该说是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写完这两句,作者应该结尾了,可是后面为什么还要接着写景?接着写下去,我觉得有点画蛇添足(学生中有笑声)。 
师:大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我觉得有道理。
师:你说说。
生:文章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就是文末点题了,而再写下去,好像又是一个开头,那样结尾不如就“窥谷忘反”那里结束好。
师:大家都是文章赏析专家。我跟大家的感觉也是一样的。实际上,也有不少文人,读了这篇文章后,觉得最后两句删掉才好。理由跟你们的差不多。
大家再仔细品读一下全文,带着感觉去读,考虑考虑作者留下这两句的原因是什么?
想想,作者乘着船,在刚刚发出那番感慨后,船继续前进,江面上又出现了一种景观:两岸高大繁茂的树木,把整个江面遮蔽了,好像一个大帐篷,船就在这帐篷下慢慢前进、慢慢游弋,一会又到了江面稍宽的地段,“横柯”变成了“疏条”。
生:哦,船一直是在前进的。
师:用陆游的话来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可以由此再进一步想像 ,再接下去,还有什么美妙的景致?让人愈想愈觉得有吸引力,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 
生:绕有余味。 
师:很好,这位同学一步到位,归纳得非常准确。 
瞬间感悟:由满堂灌到满堂问,这似乎也算是语文教学历史上的进步,但习惯于在课堂上老师问学生答,长此以来学生成了老师的应声虫,无形中我们也在扼杀着学生的灵性,摧残着学生的个性与生命。我深深觉得:我们应该把提问的权利放给学生,从而真切地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让学生感受平等对话的自由,同时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自主地走进了教材。
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在这里,教师把提问的权利放给了学生,从而启开了学生的心智大门。老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愿问——善问——会问”,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授人以渔,教学生点金妙术。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立足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立足于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发现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应设法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让语文课教学呈现新的生机。老师搭台,学生“唱戏”,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形成整体,让三者交流、碰撞、沟通。学生可以挑战文本权威,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阅读教学课堂成了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舞台,也成了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多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做语文学科认知结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指导者,做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组织者,做学生释疑解难的点拨者,做创设情景唤醒学生情感的激发者。我们老师所追求的不仅是一种灵活多变交流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这种民主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以放飞,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催生语文课堂的生命与个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摇曳多姿,精彩纷呈。

作者EMAIL:wuzuowu888@tom.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农村初中生读写融合的教学策略初探
自读课文教法探索——从旁批入手
名著阅读不容易,读写画练来助力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反思
“农村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
魏书生的三种教学方法
利用语文课本培养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编写导学案的问题与思考
衡水中学教学要求和上课要求
为啥元稹李绅叫元九李二十二
教师五心是指什么
上好公开课的技巧
给初一新生的第一堂语文课---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2
世界级知名教师的有关教学的建议
浅议如何打造“以学为主“的语文高效课堂
不要拿天赋来吓唬孩子
优秀教师必知的课堂教学经验
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心中有学生,线上有精彩
教学指导:一节好课的五个基点
结对帮扶: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复习课
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
2019年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清单
预习课文:预习什么——预习的内容
如何提问教学建议
如何考试教学建议
如何上课教学建议
如何备课教学建议
教师要唤醒读书意识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中学语文教育方法探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
有一种品质叫坚持
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
资优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群体研究
学会用心,细节决定成败
寻找那奇妙的“切口”
游戏是道“甜点”
收获在弘扬民族精神月
暑假研修日志
课内预习内容(模板)
追求课堂教学之美——“走进课堂”系列活动有感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师生价值取向引领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重点高中课堂教学文化重构研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