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死水》教案7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9-05


《死水》
教学目的:鉴赏本诗借物描写抒情曲折达意的协作特点。 
教学重点:以美为丑以美写丑的技巧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七子之歌》你们会唱吗?(齐唱)作者是谁? 
二.闻一多简介:现代诗人,著名学者、民主战士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我们要写闻一多颂!”(毛泽东) 
三.填空:“——————,户枢不蠹。”的上联——流水不腐。 
   流动的水不会腐败变质。因为它有生机和活力,水中会有水草生长,游鱼小虾生存。相反,不流动的水就会因为缺乏生机和活力而变成一潭死水,时间一长,还会腐败变臭。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但现在你从死水边路过时有什么反映或感觉? 

    ——避之惟恐不及。 
    但咱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诗却就是以“死水”为题的。作者为何要写死水?他笔下的死水有什么特点呢?请先一起诵读《死水》。 
四. 鉴赏本诗 
1.他笔下的死水有什么特点呢?——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2.死水里有什么?破铜烂铁, 剩菜残羹,油腻霉菌,白沫花蚊青蛙 
3.作者对这一潭死水的评价是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4.“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但远远看上去效果怎么样? 
  铜  ——绿成翡翠, 
  铁  ——绣出桃花。 
  油腻——织出罗绮, 
  霉菌——蒸出云霞。 
  死水——酵成绿酒, 
  白沫——如同珍珠 
5.看到这么“美”的一潭死水,你有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 
   ——感到恶心,令人发呕,想到了绿头苍蝇,散发着难闻臭气的鲜花。“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表面繁华美好,实际腐朽肮脏不堪。 
6. 怎样理解死水和死水中的现象?怎么理解本文的写法? 
   ——本诗写于1926年4月。作者22年赴美留学,26年怀着对祖国的强烈思念回国,但看到的是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度失望,在《发现》一诗中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打击了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流露的思想感情的深层根基。 

附: 《发 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作者以新颖恰切的比喻破题,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比做一沟绝望的死水”,他滞塞、污秽,毫无生气,肮脏不堪。作者还故意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好的形象,来反衬铜绿、铁锈、油腻、白沫等丑恶的事物,目的是为了揭露旧中国表面的繁荣下腐朽肮脏的本质。那些红灯绿酒、珍珠罗绮所构成的斑驳陆离的世界,掩饰不住腐朽统治者的腥臭烂污。拆穿了看,偌大的一个国家只不过是“花蚊”逞凶的世界,霉菌繁殖的场所,几只“青蛙”的鼓噪鸣叫也并不能为它增添半点生气。 

    诗人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和反讽的手法,实写虚拟,巧妙配合,创造出了深邃奇崛的意境。 

    “死水”再加“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批判精神。 

    本诗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恶的事物被描写得越美,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诗人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情感隐藏在华美的意象和艳丽的辞藻之后, 从而加强了否定现实的力度和深度。 

7. 既然“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为什么还要说“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 
五.反复诵读本诗。 
六.课外拓展:再自学作者的《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七. 附板书设计:
闻一多:现代诗人,著名学者、民主战士 
                 “我们要写闻一多颂!”(毛泽东) 
思想感情:“死水”再加“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批判精神。 
写法特色:(1)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2)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和反讽的手法,实写虚拟,巧妙配合,创造出了深邃奇崛的意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死水》ppt课件(30页)
闻一多《死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死水》教学反思(3篇)
《死水》教案8
中国现代诗歌三首《死水》《再别康桥》《雨巷》教案1
《死水》ppt课件7
《死水》ppt课件6
《死水》ppt课件5
《死水》课堂实录
闻一多《死水》赏析
《死水》教案6
《死水》教案5
《死水》教学设计4
关于“死水”的象征意义
《死水》说课稿
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赞美》《我爱这土地》ppt课件3
《死水》ppt课件4
“死水”活解
《死水》ppt课件3
《死水》ppt课件2
解读《死水》《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中国现代诗二首《死水》《黄鹂》教案1
《死水》wma音频课文朗读
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赞美》《我爱这土地》ppt课件2
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赞美》《再别康桥》ppt课件1
《死水》ppt课件1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死水》教案3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死水》教案2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死水》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