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勇气》同步练习(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9-11



勇气
【疑难解析】
1.速读课文,理清情节结构。
·开端:从“在大规模进攻开始的前一天”到“那是为应付这种紧急状况而学的”。
·发展:从“听到敲门声”到“把门闩了”。
·高潮:从“棚屋后边有一个小小的窗口”到“哦,当然啦。快!”
·结局:从“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到“她毫不犹豫地给了美国伞兵第二次机会”。
2.读完全文后,你能说说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
甲生:这是一个写法国女人救美国士兵的故事。
乙生:这是一个赞颂法国女人高贵品质的故事。
丙生:这是一个表现美国士兵机智勇敢的故事。
丁生:这是一个表现人类追求和平的故事。
3.课文写了哪两种勇气?这两种勇气各有哪些表现?你更赞赏哪一种勇气?说说你的理由。
思路:一种是美国伞兵的勇气。他孤身陷入险境而能临危不惧,积极求生,向法国妇女求救。在被捕后不绝望,勇敢逃生。在被围捕走投无路情况下,仍不放弃,机智地折回小屋再次向法国妇女求救,连德国士兵也想不到回来搜捕而成功脱险。他的勇敢与智慧令人钦佩。一种是法国妇女的勇气。战争是残酷的,生活在饱经德国侵略者铁蹄践踏下的法国人民对于德国士兵的凶残、暴力是再清楚不过的了。法国妇女不会不清楚藏匿盟军士兵可能给她的一家带来的严重后果,但她面对美国伞兵的求救毫不犹豫:“哦,当然啦。”这是基于对侵略者的痛恨,对凶残、暴戾的侵略者的蔑视,对正义力量的支持,对正义必胜的坚信。但她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丈夫被杀死,她成了寡妇,三个小孩子成了孤儿。但当她再次面对美国伞兵的求救时,仍然没有犹豫,还是那句质朴的话:“哦,当然啦。快!”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这是何等的无私啊!美国伞兵的勇气带有求生的本能,当然也不排除“为正义而生存”的因素,但法国妇女身上表现出来的,则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对正义力量无私的支持,同美国伞兵相比,更可贵,更值得崇敬。
4.试改用美国伞兵的口吻复述这个故事,然后比较一下叙事角度和表达效果有些什么变化。
用美国伞兵口吻,是第一人称,特点是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课文主要用第三人称,特点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有利于突出文章主旨。
 
【重点品析】
1.“她长得并不漂亮,虽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却善良而镇定。”她“不是笑容满面”说明了什么?
说明法国人民在德国人的殖民统治下过着痛苦的生活。
2.“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写出了“她”当时的什么心情?
写出了“她”失去丈夫以后悲伤、悲痛的心情。
3.“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挤”“奔”有什么表达效果?
“挤”写出了窗口很小。“奔”写出伞兵动作很快。
4.“哦,当然啦。”刻画出“她”的什么品质?
在生与死面前,为了救那个伞兵,“她”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这句话,表现了“她”为了和平,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
5.“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那么,“她”信仰的是什么呢?
对和平的信仰,为了捍卫它,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
 
【课外知识补充】
风声雨声读书声
顾宪成是明代东林党的首领。他少有才名,而且学习非常刻苦,经常秉烛夜读。
有一天晚上,他的读书声被路过此地的陈云浦听到。陈云浦驻足听了一会儿,萌生了考一考这位少年的念头。第二天,陈云浦约见顾宪成,并出了一个上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顾宪成不假思索,迅速对出下句: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这副对联之前,还有与这相似的一联: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霭色,色色皆空。
显然,陈云浦和顾宪成的那一副对联,是从这副对联演化而来。有趣的是,这副对联还在“演化”。在十年动乱时,有的人因混乱局面而产生消极情绪,把对联改成:
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
国事公事不问事,平安无事。
粉碎四人帮后,胡耀邦针对此联的消极情绪,在一次讲话中,把它改作:
风声雨声悲叹声,枉此一生;
险事难事天下事;争当勇士。
这样一改,对联又具有了积极的含义。
 
【同步达纲练习】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看拼音写汉字。
jū jǐn_______          shòu______带         qiè_______生生
zhuó______陆           shuān______门        qí________长
xī________微           呜yè_______
2.用线条将下列词语与正确的义项搭配起来。
(1)拘谨            ①全心全意。
(2)颀长            ②日光微明。
(3)孔武有力        ③非常少。
(4)熹微            ④身材高。
(5)寥寥可数        ⑤过于谨慎、拘束。
(6)悉意            ⑥勇武而有力量。
3.“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开了门,她长得并不漂亮,虽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却善良而镇定。”这个句子的句式特点是先总写概述,然后围绕这一句或句中的中心词再展开写,进行更加细腻、更加深入的描写。请在课文中找出两个有此特点的句子,并仿写一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德国人再没有来过这户农家。他们想不到需要再来搜查这间房子,因为他们不理解他们要对付的这种人民。也许,他们理解不了,人类的精神竟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两种勇气打败了他们——智胜他们的美国青年的勇气,和那位法国女人的勇气——她毫不犹豫地给了美国伞兵第二次机会。
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我常常想到他们,并把这个故事多次讲给美国驻法国和意大利的战士们听。不过我缺乏口才,总也不能圆满地表达出我对这两位卓越人物的看法。直到全欧胜利日以后,当我准备回国的时候,碰上一位空军将领,他才把我感受到的确切地说出来了:
“青年伞兵有的是拼命的勇气。”他说,“在牢笼里,他看到了而且抓住了惟一的出路。他是勇敢机灵的孩子。但是,那位法国妇女的勇气呢,是经常同你在一起,永远不会让你丢脸的。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幸福?”我惊奇地望着他。
“对,幸福。”将军重说一遍,“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
4.文段中说“人类的精神竟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怎样的“高度”?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常常想到他们,并把这个故事多次讲给美国驻法国和意大利的战士们听。”句中加粗的“他们”指谁?“我”又为何会屡次讲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牢笼里,他看到了而且抓住了惟一的出路。”句中加粗的“惟一的出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军为何说那位法国妇女“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训练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净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8.这篇短文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文中内容,在“老妇人”前加两个修饰语,使“车厢里有一个______老妇人”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10.“老妇人”为什么翻来覆去地数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后备役老兵为什么不说把“我的妻子”而是说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拘谨     绶      怯     着
闩       颀      熹     咽
2.(1)—⑤                (2)—④               (3)—⑥
(4)—②                (5)—③               (6)—①
3.①她的丈夫和她的三个小小的孩子——一个是婴儿,坐在一张高椅子上,一个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②他刚跑进树林——悉意经营的、没什么灌木、杂树的法国树林——就听到周围都是追兵。
③仿写示例:那年,我第一次看见大海——真是太美了。
4.为了捍卫和平,不惜献出无价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
5.美国士兵和法国妇女。因为这个故事实在感人,可以借此激励这些战士。
6.他的勇气和法国妇女的勇气。
7.珍惜和平、捍卫和平的人是幸福的。
8.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健壮的男子上战场,妇女和孩子被留在家中,饱受精神上的折磨。
9.神志不清,虚弱多病。
10.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他的三个孩子,反复数数是因为想念孩子。
11.儿子都战死了,这样说更能激起人们的同情,使人们认识到战争的灾难深重。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花的勇气》教案6
《花的勇气》教案5
《花的勇气》教案4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3
爱默生《勇气》阅读练习及答案(江苏省宿迁市2017年中考题)
《勇气》导学案4
《勇气》教案14
《勇气》文本解读及课堂实录
《勇气》导学案3
《勇气》ppt课件(28页)
《勇气》自学指导
狄斯尼《勇气》mp3音频朗读
《勇气》说课稿4
《勇气》课堂实录
《勇气》教案13
《谭嗣同之死》《勇气》同步练习
《花的勇气》ppt课件3
《花的勇气》ppt课件2
《花的勇气》ppt课件1
《花的勇气》教案1
《勇气》教学反思2
《勇气》说课稿3
《勇气》教学反思
《勇气》教案12
《勇气》ppt课件11
《勇气》导学案2
北师大版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示儿》《勇气》练习
《勇气》ppt课件10
“勇气”主题班会ppt课件
《勇气》导学案
《勇气》学案
《勇气》表格式教案
《勇气》ppt课件9
《勇气》教学设计10
《勇气》说课稿2
狄斯尼《勇气》ppt课件8
《勇气》教学实录
狄斯尼《勇气》原文阅读
狄斯尼《勇气》ppt课件7
《勇气》教案合集(6篇)
狄斯尼《勇气》ppt课件6
《勇气》同步练习(3)
《勇气》同步练习(2)
《勇气》同步练习(1)
狄斯尼《勇气》ppt课件5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