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鄂教版《只要翻过那座山》《望天树》教案及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9-16


只要翻过那座山》 《望天树》
 
只要翻过那座山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通过联想和想象解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探索并理解文中“大海”与“山”的象征意义。
3、学习朗读技巧,能正确处理重音和停顿,并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抓住“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一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自由朗读
⑵想象文章描写了怎样一组画面?
⑶思考这组画面是通过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4)结构图示
 
研读赏析:
思考问题:
①“大海”、“山峦”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探究“大海”、“山峦”的象征意义。)
②我们每人的心中也有这样的大海吗?我们该如何去寻找我们自己心中的大海?
(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的主旨,并为有感情朗读打好基础。)
 
学法指导
首先要调动联想和想像去感受文章给我们提供的情境:清晨,在被青草湿气笼罩的崎岖山道上,一个少年正一刻不停地赶路。他呼呼地喘着粗气,脸上、背上滚满汗珠……离山顶只有几步了,少年开始快跑起来,然而,当他站在山顶往前望去时,前方仍然是绿色波浪一样起伏的不见终点的长长山道……少年继续赶路,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上又一座山顶,然而前方仍然是望不到边的起伏的山峦……少年猛地一屁股坐在路旁,垂头丧气,疲惫不堪,他在想什么呢?突然,一只海鸥掠过,像一束亮光……少年蓦地站起来,望着前面的山道及山道上空淡蓝色的天空,一片雪白的羽毛翩然落下,落入少年伸出的双手中……少年手中紧握着小小的羽毛,沿着山道缓缓爬去……
其次,在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基础上,应探求和领悟“大海”与“山峦”的象征意义:涛声回荡的大海已不是自然界中的海洋,而是一种理想的象征;连绵起伏的山峦也不是自然界的山脉,而是通往理想的一道道壕沟,一个个关卡。在此基础上,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各自的心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大海,还需要翻越怎样的“山头”。
再次,要探究“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六次,从立意上看,它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只要满怀坚定不移的信念就能战胜困难与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从结构上看,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刻画人物上看,它是一种反复修辞格。从表达效果上看,它一唱三叹,令人回肠荡气。
最后,要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前,应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计好朗读方案。朗读时,应调整声音的强弱与语速的快慢,处理好重音与停顿,用明快、舒展的语调,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验反思
1、丰富的象征意义
作者笔下涛声回荡的大海已经不是自然界中的海洋,而是一种理想的象征,山不是自然界的山脉,而是通向理想的一道道壕沟、一个个关卡、一片片荆棘。飞翔的海鸥也不是自然界的水鸟,而是希望的使者,幸福的向导,作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将这些崭新的含义赋予大海、山脉、海鸥等意象上,使文章给人回味无穷的启迪与感悟。
2、“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在朗读时,声音的强弱和速度的快慢相同吗?为什么?
 
拓展延伸
少年在倍感失落的时候,海鸥传来了大海的信息,少年最后战胜了疑惑和动摇,讲述一下你的类似经历和体验。
 
望天树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及运用第二人称的表达效果。
3、联系自然与生活,初步获得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望天树精神的感悟。
难点:品味课文洗练的语言。
 
[学习内容]
导入
现在的中学生,一定也曾有过美好的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也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一定会有苦闷和彷徨,那该是如何面对的呢?是积极进取还是消极退避?是乐观向上还是萎靡不振?在形成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我们有必要确立美好的人生理想,树立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予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相信读完了本课以后,我们一定会从望天树身上感受到它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对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有着自己的思考并从中受到教益。
 
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梳理字词
自由朗读课文或听配乐朗诵。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深刻的散文。作者用凝练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诉说了望天树的成长历程,热情讴歌了它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这是一首成长的颂歌,更是一曲生命的礼赞。
望天树经历了坎坷而又曲折的成长历程。在“多少次践踏之后”却能奇迹般“冒出生命的嫩芽”,初涉人生的望天树还只有松毛尖大小的时候就遭到了其他植物的嘲笑和蔑视。高傲的野葵花用沉默来轻视它。面对这一切,望天树“毫不在意”,而是端详着比花还好看的阳光,牢记大地母亲的嘱咐,是“按阳光的挺直”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可是“一头不负任何责任的马鹿”的后脚,竟把它“踢下了断崖”。这里没有阳光,是连“蜘蛛也不愿结网”,“苔鲜和青草”早就“出逃”,“山岩也会痛苦得流泪”的暗角。这里“整日笼罩”着毒雾般的阴霾。面对多舛的命运,望天树没有屈服,它“哆哆嗦嗦”将根须紧紧地抓住“几星泥土”,凭着对蓝天和太阳的向往,战胜了“贬损肌骨的冷雾”与“磐石一般沉重的山崖的阴影”,抽出了新枝,绽开了绿芽,挺直了身子,冲出了山涧,长成了地球上最高的树。
 
问题探究
⑴你心目中的望天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⑵望天树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⑶有表情地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⑷思考:本文语言优美洗练,找出文章中你喜欢的语句并谈谈你的理解。把文中的“你”换成“他”读一读,看哪种表达好,说说理由。你从望天树的历程中感悟到了什么?
 
研读赏析
1、在你的年轮里,第一次嵌进了光的信息。
这句话是对望天树终于走出了黑暗,接受了阳光的抚慰和庆贺。望天树的幼苗凭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向上,与环境搏斗着,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2、你深深懂得,心里的委屈郁积得多了,它会绾成疙瘩,扭弯树身呀!
这句话仿佛是对人类的启迪。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也不要沮丧、哭泣。笑对人生,才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望天树启迪着人类更加坚强。
 
学法指导
1、本文热情洋溢,读起来婉转柔美又铿锵有力,学习时应该放声朗读,这样有助于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激情。
2、品味语言重在体会它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作者往往会在用词、句式的选择、修辞、标点符号、人称的选择等的运用上来表达某种含义或感情。要从这些方面多角度去品味,从而体会出语言的美妙。
 
体验反思
文章以一棵幼芽的生长经历为线索,诉说着望天树坎坷的遭遇和成长的欢乐。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拟人织成了童话般的意境。望天树不仅仅是一棵树,它是用忠诚与坚定,用顽强与乐观铸就成的一种精神,一种昂扬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是这篇美文的深刻内涵。
从文章的表现来看,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文章具有童话的意境。“高傲的野葵花用沉默来轻视你。花的家族有一条不成文的法规:它们决不向比自己低矮的植物致敬”,“白天,云彩搭在你的肩头,夜晚,你直接从星空接受露珠。山上的野花再也说不出你的故事了”等等,都会使你产生从童心童趣中领会生活哲理的情趣。语言洗练而又明快且富有哲理,像是一篇散文,更像一首诗。通篇运用了第二人称“你”来呼告望天树,更使文章饱蘸了浓郁的情感,增强了抒情的色彩,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拓展延伸
1. 读了本文后,望天树对你有哪些启示?除了望天树外,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事物曾给过你启示呢?
2. 你身边有没有像望天树一样坚定信念,顽强与命运抗争的人?把他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3. 假如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面对?
4. 观察自然中的动、植物,选取某一种,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一篇短文,要求寄寓某种精神,题目自拟。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50分钟)
《只要翻过那座山》
一. 双基测评
  1. 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罩(lóng)                 山(lán)
    B. 地(mò)                   视(níng)
    C. 影(zōng)               间(shùn)
    D. 打(zhàn)                念(dāo)
 
  2. 用“/”划分出诗句的朗读节奏;用“·”标示出朗读重音。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那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3. 体会下面比喻句的作用。
    (1)每当那些想挑也挑不完的无数重担压在肩头的时候,少年就会像磁针指北一样,立刻想到大海。
    答:
    (2)猛然间,一件白色的东西像蝴蝶一样在他眼前缓缓飘落。少年聚拢双手接住一看,原来是一片雪花般的羽毛。
    答:
 
  4.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答:
 
    阅读《只要翻过那座山》“少年猛地一屁股坐在路旁……已经开始轻轻回荡起那大海的声音”一段,完成5-9题。
  5. 少年“不免百感交集”,试联系课文揣摩一下他当时的感受。
    答:
  6. “虽说仅仅只是一片羽毛,但它瞬间便在少年心中化作巨大的腾飞的翅膀。”试体会一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7. “即使不是这样也没有关系了”中的“这样”指代的是什么?
 
  8. 文中最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9. 文章的结尾并没有交代少年是不是见到了大海,你觉得这样写好吗?说说理由。
 
二. 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2题。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人肃然起敬!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10. 文中画线的“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
 
  11. 文中画线处“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是指(用自己的话概括):
 
  12. 请你以“我要像梅花(或松柏、或翠竹……)那样……”为开头写一段话,以表达你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三. 创新运用
  13. 课外选取一两首诗,进行朗读练习,然后读给同学听。
    自评反思(学习本文后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园地(家长、学生、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天树》
一. 双基测评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发()                     阴()                     严()              损()
    视()                     石()                     进()              色()
 
  2. 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死气白赖         视死如归              罪孽深重              萦绕心头
    B. 紧然有序         史无前例              不以为然              温文尔雅
    C. 一如即往         波光粼粼              湿气笼罩              蓦地站起
    D. 百感交集         精彩瞬间              迟疑不决              拒绝诱惑
 
  3. 在下面的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1)备选词语:蔑视    轻视
    <1>高傲的野葵花用沉默来________你。
    <2>你呀,你对蓝天的忠诚与对阴影的______是一样的坚决。
    (2)备选词语:严厉    严峻
    <1>你在最_______的日子里抽出新芽,你在沉寂的暗影里绽开新绿。
    <2>开始,老师对我们很______,后来就好起来了。
 
  4. 在下面一段话的动词下面加上线。
    你的树干蹿过山梁,伸向天外。白天,云彩搭在你的肩头;夜晚,你直接从星空接收露珠。山地上的野葵花们,再也说不出你的故事了。
 
  5. 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对于这样的“小不点”来说,一丝阳光,就像一丈棉布似的,足以裹住全身了。(    )
    (2)早在三万年前,苔藓和青苔就出逃了。(    )
    (3)白天,云彩搭在你的肩头;夜晚,你直接从星空接收露珠。(    )
 
  6. 文中的望天树遇到了哪些困难?它又是如何与困难抗争的?
    答:
 
阅读《望天树》“你长得多么高……望--天--树”一段,完成7-10题。
  7. 望天树“对阴影的蔑视”体现在什么地方?
 
  8. “在你的年轮里,第一次嵌进了光的信息。”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9. 最后一句“望--天--树”三字为什么要单独作一行并在中间加破折号?
    答:
 
  10. 从望天树的经历,我们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
 
二. 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5题。
临窗看柳
    今年春天,虽然春寒料峭,但柳枝仍早早返绿,一夜之间,新绿满枝,煞是可爱。但我因为竞选课代表失败了,心情很不好,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窗外。
    风乍起,柳枝欢快地笑着、跳着,展示着自己,眼角、眉间洋溢着无限欢乐。我似乎听到一曲柳哨的歌。歌声中片片柳絮随风飞舞。
    一会儿,风停了,柳枝恢复了它的平静,垂了下去,它不能载歌载舞了,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虽是这样,柳枝依然保留着那象征活力的绿色,希望能再把绿色写在天空。
    就这样,柳枝周而复始地飘起、落下;年复一年地返青、枯黄,永恒不变如一条真理。我看了许久,也明白了许多;如果你有空,就看看窗外,看看柳树,用心去体会,你也会明白许多的。
 
  11. 文章开头写“春寒料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2. 从全文看,柳树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13. 首段中的“窗外”和结尾一段中的“窗外”含义完全一样吗?为什么?
    答:
 
  14. 从全文组材构思的特点来看,将“飘起,落下”调换为“落下,飘起”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
 
  15. 结尾说“我”明白了许多。依你看,“我”明白了什么?
    答:
 
三. 创新运用
  16. 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
    (1)甲队大败乙队得冠军
    (2)甲队大败乙队得冠军
 
  17. 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一句话。
    白天,彩云搭在你的肩头;夜晚,你直接从星空接收露珠。
    答:
自评反思(学习本文后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交流园地(家长、学生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试题答案】
《只要翻过那座山》
一.
  1. A
  2. 在山的那边,海吗?/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那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3. (1)写出了少年对大海的向往,而且这个比喻用的很形象、新颖,给人一个想像的空间。
(2)体现少年经过漫长的期待,终于得到一线希望的激动心情。
  4. 从结构上看,是全文线索;从刻画人物上看,是人物的内心活动,从立意上看,表现文章的主旨,从语言上看,是一种反复修辞。
  5. 少年当时心里很失望、痛苦、怀疑、苦恼等等。
  6. 意思是羽毛虽然小,少年看到了希望,给了少年巨大的动力。
  7. 指的是翻过三座山、四座山后就能看到大海。
  8. 少年坚信看到大海。
  9. 好,给读者想像的空间。
二.
  10. “我”一定要好好使用生命,不可以白白糟蹋它。
  11. 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泥土的砖缝里还茁壮成长。
  12. (略)
三. 略
《望天树》
  1. méng      mái         jùn          biǎn
       miè         pán         qiàn        hè
  2. D
  3. (1)<1>轻视<2>蔑视(2)<1>严峻<2>严厉
  4.    你的树干蹿过山梁,伸向天外。白天,云彩在你的肩头;夜晚,你直接从星空接收露珠。山地上的野葵花们,再也不出你的故事了。
  5. (1)比喻、拟人(2)拟人(3)拟人
  6. (1)被野牛践踏(2)受到野葵花嘲笑(3)被马鹿踢下山崖(4)受到阴霾的伤害,它把信念当作粮食,扎直根,完成形象。
  7. 没有被阴霾毒死,还绽开了绿芽,冲出山涧,把山崖的阴影重重地摔在脚下。
  8. 在望天树成长的岁月中,第一次见到了阳光,享受到了阳光的温暖。
  9. 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表达了对望天树的敬意!
  10. 受到了不管人生的道路怎样曲折,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勇敢直前,有一天你必定会找到自己的真正价值的启示。
二.
  11. 衬托我的心情不好
  12. 有生气和活力。
  13. 不一样,首段的“窗外”表现心情不好,无聊,尾段已明白许多。
  14. 按事物发展顺序
15. 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三. 16. (1)甲队大败,乙队得冠军。
    (2)甲队大败乙队,得冠军。
  17. (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