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呐喊》自序教学设计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9-21


《呐喊》自序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3.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二、学习过程: 
    1.导入
前面我们学了汪曾祺先生写作的《北京胡同》,大家还记得汪曾祺先生是为何写这篇文章的?为摄影艺术节《胡同之末》写作的序。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学习的课文《〈呐喊〉自序》也是一篇序,与前面所学的文章不同的是本文是作者为自己的小说集所的,属于自序。
2.出示目标
学习本文,主要有三个目标。出示投影片。
3.学习过程
课前已经要求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大家说说看看,有没有预习。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文是为自己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呐喊”是什么意思?大声呼喊的意思。鲁迅先生是要为谁呼喊呢?课文中有没有答案?请大家快速地找一找。
   学生找出并读。 (投影幻灯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提问:由这句话可知,作者他是在给一些猛士呐喊助威。那么,这些猛士又是什么人呢?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一下。
提示:同学们初中阶段曾经学过鲁迅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是针对什么而写的,作者针对少数人的一些错误论调,提出了什么样的见解。
明确:(1)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 
(2)(出示幻灯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说的“猛士” 是指哪一类人?明确:为祖国献身,为未来奋斗的人。
    提问:鲁迅先生又说,他的呐喊只是“聊以慰藉”、“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为什么猛士“前驱”还会害怕?学生讨论。 
    提示: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前驱的?明确:寂寞里。 
提问:“寂寞”是什么意思?明确:孤独冷清。
提问:猛士们为什么会是“寂寞”的呢? 
    提问:“寂寞”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好多次,请同学们将课文中有关作者寂寞的文字一一找出来。 
   学生找出并依次投影。 
   (1)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2)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3)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4)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 
   (5)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6)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提问:好,我们刚才找出了文中有关作者寂寞的句子,接下来,请同学们再从课文中找一找,作者他为何感也到寂寞?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由此可见,作者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继续提问: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提示:因为他自己曾经叫喊过,可最终怎样呢?明确:最终失败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为之呐喊的、最后又遭失败的是什么事? 
   明确:创办《新生》杂志 
   提问:创办《新生》的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找出根据。 (第5小节:所以我们的第一……)
   明确:改变国民的精神。 
   提问:当时国民的精神是怎样的? 
   明确:愚昧落后麻木。 
   提问:作者是如何产生这一想法的? 
   明确:在仙台学医时看到幻灯片:一大群围观日本人杀自己的同胞。 
   提问:我们再继续思考一下,鲁迅先生又是为何去学医的呢?从文中找出。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总结:应该说,鲁迅先生当初选择学医,还是后来的治文学、办《新生》,他都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国救民的理想。可这理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在作者看来,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讨论明确:除了自己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国民的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所以在他看来,国民已经没有了希望,自己也只剩下深深的悲哀和寂寞了。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前文,猛士们为何会寂寞?因为他们的奋斗也正如我那时一样,有热情而国民没有反应。请同学看课文第18小节: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有人来赞成,并且也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也许是感到寂寞了。
既然前驱的猛士是奔驰在寂寞里的。因此他们需要有人呐喊助威。 
    提问:作者既然知道猛士也如我那时一样,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为什么还要呐喊呢? 
    讨论明确:作者在金心异(钱玄同)的引导之下,思想发生了变化。金心异是怎样说服引导作者的?请同学们看课文19-21小节,大家一起朗读一下。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灰,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这样看来,作者再次从事文学创作,完全是因为金心异的鼓励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提示:作者是否真的认为国民全无希望?是不是真的再也没有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思想了。进一步提示学生阅读课文21、22、10三个小节。出示幻灯片。 
   (1)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 
   (2)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3)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 
   [教师总结:从这此词语可以看出,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完全因为金心异的请求,更多的倒是在圆他的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 
   最后,我们再思考几个问题:作者年轻时做过哪些梦? 
   学生讨论明确:出示幻灯片。
   学洋务 改变命运 
   攻医学 救国救已 
   治文艺 改变精神 
   教师总结:这三个梦反应了作者的不断追求,但这些人生的追求又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唤醒国民,改变祖国的命运,现在终于通过这个小说集来完成了。所以,作者写这些小说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的。那么一起来总结一下,作者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出示幻灯片。 
   (1)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2)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的呼喊。
下面,我们再来概括一下作者思想发展的历程:从课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经历了哪几个过程?从年轻时的一个一个的好梦到梦破以后悲哀的寂寞,到最后的奋起呐喊。
    最后,我们再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和作者写作这些小说的缘由,在分析中我们又清楚地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历程。这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着从关键的词句入手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呐喊》自序ppt课件12
《呐喊》自序ppt课件11
鲁迅《呐喊》全文阅读
《呐喊》自序教学设计13
《呐喊》自序ppt课件10
《呐喊》自序说课稿
《呐喊》自序教学实录
《呐喊》自序课堂实录
《呐喊》自序教案12
《呐喊》自序教案11
《呐喊》自序教案10
《呐喊》自序教案9
《呐喊》自序教案8
《呐喊》自序教案7
《呐喊》自序教案6
《呐喊》自序教学设计4
《呐喊》自序·同步练习(2)
《呐喊》自序ppt课件9
《呐喊》自序rm音频课文朗读(男声)
《呐喊》自序·同步练习
《呐喊》自序ppt课件8
《呐喊》自序ppt课件7
《呐喊》自序ppt课件6
《呐喊》自序ppt课件5
《呐喊》自序ppt课件4
《呐喊》自序ppt课件3
《呐喊》自序教案3
《呐喊》自序教案2
《呐喊》自序教案及同步练习
《呐喊》自序ppt课件2
《呐喊》自序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