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庄子钓于濮水》教学设计2
作者:常明辉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0-06


一三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
 
上海市黄兴学校   常明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古代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文学风格。
    2、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能概括出庄子“拿神龟打比方”的寓意。
说明:
    《庄子》是体现道家思想的源头之一。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庄子》是与重视现实主义的儒家思想相对立的最有代表性的先秦散文。他在其“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界定设想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是清静无为与逍遥自由。庄子思想的文学特征,不是通过逻辑论证来阐明,而是蕴含在寓言中,随其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展示。正如司马迁在《史记Ÿ老庄申韩列传》所称“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本文就选自《庄子》外篇《秋水》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拿神龟打比方很好地体现了他的上述思想。作为节选语段,教师在教学前有必要对庄子及其思想和作品作整体上的把握和理解,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庄子的主要思想、文学风格及庄子“拿神龟打比方”的寓意。另外,通过本课的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走进经典、阅读经典的兴趣,也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精髓,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疏通字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庄子“拿神龟打比方”的寓意,了解庄子的主要思想。
2、难点:了解庄子主要通过寓言故事表现其思想的写作手法。
说明: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而这篇文章故事性强,适合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的重点设计为在疏通字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庄子拿神龟打比方”的寓意,从而了解庄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庄子的思想并不是通过逻辑论证来阐明,而是蕴含在寓言中,所以困难的环节是探讨庄子表达其思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布置学生预习任务:(1)查找有关庄子的资料。(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熟读课文。
2、导入新课: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四大学派——儒、墨、法三派的思想和代表人物。那么还有一大著名学派称为什么呢?代表人物又是谁呢?主要思想呢?
3、观看百家讲坛——于丹说庄子之一的视频,那么《庄子钓于濮水》又是怎样反映这一思想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吧。
在课前查找资料的基础上自由发言。
观看视频并补充、整合自己的课前预习。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道法自然(简而言之就是要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清静无为(过着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在仕途上无所作为)。
1、课前预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生初步熟悉了文章。
2、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入手,并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庄子的主要生平、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疏通字词
读顺句读
1、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2、对课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进行展示、质疑、答疑,扫除文字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
2、对字词句先自我理解的展示,然后相互质疑,也可以询问老师。
3、扫除字词句障碍:重点字词:濮水pú,笥sì,曳yè,塗(“涂”的繁体字);重点句式:“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宁……乎”。
 
巩固预习成果,扫除文字障碍。
深入文本
品评寓意
 
1、齐读课文,结合刚才的学习思考:①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庄子拿神龟打比方的用意是什么?
2、再读课文,读出庄子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思想感情。
3、小结课文:这篇课文,庄子是运用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什么思想呢?
1、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个人观点。答案参考:(1)死了的神龟是权力追逐者终极命运的象征。
(2)龟活着“曳尾于涂中”,则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境界。
(3)表现庄子鄙视富贵利禄,追求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旷达超脱的思想主张。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寓意,培养学生透过故事来概括文章中心的能力。
 
拓展迁移
感受风格
 
1、《庄子》的文章想象力极为丰富,通常借助于寓言、故事,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浅显易懂、引人入胜。因此,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下面我们再举一例,看看庄子是如何借助于故事表述其思想的。
2、举例《惠子相梁》,阅读要求:(1)、在朗读材料的基础上,疏通字句。(2)这个小故事讲了什么内容?(3)在内容和写法上,这则故事与课文有何共同之处?
附:《惠子相梁》(节选自《秋水》)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之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
1、自由朗读材料,疏通字句。
2、小组讨论交流:(2)、(3)两个问题。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体会庄子的艺术风格。
明确:(1)内容上:在这个故事里,鹓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写法上: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也是用讲故事打比方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2)《庄子》从不干巴巴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说理,把哲理和诗情艺术地交融在一起。
 
 
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增加了课文的容量,又能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和文学风格。
 
灵活运用
创新思维
议题:楚王此时派使者来请庄子去做官。
设置场景:(楚王派):如果你是楚王派来的大夫,你将怎样规劝庄子做官?
(庄子派):如果你是庄子,你将怎样反驳他们呢?
要求:可以结合整个单元的知识,也可以引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如儒家观点等规劝庄子去做官;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庄子的思想主张,也可以结合当时背景或现实生活等进行反驳。都要做到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论据参考:
(楚王派)孔子认为“学而优则仕。”孔孟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创立私学、教授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义……这一切都表明他们一生竭尽己力而服务于社会、求用于社会。而庄子只是一种傲世和批判逃避的态度。
(庄子派):庄子追求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是清静无为与逍遥自由,所崇尚的是没有人统治人的无为而治的社会,不为世俗社会“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观念所困扰,使人们从现实压迫和各种物欲的束缚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场景设置然后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明确庄子的思想主张,同时对所学过的知识也进行了有效地整合。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1、积累:(见课后“学习建议”中的积累)(1)词语、句式积累(2)庄子语录背诵积累
2、抄写课文并背诵。
3、自选题:(1)写下自己对庄子哲学思想的其他了解或相关故事。(2)庄子思想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何帮助,写一篇随笔。
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也可以老师先讲此故事,让学生猜庄子到底去做官了吗?以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研究文本的兴趣。然后研读文本,探究庄子不去做官的原因,并结合时代背景,老师的适当补充,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庄子思想和文学成就。另外,百家讲坛——于丹读《庄子》心得影响比较大,可以让学生提前观看此节目或阅读这本书,以便学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庄子哲学思想,为学习课文、理解寓意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于丹老师对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认识深刻,观点独到精辟,实用性强,对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庄子思想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大有帮助。
【练习举隅】
1、通过预习、学习课文,你如何评价庄子及其思想主张?
2、阅读《庄子》并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3、向你的家人或朋友推荐《庄子》这本书,如何有理有据有感染力地说服别人接受你的建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庄子钓于濮水》学案
《庄子钓于濮水》ppt课件4
《庄子钓于濮水》ppt课件3
《庄子钓于濮水》ppt课件2
《王顾左右而言他》《庄子钓于濮水》《公输》复习练习
《庄子钓于濮水》教学反思
《庄子钓于濮水》教案3
《庄子钓于濮水》巩固练习
《庄子钓于濮水》ppt课件1
《庄子钓于濮水》教案1
《庄子钓于濮水》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