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2-18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学习目标
1、 整体把握、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
2、 分析申明立场的措辞,学习文章的语言特点;
3、 感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
1、 深入领会课文内容;
2、体会刚柔相济的语言特点。 
课 型 
自读指导
教学过程
一.简介课文涉及的部分背景知识; 
A、割让史: 
1842年: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永久割让香港岛 
1860年:英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永久割让九龙半岛 
1898年: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 
二百多个岛屿(新界),租期99年(1997、6、30到期) 
B、回归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至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第二阶段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两国政府代表团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了22轮谈判。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二.学生朗读课文。 
三.学生边读边思考: 
(一)切分层次,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板书设计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邓小平 
总:基本立场 三个问题 
1.主权问题 不平等条约有效论 
分: 2.繁荣问题 英国管辖繁荣论 
3.波动问题 香港灾难论 
总:中方建议 达成协议 
(二)根据文章内容思考:为什么把主权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去讲? 
外交斗争最需要坚定的原则性与充分的灵活性相结合。
(三)再读这篇文章,要求学生把表现“坚定原则性”的内容找出来,看看它们是怎样与“充分的灵活性”相结合的。 
(四)试从语气、节奏、措辞、句式方面分析下列句子,看看各体现出了外交语言的哪些特点,并由此探讨其深刻含义。
1、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2、 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3、 现在,当然不是今天,但也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
4、 我们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长的时间了。
5、 中国宣布这个决策,从大的方面来讲,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地结束殖民统治时代,在世界公论面前会得到好评。
6、 我们希望中英两国政府就此进行友好的磋商,我们将非常高兴地听取英国政府对我们提出的建议。这些都需要时间。为什么还要等一、二年才正式宣布收回香港呢?就是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同各方面进行磋商。
7、 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8、 希望从夫人这次访问开始,两国政府官员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很好的磋商,讨论如何避免这种灾难。我相信我们会制定出收回香港后应该实行的、能为各方面所接受的政策。
9、我担心的是今后十五年过渡时期如何过渡好,担心在这个时期中会出现很大的混乱,而且这些混乱是人为的。这当中不光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而主要的是英国人。
(五)本文语言特点简析:
A、 补充修正,措辞严谨,表达明确,毫不含糊。
B、 对己,话从反面说;对人,话从正面说。
C、 高瞻远瞩,目光敏锐,言辞轻松。
D、 立场坚定,语义明确,但措辞委婉。
四.学生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本文在结构上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述方式,条理清楚,脉络清晰,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显示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上举重若轻、明白晓畅面而又刚柔相济,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有义正辞严的批驳,有循循善诱的开导;既言之有理,又动之以情;既坚持了坚定的原则性,又表现出充分的灵活性,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谈话技巧。
六、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深入领会课文,体会作者高屋建瓴的洞察力,赏析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语言和势如破竹的论辩风格;2、利用自习时间完成其它与本课相关的习题;3、预习下一课:《为了忘却的记念》。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ppt课件2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ppt课件1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学设计3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