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记忆》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3-08


沈秋玲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1. 知识教学点:(1) 探究“记忆”的真谛和构思特点。
              (2) 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2.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培养良好语感。
3.德育渗透点: 能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培养对诸种社会现象的鉴别能力,逐步培养高尚情操与健全人格。 
二、教学思想原则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当前教改方向,坚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究  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教学原则。
三、教学重、难点的把握
1、 本文是散文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哲理,所以要在读中体会情与理。
2、 本文写作意图藏而不露,采取曲线式写法,迂曲婉转地表达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
中要把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旨(“记忆”的真谛)及构思特点(也是鉴赏点)作为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及创新点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文教学目标的定位,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诵读、探究、品味的教学方法。 
       对教材处理有较独特的地方,首先由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情境之中,
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旨直接从第三部分切入(理由见“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能与作者有着灵魂深处的情感交流。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略)
2. 初步感知 理清脉络 (略)
3. 探究文章主旨
学生对文章初步感知后,头脑中有疑点,很难弄清记忆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吸引着他们急于想知道。文章第三部分用三个新奇的比喻从正面在说记忆是什么,描述自然现象暗示社会现象,如设计好问题稍为学生的理解搭个桥,学生在品读中悟出这里作者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歌颂正面现象,再品读第四部分作者对各种人不同记忆的评价,这时再展开讨论,老师点评,学生能解开疑点,明白“记忆”的真谛,所以我认为直接从第三部分切入来探究文章主旨较好。
4. 鉴赏 (构思 语言)
学生在明白“记忆”真谛的基础上,回到文章的一二部分就较容易体会出文章奇妙构思。(文章第二部分说记忆没有“外在形式”<“记忆”没有“重量”、“体积”、“色彩”、“标价”>也不好理解,但因学生已在三四部分中悟出“记忆”的真谛,所以在这时品读就能较轻松地理解,这里可以展开,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来谈认识和理解,有意识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与健全人格。)
品味语言,鉴赏文章艺术特色。
六小结(略)
七、板书设计(见课件)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芦苇的记忆》教案1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说课稿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ppt课件3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ppt课件2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ppt课件1
写作《珍藏的记忆》ppt课件5
写作《珍藏的记忆》ppt课件4
写作《珍藏的记忆》优秀学生作文(3篇)
《珍藏的记忆》教案4
《珍藏的记忆》教案3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教案1
《遥远的记忆》ppt课件1
作文训练《珍藏的记忆》ppt课件3
《记忆》教案2
时光虽流逝,记忆永珍藏——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写作训练指导
写作《珍藏的记忆》ppt课件2
《遥远的记忆》教案2
《珍藏的记忆》教案2
《遥远的记忆》教案1
作文训练《珍藏的记忆》教学设计
写作《珍藏的记忆》ppt课件1
《谈谈记忆》教案2
《谈谈记忆》教案1
韩少华《记忆》ppt课件1
《记忆》课堂实录
作文指导:“多彩的童年”课堂实录
《记忆》《门槛》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