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柳叶儿》课堂实录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4-08



《柳叶儿》教学实录 
授课人:泗阳县致远中学    风华正茂 
教学目标: 
1、    结合课文语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的思想感情。 
2、    理解“苦”与“乐”,让学生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 
3、    学会简单的景物描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自古以来,诗人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的文人骚客常以柳作为表情达意的媒介,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在旧社会里,许多人以柳叶来充饥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宋学孟的《柳叶儿》,和作者一起品尝柳叶的苦涩的滋味。 
师板书课题:                柳叶儿 
                            宋学孟 
师:你们能读一下文章的标题吗? 
(在学生的读中,我发现了学生对儿话音把握不够好,并予以及时纠正)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达到感性认识,同时把不熟悉的字词写在黑板上。 
捋luō            飕sōu        攥zuàn 
师:读完课文,你能否简单复述一下课文呢? 
生1:略。 
生2:略。 
师:很好!刚才两位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环节进行复述,语言组织也较好,我们用掌声予以鼓励。本文描写了作者在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发了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你想说些什么吗? 
(提示: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生1:“我感受到了当时岁月的艰苦,柳叶儿、榆树皮……都拿来吃,同时我也想到了现在一代人都失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想说:我们要积极发扬老一辈的吃苦耐劳,不怕吃苦的精神,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而奋斗!” 
师:你说得太具体了,从从前说到了今天,谈到了我们应该具有的精神。 
生2:“我感受到了作者一代人的生活的苦涩,作者对柳树融入了真情,可以看出作者对柳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柳叶当时救了好多人,真是不平凡。” 
师:嗯,你连作者的情感也体会到了,很好!掌声鼓励! 
生3:“老师,老师,我说,我说。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富裕、发达,首先必需解决人民的口粮问题。” 
师:你选取的角度真是与众不同! 
师:可以看出同学们刚才阅读是仔细的,感受是深刻的! 
三、再读课文,反馈交流。 
师:我们又把课文读了一遍,对课文的理解又更深入了,下面我们探讨下列一些问题。 
课件出示一幅柳叶图 
师:柳叶儿是什么?能用具体的语言描绘一下它吗? 
生1:“柳叶是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阳光里慢慢的舒展的叶子,柳叶是我们救命恩人,是当时人民的救命恩人。” 
生2:“我说两点:(1)柳叶儿是柳树叶子,一片一片的,打着细卷儿,细长、青翠的,嚼起来略带些苦涩的味儿。(2)柳叶儿是‘我’的救命恩人是老百姓的救命恩人。 
师:刚才两位同学细致地描绘了柳叶儿,并说出了它的作用。其实,不管它的外形怎么样,最主要的是它救了许多中国老百姓的命。 
师:对于柳叶,文人墨客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你能说出有关咏柳的诗句吗? 
生1:两只黄鹂鸣翠柳。 
生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3:客舍青青柳色新。 
生4:张籍的“柳色看犹浅”。 
许多学生争着发言。 
师:太精彩了!想不到同学们能够有如此丰富的积累。 
师:好,我们再回到课文。文中写了“我”几件事? 
生:我和三叔捋柳叶儿,我吃柳叶儿。 
师:还有吗?有哪位同学来补充? 
生:爬树! 
师:我们把它归纳一下,总共是三件事: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 
师:这些事在作者的童年时代被认为是乐事还是苦事? 
生:乐事! 
师:长大后“我”如何看待这些事? 
生:苦中带涩、特殊感情。 
师:“我”当时想吃点柳叶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柳叶儿是要抢的,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吃了。 
生2:露珠儿还在树叶儿的时候,就去抢叶儿的, 
生3:近处的抢完了,就往远处。 
师:刚才我们已经体会到在作者的童年时代的心目中,抢柳叶儿、吃柳叶儿似乎有无穷的乐趣,其实,乐中充满的更多的是苦涩。请同学们考虑吃柳叶时,哪些描写浸透着苦涩? 
生:“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几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这些食物在我们今天已经很常见了,甚至吃腻了,但是在那时却是很难得的,我觉得这里浸透着苦涩。 
师:真是今非昔比呀!你说说还有哪里可以体现。 
生:“包菜包子,里面还要放一勺油。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其中“一勺油”“一个人吃”“肚子圆溜溜的”“几乎透明”这些短语流露出了浓浓的苦涩味。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同意! 
师:这位同学能够从语句中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很不简单!希望其他同学能向他学习。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三个模块。 
四、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一段文字:“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子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的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从这些语句里让我感觉到了作者的爬树技术之高,更让我体会到作者在当时凄冷的天气里爬树的滋味并不好受。 
师:你们能从文中找出语句来体会它的妙处吗? 
生1:“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作者为那几天里能吃到柳叶而高兴,但是反映出‘我’在这里面的功劳不少,很引以为自豪,与别人相比能多吃,表现出来了幸运的情感。 
生2:我想说两个地方:(1)“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说明作者对柳叶儿的喜爱与感激之情,(2)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说明了当时的生活之不易,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与向往之情。 
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师:两位同学的回答得到了热烈掌声的回报,可见,回答是精彩的。文中有几处晨景的描绘,非常美。我们把它齐读一遍好吗? 
生:好! 
生齐读。 
师:你能用几名话来描绘傍晚时的景象吗? 
生1:夕阳西下,映照着彩带似的晚霞,把天边围了起来,树林中传来了一声声鸟叫,偶尔是麻雀或者是斑鸠,听那远处的是什么,哦,是一只喜鹊在枝头鸣叫,好象在宣告明年的好收成。 
生2:夕阳的光辉洒满了大地,一切都是金黄色,麻雀在枝头叽叽喳喳的,仿佛在诉说着夕阳的美好,不一会儿,两边又出现一道紫红的云霞,慢慢地、轻轻地飘着…… 
师:壮哉!美哉!能抓住特点,运用合适的修辞。 
五、回顾全文,情感教育。 
师:旧社会的生活怎么样? 
生:困苦! 
师:我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生:幸福,美好! 
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呢? 
生: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努力学习,不能虚度年华! 
师:你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不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人和事吗? 
生1:逃课、不学习。 
生2:有的人在食堂吃饭时,总留有许多的饭在碗里或倒掉。 
生3:还有的人上网、玩游戏。 
师:哦!原来我们的周围有这么多陋习,你能用名言警句来劝说他们吗? 
生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生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生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摒弃缺点,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使自己有一个亮丽的,充实的美好人生。 
六、立足课文,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里通过写有关柳叶儿的几件事,抒发了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情感。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下面两首诗。 
课件出示: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把它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日 
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我们一起把这两首诗读一遍,注意两首诗的语气、语调。 
生齐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时候似乎对这两首诗的情感把握不够。现在,四人学习小组讨论一下这两首诗蕴涵了作者什么情感。 
此时,学生热烈地讨论着。 
生:《咏柳》这首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我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他应是对柳的赞美。所以读的时候,应该有欣赏之意。 
师:不错。看到了实质。 
生:《再别康桥》这首诗中“走”、“作别”应是离开康桥这个地方,我感觉是一种留恋之情。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从字中摄取了信息。我们对刚才两位同学以掌声鼓励。下面,我们用欣赏、留恋的情感再读这两首诗。 
生再读。 
师:现在,我作一个小结。第一首是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主要是赞美了那杨柳柔美的姿态;第二首诗中用柳等景物来表达对康桥的爱恋。 
师:这节课,让我们体味到了作者的童年生活的苦涩,更让我们懂得了应该怎样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同时,同学们的课外积累让我很敬佩!课后,请同学们作一个小调查:回家以后,问一问爷爷奶奶的年轻时代的生活。 
下课。 

附板书: 

柳叶儿                                             
宋学孟 


教学说明: 
“整体感知,设疑导学,师生共议,回顾积累,情感教育”是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即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朗读的意趣,在阅读理解和阅读过程两个层面上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以致很好地实践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 

标题: 《柳叶儿》课堂实录2
文件大小: 10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柳叶儿》教案10
《柳叶儿》教学反思3
《柳叶儿》ppt课件(25页)
《柳叶儿》导学案6
《柳叶儿》知识点积累
《柳叶儿》教学设计9
《柳叶儿》导学案5
《柳叶儿》导学案4
《柳叶儿》教案4
《柳叶儿》教学反思2
《柳叶儿》学案
《柳叶儿》教案7
《柳叶儿》ppt课件(23页)
《柳叶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柳叶儿》ppt课件15
《柳叶儿》ppt课件(26页)
《柳叶儿》ppt课件14
《柳叶儿》教案6
《柳叶儿》教学实录4
《柳叶儿》教学反思
《柳叶儿》说课稿2
《柳叶儿》ppt课件13
《柳叶儿》导学案
《柳叶儿》ppt课件(16页)
《柳叶儿》ppt课件11
《柳叶儿》导学案
《柳叶儿》ppt课件10
《柳叶儿》表格式教案6
《柳叶儿》ppt课件9
《柳叶儿》简案
《柳叶儿》ppt课件8
宋学孟《柳叶儿》原文阅读
《柳叶儿》说课稿
《柳叶儿》教学设计5
《柳叶儿》教学设计4
《柳叶儿》教案3
《柳叶儿》课堂实录
《柳叶儿》教学实录
《柳叶儿》ppt课件7
《柳叶儿》ppt课件6
《柳叶儿》同步练习
《柳叶儿》课后练习
《柳叶儿》ppt课件5
《柳叶儿》课堂练习
《柳叶儿》mp3音频朗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