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杜甫《阁夜》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4-28


阁夜 

教学目标: 
         1、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   
         2、诵读品味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生共同回忆杜甫的生平、思想等情况。 
二、 解题
    這是一首年終時感懷的詩,寫景、寫情,充滿孤寂悲涼的感覺。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简析】蜀中有崔盱、郭英义等互相残杀,百姓遭殃,诗中的“野哭千家”就是这次战祸的写照。杜甫经常情思诸葛亮,这是他从内心崇敬的一位贤臣,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 
三、诵读诗歌 
师范读、生齐读 
四、鉴赏: 
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 
注释: 
閣:指四川夔州西閣。 
歲暮:年終。 
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 
霽:雨停初放晴或霧散了、雪不下了,都可用「霽」來形容。 
寒宵:寒冷的夜晚。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 ,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注释: 
五更:指清晨三點到五點這一段時間。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星河:星辰与银河。 
星河影動搖:星宿動搖,是境內有戰爭發生的徵兆。  
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 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 
注释: 
 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几家:一作“千家”。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漁樵:指漁夫和樵夫。 
 夷歌句:意谓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 
闻战伐千家野哭 
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 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忧有人愁。 
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 
注释: 
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漢時,他自立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座钟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诗人在知交零落(好朋友李白、高适、严武等相继去世)、存者音讯不通(亲朋无一子)的情况下,唯有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自我安慰,更显出内心的凄苦万状,表达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五、韵译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六、评析: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七、小结: 
1、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 
2、三个用典(①野哭千家闻战伐,②卧龙③跃马) 深沉地传达了诗人在夜凉如水的夜晚,面对破碎的山河 、零落的知交而难以抑制的内心的伤痛。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