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秋声赋》教案3
作者:   上传者:   日期:08-05-28


《秋  声  赋》教案设计
 
执教者:孙  胜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初步实践文、质、哲三维文章学习法。
2、 *理解并初步实践起承转合的基本写作原理。
3、 *研讨文章主题的多义性。
4、 能从哲学、美学层面了解古人创作的一般规律。
二、教学重点:上述加*处。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型:讲读结合,研讨为主,品味为辅。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
    ①  【投影片1、2、3、4、5】创设情境、感性认识:依次展示欧阳文忠公像
、欧阳修
行书、元代赵孟頫\行书《秋声赋》卷、今人《
秋声赋》图轴。
②  【投影片6】温故而知新:讲解诵读提示,师范读第一自然段,生齐读2、3、4自然段,重点点评结尾段的朗读技巧。
2、介绍学习目标:【投影片7】文、质、哲 “万能三角”文章学习法。
【投影片8】解析“万能三角”:师介绍什么是“文”,然后和学生一起探讨什么是“质、哲”,明确基本概念。
3、 对“文”进行研讨:
①  【投影片9】文似看山不喜平:师带领学生讨论,明确“起、承、转、合”的创作基本原理,此为“文”的根本所在,是最基本的行文思路。
②  【投影片10】理论联系实际,发动学生探讨课文是怎样起承转合的,明确各部分的具体内容。
4、 对“质”进行研讨:
【投影片11】横看成岭侧成峰,发动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多义性(分三方面)探讨,总结。
5、 对“哲” 进行研讨:
①  【投影片12】学生思考:为什么以欧阳修为代表之一的古人会这样写,写这样的文章?其中有无规律?该如何从哲学层面对这种现象加以解释说明?
②  师进行理论引导,带领学生结合已学课文进行讨论,总结(分三方面)
6、 初试锋芒:
①  【投影片13】绝知此事宜躬行,誓与醉翁比高低:师引导学生按照结合起承转合的写作原理尝试构思《冬风赋》或《冬雨赋》。
②  学生思考,发言谈谈自己的构思。
7、 作业布置:
① 【投影片14、15】布置研究性学习题目。
② 【投影片16】从美学角度思考 “承转合为什么这样美?”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爱莲说》《秋声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茂名市茂南区中考一模)
《秋声赋》课堂教学实录
《秋声赋》ppt复习课件(24页)
《秋声赋》教学实录
《秋声赋》教学反思2
《秋声赋》课堂实录
《秋声赋》说课稿
《秋声赋》检测练习
《秋声赋》学案
《秋声赋》教案6
《秋声赋》ppt课件5
《秋声赋》同步练习
《秋声赋》mp3音频朗诵
《秋声赋》ppt课件4
《秋声赋》教案5
《秋声赋》赏析
《滕王阁序》《秋声赋》教案及练习
《秋声赋》练习题
《秋声赋》ppt课件(53页)
《秋声赋》教学反思
《秋声赋》教案4
《秋声赋》教学设计2
《秋声赋》练习
《秋声赋》ppt课件2
《秋声赋》mp3音频配乐朗读
《秋声赋》ppt课件1
《秋声赋》原文和译文
《秋声赋》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