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十八岁和其他》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06


《十八岁和其他》课堂实录
                                     
设计指导思想: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及引导、鼓励、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阅读兴趣,使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体认、内省并感悟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精神生长的过程。而教科书所提供的学习材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文与作业,它仅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情境、提供选择。所以我在设计本文的教学时,尝试改变单一的方式,围绕“青春”,抓住十八岁这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使学生结合自我体验,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与感受。
教学目标: 
1、 通过与家长、同学的对话和交流,加深对青春话题的感受和思考。
2、 尝试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
3、 通过课文的阅读和体验,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进一步完善自我人格。
重、难点:感受平等沟通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预习安排:回家和父母共读本文,并请父母写一段读后感。
教学过程:
导入:(由一则公益广告导入)
师:大家一定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母亲在给自己老母亲洗脚的时候,她年幼的儿子刚好目睹了这一经过,等她下班回家的时候看见儿子端着一大盆水摇摇晃晃地过来要给她洗脚。这一场面曾深深打动了我,而今天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一段话同样令我感动。
(大屏幕投映贾凭玉妈妈写的一段话:)
读完扬子的《十八岁和其他》,感触很深。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常为他的成绩不理想而着急,偶尔也对他发脾气。其实,现在想来,孩子在辛苦、努力学习的过程中,作为父母应该给他更多的鼓励,尽可能象朋友那样去理解和帮助他,尽可能培养他的独立能力。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我们有理由去宠爱他们,但更有必要去教会他们理解别人、关爱别人。
他们所处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比我们激烈得多,但为了将来能更好地生存,不得不激励他奋发努力(虽然我们有时也很矛盾)。
但作为父母,和作者一样,总是希望他们能过得快乐而充实!凭玉,我相信你,不会让自己,也不会让父母老师失望!
(同学们仔细阅读上述文字)
师:我想问大家,读了这段文字以后有什么感受?
生:很感动,贾凭玉能遇到这样的妈妈真是幸运。(同学们笑)
师:那你觉得你自己不幸运?
生:那倒也不是,仔细想想,我的父母可能没有他的妈妈那样的文笔,但心是一样的。
师:恩,这让我想起一句古话,叫什么来着……
生齐答:可怜天下父母心。
师:对,其他同学还有其他感受吗?
生:我觉得贾凭玉的妈妈很会鼓励人,我看了也心潮澎湃了。
生:其实我们心里也很矛盾的,我们也希望父母能真正理解和支持我们。
师:那大家再仔细看看这段文字,贾凭玉的妈妈有哪些地方和作者想到一块去了?
(学生速读课文)
生:比如都能体谅孩子读书的艰辛。
师:能举出具体例子吗?
生:第13页“现在你正为准备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
师:还有吗?
生:对子女都有一种最深沉、最无私的爱。如第11页倒数最后一行“东东,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还有翻过来第五行“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
师:那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感受过这种深沉、无私的爱呢?
生:就是我十六岁生日,爸爸送了我一件礼物,是我第一次理发时他自己收集的我的胎毛,我觉得这份礼物太贵重了,当时就哭了。(掌声)
师:说得真好,我都被感动了。还有吗?
生:都写到了对孩子读书的一种矛盾的心理,如紧接上一句“虽然极端同情你却不能不鼓励你,甚至鞭策你尽全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竞争的胜利。
生:还有,他们所处的时代竞争没有我们这么激烈,如“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虽然我们读书也曾感到‘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一类的传统压力,但并没有象你们这样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
生:都意识到了和孩子之间的矛盾都是因为缺少交流和沟通,如第12页“不过,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时不能象朋友般地吧问题摊出来谈谈”。
师:同学们都讲得很好,也印证了我们刚才的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可见,天下父母的心也是相通的。那么,大家有哪些意见或建议可以提给父母呢?说不定我下次去家访时可以给你们带去。
生:不用的,我们自己直接去提好了,刚才不是说悲剧是因为缺少沟通吗。
生:我觉得我妈妈还是把我管得太紧了,两周好不容易休息一次,也不让我出去。
生:我的父母跟密探似的,老是打听我的电话是谁打来的。如果是异性,就更神秘兮兮了(全班哄笑)。
生:我的父母过于看重考试的结果,从来不问我的学习过程。考砸了就把我一顿臭骂。
生:我老爸老妈和我至少有十个代沟(同学们笑)。
师:说来听听。
生:人们不是讲三年一个代沟嘛,在年龄上就差不多就有十个了。(再次哄笑)
生:我建议我的父母学学人家的父母,多给我们一些自由的空间,多留点时间和我们沟通沟通。
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意见和建议,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细读课文,小组讨论后归纳)
生:流行观念的影响;
生:父母的愚昧与落伍;
生:子女的盲目与急躁;
生: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
师:大家想想,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会有怎样严重的后果呢?
生:会产生隔阂,甚至离家出走。
生:会迷恋网络游戏。我有一个好朋友,原来是重点中学的一个好学生,父母平时都很忙,没有去管他,后来就迷上了网络游戏,甚至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现在休学在家,去好多大医院都看过了,也没有用。
师:的确挺可惜的。
生:我原来听说过一件事,好像是金华的一个好学生,因为父母管得太严,对他要求太高,缺乏沟通和理解,结果把他的母亲给杀了。
师: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金华的“徐力杀母案”。
(幻灯片投映)今年17岁的徐力是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母亲吴凤仙是金华县食品公司职工。由于徐父长期在外地火车站工作,徐力从小到大基本上是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成长的。母亲吴凤仙工资不高,就帮别人加工毛线衣赚点钱供儿子读书,让孩子过着“吃穿全包,一心读书”的生活。初中升高中时,徐力考进了学校的重点班,但高一上半学期排名全班倒数第二名。通过努力,高一下半学期,徐力一跃到了第10名。吴凤仙喜出望外,要儿子以后每次期中、期末考试都排在班级前10名。然而,悲剧也就从这时候埋下种子。去年11月底,吴凤仙参加家长会议时得知,徐力这学期期中考试的成绩排在班级第18名。回家后,吴凤仙很生气,狠狠地打了儿子一顿。徐力喜欢踢足球,吴凤仙就说:“以后你再去踢足球,我就把你的腿打断。”重压之下的徐力感到母亲对自己管得太严,而且母亲提出的目标无法实现,深感委屈和压抑。今年1月17日中午,徐力从学校回家吃完中饭后,想看会儿电视。吴凤仙提醒儿子期末考试要考前10名。徐力回答说:“很难考的,不可能考得到。”母子之间再次为学习发生顶撞。绝望中,徐力从门口拿起一把木柄榔头朝正在绣花的母亲后脑砸去,将母亲活活砸死。――2000年3月22日《浙江日报》
(全班寂然)
师:谁能说说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表面上看是过重的学习压力和现行的教育制度,我认为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没有真正去试着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只看成绩。还有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甚至高得让孩子喘不过气来。而孩子也没有找到更好的途径来向母亲倾诉自己的苦恼。其实每个孩子也想把书读好,但正如手指也有长短那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家长的期望的。
师:酿成这一悲剧的因素固然有许多,但显然,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师:父母和子女之间是如此,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大家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生:比如现代都市里的人,可能对门两家互不相识,楼上楼下闪身而过,没有交流,没有沟通。上次我们小区有户人家白天进贼,对面人家看见了也没有及时打110,后来使小偷逍遥法外。人与人之间只剩下冷漠了。
生:比如马加爵性格孤僻,平时里很少和同学交流,所以在一次打牌过程中与其他几位同学产生矛盾,最终杀害了这四位同学,在断送了自己前途的同时,也断送了其他四户家庭的的幸福。
师:又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可见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如何更好的去和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呢?
生:刚才有人说了,沟通要以平等、尊重为前提,离开了这些,沟通就无从谈起了。
生:我认为沟通要怀有一颗真诚的心。套用一句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掌声)
生: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多替别人想想。
师:我们时常会感到父母和我们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那大家觉得是父母不愿意和我们交流吗?
生:当然不是,他们都忙于自己的工作。
生:我好不容易回家一趟,除了吃饭,基本看不到他们,有时就是吃饭也碰不到。尤其是我爸,我妈倒是在的,就是唠叨起来没完没了,更不用说沟通了。
师:是啊。我们的父母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对中年人来讲,上有老,下有小,生存的压力更大,就像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那样,父母不是不愿意和我们交流,主要是太忙了。那么大家发了这么多的牢骚,有没有想过要为父母做点什么呢?
(小组讨论)
生:有时想想父母也真的挺不容易的,平时应该多体谅父母,少和父母顶嘴。
生:在母亲节的时候,送妈妈一束康乃馨。
生:礼拜天回家的时候帮妈妈做一次家务。
生:为妈妈洗一次脚。(先笑,后鼓掌)
师:好像都是想着为妈妈,有没有想过为爸爸做点什么?
生:爸爸爱抽烟,想个办法让他戒掉。
师:有没有想到好办法呢?
生:暂时没有。(笑)
师:课后,同学们一起帮他想想。还有吗?
生:给爸爸买些好茶叶,因为他经常要熬夜。
生: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来报答父母。做个真正的男子汉。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很好,当然说到更要做到,我们就把这个问题作为课外作业,在下周回来后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你和父母沟通的结果。
师:(结束语)我们在希望得到别人尊重和理解的同时,也要尊重和理解别人。记得初中有一篇文章《珍珠鸟》,最后有这么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我改一改:理解和交流,也同样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下面来听两首歌: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和李键的《父亲》(在歌声中结束课文)


教后反思: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什么是爱呢?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

评点:
在新教材中,本课定位为“活动体验课”。孙老师摈弃了枯燥的说教和单纯认知学习的倾向,将学生引向社会和生活,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去体会、感悟,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性精神生长。
由一位家长来信的片断切入,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认识,因为学生对文本已有整体感知,所以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习重心放到“沟通”和“学习”两部分中,而这两块内容又是极密切的,因而,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被唤醒、激发,所以学生的思维活跃,发言踊跃。
为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教师出示因缺乏沟通而酿成悲剧的真实典型的材料,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更深切地认识倒沟通在人际关系中及其重要的作用。
环顾整个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始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沟通的深刻认识和对人应有的尊重,是在有条不紊的教学环节中完成的。
“对话生成”与“文本解读”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落实到具体课堂上,这二者有的时候不免发生抵触:强调了文本解读所能达到的深度,就会影响课堂对话的生成,容易导致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颠倒;强调了对话生成,就往往容易流于肤浅,未能达到文本或话题可能达到的理想深度,本课就存在这个问题。
              

               (宁波东方外国语学校   孙常明执教
                                              董瑛  评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十八岁和其他》ppt课件(32页)
《十八岁和其他》复习ppt课件(9页)
《十八岁和其他》教学反思
《十八岁和其他》ppt课件(35页)
《十八岁和其他》课后练习
《十八岁和其他》导学案
《十八岁和其他》课前预习
《十八岁和其他》ppt课件(23页)
《十八岁和其他》ppt课件7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5
《十八岁和其他》ppt课件6
《十八岁和其他》mp3音频朗读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4
《十八岁和其他》读后感
《十八岁和其他》与《傅雷家书》比较阅读
《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我的五样》同步练习
《十八岁和其他》教学实录
《十八岁和其他》课文阅读
《十八岁和其他》同步练习
《十八岁和其他》活动体验式教学案例
《十八岁和其他》ppt课件5
《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我的五样》教案及练习
苏教版《十八岁和其他》教学设计3
《十八岁和其他》ppt课件4
《十八岁和其他》pps课件1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2
《十八岁和其他》ppt课件3
《十八岁和其他》ppt课件2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1
苏教版《十八岁和其他》ppt课件1
《十八岁和其他》参考资料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