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信客》的人文性色彩
作者:刘正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14


    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写过的一篇散文《信客》(收集在《秋雨散文》中)被收入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信客曾经活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历史舞台。当时邮政事业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联系就靠信客。信客成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和乡村联系的纽带。余秋雨先生借信客这个狭小的舞台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缤纷的色彩。
  
  一、人性的美好
  
  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积劳成疾,却始终任劳任怨。每到一地,既要散发信、物,还要接受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许多额外的工作,经常帮助写信、读信。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外出谋生者死了,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家乡,又要通报噩耗,吊唁死者家属,交出遗物。信客从无怨言,把所有的一切都当着尽同乡之情。
  信客生活穷苦。老信客干了一辈子穷困潦倒,连一个家室也没有,家中一无所有。沿途投宿,总是拣最便宜的小旅馆,吃饭找那种“可以光买饭不买菜”的小店。终年奔波,劳累孤独,陪伴他的只有胃病和风湿病。
  最令信客无法忍受的是蒙受种种怀疑、憎恨和诬陷。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捆扎礼品”,就被人糟蹋了一生的信誉,从此流落乡外。年轻的信客通报噩耗,却被一些农妇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信客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此外,还要饱受种种猜疑,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走出死者的家”。
  更有甚者,耿直的信客因坏了同乡的“好事”,却被发了财而拈花惹草的同乡诬告为“私闯民宅的小偷”,将他扭送到巡捕房。但是社会总还是有良心的。信客虽然不再作信客,但人们并没有忘记他,而是常常想起他的好处“给失去了生活来源的他端来几碗食物点心”,连那位曾经打他的同乡也善心大发,十分感动,请他代办本乡邮政的事务。后来,乡里的学校缺一名地理老师,人们推举信客当老师。信客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高尚的人格,很快成为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不久就当上了校长。
  信客终于凭借自己美好的声誉、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大家,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最终也得到了社会的回报。演绎了一幕人间喜剧。
  穷困艰辛的信客如今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可是几十年之后的今天,余秋雨先生为什么还要跟这些不知名的信客树碑立传呢?我想无非是想让信客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宽厚待人、善良正直的品质能够流传下来,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生活中,更需要大力提倡这些优秀品质。这就是文学作品所谓的教育功能吧。
  
  二、人生的严肃性
  
  可是,我认为《信客》所展现的人文性还不只这些。老信客和信客一样,饱受艰辛,任劳任怨,一生勤劳善良,但是他们的结局迥然不同:老信客最后被迫离开家乡去坟场看坟,他离开了纷繁复杂的人群,离开了他热爱的乡亲,踽踽独行,孤独穷困,陪伴他的只有孤魂野鬼,只有山风林涛,只有长长的寂寞,最后他悄无声息地死在远离乡村的坟场;而信客能够有幸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校长,死后“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还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命运的差异?
  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里一户人家的姑娘要出嫁,姑娘的父亲在上海,托老信客带来两匹红绸。老信客正好要给远亲送一份礼,就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捆扎礼品,图个好看……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斗,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证明了老信客的清白!可是老信客还是声辩不清,“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从此,信客再也不能做信客了,而是远离人群与鬼魂为伴。临走前,他没有埋怨乡亲,而是极力劝说新信客当信客,继续为乡亲们服务。多么善良、多么厚道,多么仁义的老信客!可是命运竟然如此薄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些都是人性的宽容和大度。但是仅仅只是“一条窄窄的红绸”,人们为什么就不能原谅曾经任劳任怨、饱受艰辛,而今用血淋淋的手来表明自己改过的老信客?人们为什么就不能够记住他曾经为他们带来过无数的喜悦和希望?难道这些乡亲都是铁石心肠吗?难道这些乡亲都愚顽无知吗?不,不是。正如老信客所言:“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
  读到这里,我的心猛然一颤,不禁头沉沉,汗涔涔:做人竟是如此的严肃!竟然容不得半点的差错!无论你曾经多么受人尊重、多么让人信任!其实人来到世界上,要犯很多错误,甚至可以说我们是在错误中不断前进。可是我们在做人上却容不得犯一丝一毫的差错,正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读罢《信客》,总是让人无法释怀——人性虽然很美好,但人生这个话题太沉重!我们在信奉“善有善报”的同时,信客悲惨的遭遇也总在时时提醒着我们“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人,一定要小心呀!我不知道余秋雨先生写这篇文章是不是刻意在警示我们。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信客》ppt课件(15页)2
《信客》ppt课件(12页)3
《信客》导学案6
《信客》ppt课件(14页)
《信客》教案15
《信客》ppt课件(17页)4
《信客》教学设计14
《信客》公开课学案5
《信客》ppt课件(17页)3
《信客》评课稿
《信客》教案13
《信客》ppt课件(26页)
《信客》ppt课件(27页)
《信客》教案12
《信客》ppt课件(8页)
《信客》ppt课件(67页)
《信客》ppt课件(29页)
《信客》ppt课件(23页)
《信客》教学模式操作卡
《信客》导学案5
《信客》导学稿
《信客》预习学案
《信客》ppt课件(21页)3
《信客》pptx课件(24页)
《信客》ppt课件(17页)2
《信客》ppt说课课件
《信客》ppt课件(11页)
《信客》ppt课件(12页)2
《信客》ppt课件(15页)
《信客》ppt课件(12页)
《信客》ppt课件(53页)
《信客》公开课ppt课件(17页)
《信客》ppt课件(17页)
《信客》导学案4
《信客》说课ppt课件2
《信客》说课ppt课件1
王顺友——感动中国人物flv视频素材
平凡造就伟大---再谈投递员王顺友
深山信使王顺友
《信客》导学案(含答案)
《信客》ppt课件(16页)
《信客》诗歌改写(17篇)
《信客》学案4
《信客》ppt课件(18页)
《信客》学案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