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作者:孙发扬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0-16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孙发扬
  在准备教学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课时,因为备课时间比较匆忙,我只是看了课文,参考了教参,知道了课文的层次结构和论证方法后就去上课了。但在上课过程中,我却不想照丁教授的说法来贬低儒家的经典理论\'格物致知\',我说,老师认为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是虚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因为万物可给人以启迪,可陶冶人的情操;而丁教授所赋予的\'格物致知\'的新的含义,它是实的,主要是指科学实验,指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然后我布置了课后作业。练习二是要学生写写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趣的经历,练习三是要学生写在\'人文科学和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我说:古代就有许多这样的诗句,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请你们就此写写自己的看法。
  但是教完之后,待我再去查看资料时,再看丁教授的论证,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我认为《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讲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是儒家的入世态度。而丁教授所讲的\'格物致知\'则是在科学范畴,是显微镜下的科学世界,两个范畴的理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厚此薄彼呢?我庆幸自己上课时没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会误导学生了。
  二、丁教授还举了王阳明\'格\'竹的例子,认为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他认为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长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而不应该袖手旁观。但我想,这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探讨世界的不同角度,他们的着重点不一样,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孤陋寡闻若我,也知道郑板桥就创作了许多竹诗竹画,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一首借物咏志诗,在中国文人的眼里,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会达到\'物中有我,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诗句。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哲学文学给人类带来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优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断语。
  三、最后,丁教授还把中国学生的高分低能归咎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归咎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应该归咎于考试制度,它剥夺了学生的实践时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当然,我还是非常赞同丁教授提出的\'要让实践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能有国外学习研究经历的人对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弱有更深的感受,有更强的急迫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音频朗诵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wma音频朗诵(女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总结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表格式教案
《匠心之道“守破离”》阅读练习及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
比尔·盖茨《释放你的创造力》阅读练习及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30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39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含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结构图解,思维导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写作背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互助导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生字拼音、词语解释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10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3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读写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41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12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8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18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改写成诗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问题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实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15页)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mp3音频朗诵(男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2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20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1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25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22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字词归类复习
华裔诺贝尔奖十位得主的基本情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高效导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15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