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左手的掌纹》自序教案及练习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1-22


《左手的掌纹》自序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文中关键信息的筛选,了解余光中先生的基本情况,说出《左手的掌纹》一书的选文特点。
    2. 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能概括出余光中的散文主张。
    3.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4.学生在与前一篇书序比较阅读后,能说出自序与他序的不同。
 
【学习过程评价】

项       目
叙述或回答
归纳
·
整理
1.摘记自序的一般特点。
2. 编制“余光中先生基本信息一览表”
3.划出与“左手”、“掌纹”有关的句子。
4.摘记余光中有关散文写作的论述。
 
思考
·
感悟
1.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大品、重工业、不伦不类、多元。
2.思考作者为什么以“左手的掌纹”为文集命名。
3.想想自己该如何评价余光中的散文观。
4.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和文集命名原因,对阅读全书有什么帮助?
 
发现
·
创新
1.阅读两篇序言以后,尝试写作一篇短小的书序。
2. 余光中认为写诗、写散文、写评论、翻译构成自己生命的四度空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评价:

 
 
【积累运用】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我出生在南京,货真价实,是一个南京小萝卜。还没有出世,就跟母亲上了栖霞山,那是重九前一天。母亲动了胎气,翌日就产下了我。南京不但生我,而且育我。这一生载我的后土,最久的是台北,长达二十年。其次是高雄,达十七年。第三该是南京与香港,各为十一年。
从长江到玄武湖,从运河到太湖,江南水乡正是我母乡。在灵魂深处,这遍地江湖、盈眸洲渚,正是我乡愁所依,孺慕所赖,从来就不曾断奶。我当然也是广义的江苏人:常州不但是母乡,也是妻乡。在漕桥的孙家,我的表兄弟姐妹岂止百人,今日虽已散居各省,当年童稚,却同在假山后、鱼缸边捉过迷藏。
十多年来我的书在大陆各省出版,但是在江苏,这还是第一次,尤其还是在接生我的南京,更是倍加快慰。更令我快慰的是,这本《左手的掌纹》是由南京作家冯亦同先生编选。亦同是诗人,也是诗评家与散文家,不但先后写诗赠我,写评评我,更多次为文记述我这位“金陵子弟江湖客”,说得白些,也就是“南京大萝卜”的近况。现在更进一步,他又为江苏文艺出版社编选了我的散文选集。我的感动要套李白的诗句来表达:“请君试问长江水,乡情与之谁短长?”
1.作者在文中用“南京小萝卜”和“南京大萝卜”的说法,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自己“是广义的江苏人”,“广义”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君试问长江水,乡情与之谁短长?”这一句为什么“套”用而不直接采用李白诗原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余光中散文主张的一项是(        )
A.只要不是洋学者生涩的翻译腔,它可以斟酌采用一些欧化的句法,使句法活泼些,新颖些;只要不是国学者迂腐的语录体,它也不妨容纳一些文言的句法,使句法简洁些,浑成些。
B.一篇散文应当独具自身的功能,例如叙事文中,不带写景,写景文中,切勿状物,而无论是叙事、写景、或状物,都应当直达抒情之功。
C.真正丰富的心灵,在自然流露之中,必定左右逢源,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步步莲花,字字珠玉,绝无冷场。
D.文字的触觉有细腻和粗俗之分。一件制成品,无论做工多细,如果质地低劣,总不值钱。对于文字特别敏感的作家,必然有他自己专用的词汇。
5.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余光中大品散文主张的一项是(        )
A.在句式上注意文白交融, 中西合璧,雅俗相济,并且力求以长短句的错落有致来控制句子的速度,以插入句、倒装句来使文句更为摇曳多姿。
B.在篇幅上,散文不必限于小品,也可以扩大驰骋的空间,长到两三千字以上。
C.情、理、意、事、景、物六项之中,前三项抽象而带主观,后三项具体而带客观。如果一位散文家长于处理前三项而拙于后三项,他未免欠缺感性,显得空泛。如果他老在后三项里打转,则他似乎欠缺知性,过分落实。
D.用很纯粹的白话文来写一般性的应用文,例如演说辞、广播稿、宣传品、新闻报道等等,是应该也是必要的,纯用白话文也可以写出一篇好散文来。这是大品散文的一项追求。
6.作者举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诗在节奏上常是快板。
B.其实违规超速我当然不是初犯。
C.散文语言应追求弹性。
D.散文句法应当追求改变常态。
7.“每隔一代,至少每隔五百年吧,中文的老凤凰就应该重投造化的炼丹炉里,去经历火劫,净化出一只新雏凤来。”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这本《左手的掌纹》所选的作品五十多篇,有短到数百言的小品,也有长逾万言的巨制;有纯粹的抒情文,有夹叙夹议的杂文,有自己出书的序文,还有不折不扣的论文。无论篇幅与文体都不拘一格,可谓最广义的一部文选了。
  我的抒情散文,包括小品与长篇,迄今已有一百五十。至于评论文章,包括正论与杂文,再加为自己和他人所写的序言等等,大约也已刊了两百篇。因此这本《左手的掌纹》所选的广义散文,约占我在这些文类上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强。
  我这一生还写过九百首诗,译过十三本书,但纵观我所致力的四大文类——诗、文、评、译,却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因为我的诗兴勃勃,不尽在我的诗集里,更侵入文集里去了,文情汩汩,也不尽在文集里,更透入论集里去了,而议论滔滔呢,也不尽在论集里,更渗入许多译书的序言和注释。
  所以这本《左手的掌纹》也不例外,读者当会发现其中的散文诗兴不浅,而评论文章文情颇浓。谢谢冯亦同先生抬举我的左手,让读者相一相纵横的掌纹。
8.下列各项中,最符合余光中大品散文特点的一项是(       )
A. 短到数百言的小品             B. 纯粹的抒情文
C. 夹叙夹议的杂文               D. 不折不扣的论文
9.下列各项中,最接近文中“不伦不类”一词含义的一项是(       )
A.不拘一格             B. 不落窠臼
C.不足为训             D. 不三不四
10.下列对上文内容的概括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光中的创作,讲究各种文体以及各种表达方式的有机融合。
B. 余光中是一位多产作家,在各种文类均有建树,尤以写作散文见长。
C.《左手的掌纹》所选作品在作者广义散文总量中占一定比重,有较强的代表性。
D.写诗、文、评、译是余光中生命的四度空间,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美感世界。
11.“谢谢冯亦同先生抬举我的左手,让读者相一相纵横的掌纹”一句中的“左手” 指什么?“掌纹”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英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至少是最大的散文大国。我在大学里读的是西洋文学。教我们英国散文的一位教授,把英国散文说得天花乱坠。我读了一些,也觉得确实不错。遥想英国人坐在壁炉前侃天说地的情景,娓娓而谈,(甲),真不禁神往。愧我愚鲁,感觉迟钝,一直到很晚的时候,我才憬然顿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世界上真正的散文大国其实就是中国。在“经”中间有好散文,在“史”和“子”中,绝妙的散文更多。在“集”中除诗歌以外,几乎都是散文。因此,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以及从历史的悠久来看,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事情难道不是这个样子吗?(1)
我还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中国散文的优越性。自从五四倡导新文学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管齐下,各有独特的成绩。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四个方面,哪一方面成就最大?人言人殊,不足为怪。我不讨论这个论争。但是有人说,四者中成就最大的是散文。我不评论这个看法的是非曲直;但是我觉得,这种看法是非常深刻,很有启发性的。专就形式而论,诗歌模仿西方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而小说,不管是长篇还是短篇,哪里有一点《三国》《水浒传》《红楼梦》和唐代传奇、《今古奇观》《聊斋》等的影子?它们已经“全盘西化”了。至于戏剧,把中国戏剧置于易卜生等的戏剧之中,从形式上来看,有什么不同呢?还有一点关汉卿等等的影子吗?我不反对“西化”,我只是指出这个事实。至于散文,则很难说它受到了多少西方的影响,它基本是中国的。我个人认为,这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散文国家这个事实,有密切关系。(2)
既然把散文摆上了这样高、这样特殊的位置,散文,特别是中国散文的特点究竟何在呢?有人说,散文的特点就在一个“散”字,散文要松松散散。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愿意写到什么地方,就写到什么地方。率意而行,一片天机,(乙),如(丙)。何等潇洒!何等自如!我对这种说法是有怀疑的。如果不是英雄欺人,就是完全外行。现在确实有些散文“散”了,但是散得像中小学生的作文。这样的东西也居然皇皇然刊登在杂志上,我极不理解。听说,英国现在个别作家坐在咖啡馆里,灵感忽然飞来,于是拿起电话;自己口述,对方的秘书笔录,于是一篇绝妙文章就此出笼。这是不是事实,我不敢说。反正从中国过去的一些笔记中看到的情况与此截然相反。一些散文大家,一些散文名篇,都是在长期锻炼修养的基础上,又在“意近惨淡经营中”的情况下,千锤百炼写出来的。尽管有的文章看起来如(丁),舒卷自如,一点费力的痕迹都没有,背后隐藏着多么大的劳动,只有作者和会心人了解,实际不足为外人道也。(3)
12.下面四个词语分别取自文中(甲)(乙)(丙)(丁)四处,按顺序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妙趣横生  天马行空  挥洒自如  行云流水
B.妙趣横生  挥洒自如  天马行空  行云流水
C.行云流水  妙趣横生  挥洒自如  天马行空
D.行云流水  挥洒自如  妙趣横生  天马行空
13.原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如果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现代散文成就最大,难道还有什么理由来批驳吗?”这句话接在文中(1)(2)(3)处的哪一处最顺当?
答:               
14.第二自然段通过比较,论述了中国现代散文的优越性在于                       
15.第三自然段中,“我对这种说法是有怀疑的,如果不是英雄欺人,就是完全外行”这句话里的“英雄”是指                                   。由此可见,作者对散文创作态度中的“率意而行”“松松散散”持                   态度。
16.说中国是现代“散文大国”的理由是
①悠久的历史传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
郁达夫(1935年4月)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的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了,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条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要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造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规,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
[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古文辞赋。
17.第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
答:①和②               。②和③               。①和③                
18.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                ;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                ;至于他所说的“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                的问题。
19.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第一重指                                       (不超过8个字)
第二重指                                             (不超过14个字)
20.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书的看法是                                                               
                                                                               
                                                        (不超过48个字)
21.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左手的掌纹》自序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