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图片两组》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1-25


《图片两组》教学实录

作者:徐叶丹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解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

2.  以合理的顺序、充分的想象来介绍课文图片。 

1.观察分析图片,谈个人感受;解说照片,更加深刻地认识战争对儿童、对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危害

2.  照片鉴赏、诗歌朗诵等形式,增强情感体验,坚定和平信念

3.  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抓取一瞬间,塑造典型,向课后拓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紧扣语文本性,开展多种学习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对战争和和平的情感体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播放凄婉的《睡莲》曲子,并配以黑人大兵流泪图片及“战争”醒目大字。]

师: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战争史。人类,自从步入文明时代的入口处之后,就是以这种姿态走到今天——一只脚伴着和平的鼓点踏在耕耘的农田里,另一只脚伴着冲锋的号角踏在肉林骨莽的战场上;一只手高举站满和平鸽的橄榄枝,另一只手则高擎着沾满殷红鲜血的利箭。迄今,战争已吞噬了34.5亿人的生命,在浩浩战争史中,无辜的弱势群体,比如儿童,比如妇女,又将面临怎样的屠杀和不幸啊!今天,我们就再次揭开历史的眼睛——历史图片来深味这浓黑的悲凉,来共同祈求和平。

2.  [推进新课]

[多媒体分别显示第一组图片中的一、三、四幅图片]

师:作为二十世纪最悲惨的人祸,德、日等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带给世界的苦难和破坏是空前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战时的一切在人们记忆中正日渐模糊。只有那些凝固了历史的传世照片,至今仍向人们展示着一个个真实的瞬间。看这三张图片,选出你认为最有震撼力的一幅,并结合文中的文字介绍,给图片起个标题,为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

生1:我选的是第一幅图片,我给它取名——妈妈!……

刚被轰炸过的车站,坐在废墟里的小男孩被吓的大声的哭着,他也许受了伤,他也许找不到妈妈了。我看了很难受,想象当时的情况,我真想把孩子抱在怀里,紧紧的抱着他。我恨日本法西斯,我恨战争。

师:说的真好,是啊!战争最无辜的是孩子。

[多媒体显示图片名字]。

我给它起的名字和你不谋而和。好,我们接着看。

生2:我选的是第二幅图片,我给他取名“爸爸,别去!

一看图片就知道,图片中的爸爸一手拿着枪,他已经戎装待发,马上就要上战场了,这一去可能就是永别啦!我仿佛听到孩子哭着说:“爸爸,别去,好吗?”小小的孩子都已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可见战争对孩子的伤害了。

师:画面是静止的,可通过我们的仔细观察、合理的想象,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了,通过这张照片,我们看到亲情被战争撕裂成了碎片。这只是一对父子俩,这只是一瞬,究竟还有多少这种悲情发生或者正在发生呢?

[多媒体显示:爸爸,别去!]

生3:我选的是第三幅图片,我给它取名:活着的感觉。

小男孩一个人走在遍布尸体的路上,战争结束了,纳粹倒台了,孩子还活着,阳光洒在孩子的身上,未来的希望还在,我感到高兴,但又憎恨,纳粹杀了那么多人,真是没人性。

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概括读图常识,适当板书。

师:从整体上看这三幅图片有什么共同点?

生4:都是一儿童为构图中心。

追问:摄影师如此安排有何用意?(小组讨论)

小组1:因为孩子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当灾难来临时,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非常微弱,甚至没有自保的能力,于是他们便成了战争首当其冲的牺牲品;

小组2:战争首先伤害的是这些弱小者,这便更容易唤起人们对战争的憎恨之情,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战争所毁灭的就是未来的希望。从更高层次诠释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之大。

师: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而战争让孩子失去了家,失去了亲人,他们找不到妈妈了。

[多媒体播放《鲁冰花》作音乐背景,显示诗歌《失火的乐园》,师有感情的朗诵]

附:我丢失了自己的布娃娃/

我再也找不到她/妈妈/你可听见这首歌/

破碎的音符拒绝承载纯真的微笑/

积木搭建起快乐的家/在轰鸣中摧毁/

小熊小猫嬉戏的童话森林/

在烈火中焚烧/连同我的身体/

我的信念/

妈妈/

我看到你含泪的眼睛/

一夜间烙刻着苍老的记忆/

再也不能

抚摸你晶莹的泪花/

再也不能吟唱儿时的歌谣/

妈妈/

原谅我/

地球已变成人间的屠场/

而我的心呀/

只愿跟着自由飞翔

 

师:正义总归要战胜邪恶,战争终于结束了,亲人终于回来了。

看这幅图片,[多媒体显示],同样给这幅图片起个名字。我也给它起了名字,先听听你们的名字和理由,再看我的,我们比一比,谁取的名字好。

生5:我给它取名叫“拥抱”。丈夫终于从战场上回来了,他紧紧的拥抱着妻子,我能想象的出那种经历九死一生而活下来的激动,还能看到自己的亲人。

生6:我给它取名叫“一条腿的丈夫”。战争让本来健全的丈夫少了一条腿,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我能想象丈夫当时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战场的样子,可现在……他的一直腿只能用拐杖代替,战争!我诅咒你。

(教师注意板书学生的题目)

师:说的太精彩了,那现在就看看老师给它取的名字“幸运者?”我给它取这名字是从两方面考虑的:

1.      丈夫的那根拐杖是战争罪恶的又一例证,它和人物的那条腿想呼应,相佐证,默默诉说着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摧残之烈。

2.      丈夫紧紧的拥着妻子,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经历生死离别的人的无比激动。

生7:老师的名字好,它把我们讲的两方面都概括到了,丈夫相对于死在战场上的人,是幸运的,但又是不幸的,他失去了一条腿。

师:说的真好,把老师想说的话都说了。

看了那么多图片,那么到底该怎么读图,读图有什么方法呢?大家回顾一下在给前几幅图片起名时,都注意到了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图片上的人物——衣着、表情;读者的想象等;)

师:老师总结了读图的一些方法:

[多媒体投影]

1、图片本身

主体、背景和细节(衣着、动作、表情)

2、阅读者的感受

想象和联想

3、摄影者的意图

师:好,现在我们就学以致用,从这两幅图片中选出你喜欢的一幅,用刚刚归纳的读图方法,结合文字说明,为图片写100字左右的解说词。[多媒体投影第二组图片]

学生任选其一,根据介绍的读图方法。

(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生8:我选的是第一幅图片,这幅图片记录了中国东北人民听到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消息后欢呼的场面,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被日本人奴役了14年,终于自由了,这是怎样的激动啊!

生9:我选的是第二幅图片,英国妇女都穿上盛装,多么引人注目,在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生活必须品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妇女不可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美丽。胜利了,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师:同学们,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战争史。在浩如烟海的战争史册中,无辜的儿童面临的怎样的屠杀和不幸。今天,当我们再次揭开历史的眼睛——历史图片时,我们介绍照片,解说照片,观察、分析照片,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对儿童、对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危害,同时来共同祈求和平,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多媒体显示图片,并配以“和平万岁”四的大字]

好,来看今天的作业。

 

[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与测评

(2)[多媒体显示几组图片]

要求:学生看图,选择一幅你认为最有震撼力的照片,并牢牢的刻在脑海中,根据今天学习的 

作者:徐叶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图片两组》教案6(获奖)
《图片两组》说课稿
《图片两组》练习题
《图片两组》ppt课件(26页)
《图片两组》导学案2
《图片两组》导学案
《图片两组》教学反思2
《图片两组》教案5
《图片两组》ppt课件3
《安妮日记》《图片两组》同步练习
《图片两组》教学反思
苏教版《图片两组》ppt课件2
苏教版《图片两组》ppt课件1
《图片两组》教案4
《图片两组》教案3
《图片两组》教案2
《图片两组》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