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说课稿
|
|
作者:徐建红 上传者:admin 日期:08-11-28 |
《雁》说课稿
徐建红
一、 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雁》是初中语文二期课改新教材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沉思”。本文是一篇短篇小说,文章叙述了一个两只大雁殉情而死的美丽而凄婉的故事。虽然作品在思想上与学生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对于正值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时期的初中生来说,学习此文可以启发他们思考人生,思考生活,思考生命,由此突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小说中对大雁的动作和心理的描写都很精彩,把受伤大雁的不屈、悲哀、伤感与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学习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的好例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及本单元教学要求,并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将本节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 知识技能目标:
(1) 通过品读描写大雁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语句,学习课文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 通过分析张家夫妇及村民们对大雁的态度,把握侧面烘托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2、 道德情感目标:
通过品读描写大雁心理活动的言语,感受大雁在困厄中对自由、对尊严的渴求和宁死不屈服命运的可贵品质,体会爱情与自由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品读描写大雁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关键词句,感受大雁在困厄中对自由、对尊严的渴求和宁死不屈服命运的可贵品质,体会爱情与自由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2、难点:通过分析张家夫妇及村民们对大雁的态度,把握侧面烘托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描述雁对天空依恋、向往是本文的重点,而雁心向蓝天也就是对自由、对尊严的渴求,只有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中描写大雁大量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关键词句,才能感受到这一点,尤其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熟悉和了解,理解文章的结尾——两只大雁头颈相交,死死地缠在一起,殉情而死的这一举动的价值,更能激起心灵的震撼,只有感受大雁宁死不屈的精神,才能体会爱情与自由对于生命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定为教学重点。作者对张家夫妇及村民们对大雁的态度是谴责的,但他们又是推进故事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这也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点,让学生在分析张家夫妇及村民们残酷而寡情,与大雁珍惜彼此的情感的对比中,把握侧面烘托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有一定难度,因此定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本课将用一课时。
二、 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三步进行,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通过圈点勾画,进一步品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最后通过谈体会感受,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一)、课前准备:读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和小序,查找资料理解内容,说说这首词和小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课前准备旨在创设凄婉、哀伤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情感心理状态,而情感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教师应该善于调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他们的情感很快与作者共鸣,入情入境地去体验。
(二)导入新课 1′
我设计的导语是:“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对于大雁,我们既熟悉又陌生。元好问的千古名篇《摸鱼儿•雁丘词》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大雁殉情的凄惨故事)那么当代军旅作家石钟山笔下的“雁”又演绎着怎样的一段美丽而凄婉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那震撼人心的文字吧。
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此导语设计贴近课文内容,和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7′
自由读全文,要求:
(1)标上小节序号,疏通字词。
(2)概述文章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此环节旨在通过自由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培养语感。通过概述小说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感知。
(四)品味课文 30′
1、师提问:大雁从受伤不能随雁阵飞翔,到最后无力回归蓝天而双双自尽,这期间经历了那些心理变化呢?同学们从那些语句中感受到这些变化?
2、学生细读有关段落并圈划有关语句后交流。
3、说说大雁身上有怎样可贵的品质?
此环节是为了落实知识技能目标1和道德情感目标,突出教学重点。
4、 师提问:当大雁在苦苦地挣扎,而作为人类的代表——张家夫妇及村民们又是怎样的态度?
5、 学生圈划出描写人们的表现语句,并思考:在文中有何作用?
此环节是为了落实知识技能目标2,突破教学难点。
(五)感悟课文 5′
1、师提问:小说的结尾不仅让张家夫妇惊呆了,更让我们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两只雁头颈相交,死死地缠在一起,他们用这种方式自杀了。” 从大雁夫妇的凄婉故事及人们的表现中,同学们有什么感悟?请联系实际谈谈。
此环节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课堂总结 1′
《雁》为我们叙述了一个美丽而凄婉的故事,歌颂了雁心向蓝天,宁死不屈的精神,以及忠于爱情,至死不渝的品格。大雁最后留给我们的形象是意味深长地:“僵直的头仍冲着天空,那是他们的梦想”,“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金人元好问在一千多年前的追问,今天我们似乎寻到了答案。同时,我们比古人感受更深的是大雁对自由、对尊严的渴求,而人们的寡情值得我们反思。
此环节是为了总结全文内容和中心,启发学生思考生命,思考生活,思考人生,由此进一步体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七)布置作业: 1′
1、摘抄文中你认为描写得很精彩的语句并读读背背。
此作业旨在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2、请以“大雁或张家夫妇我想对你们说”为话题写一篇读后感。
此作业旨在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获得的知识和体验重新关注生命、观察生活,感悟人生,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