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综合教案 >>
《威尼斯商人》《文笔精华(七)》教案及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12-03


九下  第一单元 《威尼斯商人》《文笔精华(七)》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1、简单了解戏剧
    2、了解莎士比亚
    3、简单了解人文主义
[知识重点和学习难点]
一、 《威尼斯商人》
1、 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约1586年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1597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2~1593)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均取材于罗马诗人维奥维德吉尔的著作,主题是描写爱情不可抗拒以及谴责违背“荣誉”观念的兽行。14行诗(1592~1598)多采用连续性的组诗形式,主题是歌颂友谊和爱情。其主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
早期(1590~1600年):这时期的伊丽莎白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00)等,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就连这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 
中期(1601~1607年):这时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深化重结,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在这种情况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代表作《哈姆雷特》(1601)展现了一场进步势力与专治黑暗势力寡不敌众的惊心动魄斗争。《奥赛罗》(1604)描写了一幕冲破封建束缚又陷入资本主义利己主义阴谋的青年男女的感人爱情悲剧。《李尔王》(1606)描写刚愎自用的封建君王在真诚和伪善的事实教育下变为一个现实而具同情心的“人”的过程。《麦克白》(1606)则揭露权势野心对人的毁灭性腐蚀毒害作用。这时期所写的喜剧《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等也同样具有悲剧色彩。
晚期(1608~1612年):这时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辛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写失散后的团聚或遭诬陷后的昭雪、和解。《暴风雨》(1611)写米兰公爵用魔法把谋权篡位的弟弟安东尼奥等所乘的船摄到荒岛,并宽恕了他,其弟也交还了王位。一场类似《哈姆雷特》的政治风暴,在宽恕感化中变得风平浪静。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1919年后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有中文的《莎士比亚全集》。 

2、 剧本内容:
贝尔蒙特:鲍西亚,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于是,求婚者从世界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儿,都希望能得到她……
         威尼斯:镇上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萨尼奥,他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亚。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达克特-这可是一大笔钱。于是,他向好友,富商安东尼奥求助,希望安东尼奥能借给他这笔钱。
         然而,由于在海上投入的钱还没收回,安东尼奥手头上暂时也无法拿出这么多钱。于是他被迫向另外一个富有的犹太放债人,夏洛克借这笔钱。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都不喜欢对方:对于安东尼奥来说,他看不起放高利贷的,另一方面,他不喜欢夏洛克也因为他是犹太人;对于夏洛克来说,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从不收利息,这样就损害了他的利益。尽管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夏洛克还是同意借钱给安东尼奥,而且也不收他的利息;但是夏洛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他将会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
         巴萨尼奥去了贝尔蒙特,他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铅匣,也就是装有伊人肖像的匣子。也赢得了鲍西亚。鲍西亚送给他一枚戒指,安东尼奥发誓将永远把这枚戒指戴着。与此同时,鲍西亚的女仆,尼莉莎也接受了葛莱西安诺的求婚,将自己的戒指也送给了他。
         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自己的爱人克里斯汀•罗伦佐私奔了,并且偷走了她父亲的钱和珠宝。
         而夏洛克也因为失去自己的女儿和钱财心情烦乱……当他得知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的消息之后,他决定向安东尼奥讨回借款。
         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东尼奥的合同能够履行。鲍西亚和尼莉莎假扮律师,为安东尼奥辩论,使得夏洛克的计划没有达成。鲍西亚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约规定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是割这一磅肉必须严格按照契约执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伤害安东尼奥的性命。夏洛克无法做到,只好认输。这样,鲍西亚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性命。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爱人是否专心,她们要求自己的丈夫交出戒指作为偿还。最后,真相大白,安东尼奥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财产。
3、 课文情节:
(一) 夏洛克要求公道:
公爵劝解——用讨好来打动夏洛克
巴萨尼奥求情——用金钱来诱惑夏洛克
葛莱西安诺斥责——用怒骂来恐吓夏洛克
安东尼奥认命
夏洛克巧舌如簧——认准契约
(二) 鲍西娅给予公道:
鲍西娅设计——欲擒故纵
宣布控诉成立——劝告夏洛应慈悲——否定权力改变法律——再次发出劝告——宣布契约生效——“外科医生”的先兆——宣布判决——突如其来的细节(血等)否定改动契约——判决夏洛克谋杀之罪
4、 人物形象:
①安东尼奥:诚信、侠义、仗义
②夏洛克:贪婪(世界文学中四大吝啬鬼之一)、凶残、冷酷
③鲍西娅:机智、聪明、慈善
④公爵:慈祥、稳重
⑤巴萨尼奥:仗义
⑥葛莱西安诺:暴躁
5、 中心思想:
这场戏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借助于古典知识——主要是希腊哲学与艺术,来反驳经院哲学与神学,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的思潮,是一种与以神为本位的神本主义相对立、反对野蛮、愚昧与迷信的世界观。)
      写作特点:
a) 人物语言生动形象,高度个性化: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如夏洛克能言善辩,或用逻辑推理而无懈可击,或用反问加强语气,或用冷嘲热讽迫使对方无言以对,或用生动的比喻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词锋逼人,不可一世。鲍西娅上场后,他认为形势有利于自己,就满口阿谀逢迎之词。判决之后,则痛苦不堪,哀怨悲叹。其他人物的语言也各有特色,如公爵的委婉耐心,鲍西娅的周密稳健,葛莱西安诺的暴躁怒骂和开心取笑等等,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b) 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有人物性格的对比,如安东尼奥等人的仁爱、慈悲与夏洛克的贪婪、残忍对比;还有许多情节的对比,如夏洛克一开始的嚣张气焰和最后的哀怜绝望,突转之前夏洛克对鲍西娅的赞美和突转之后葛莱西安诺等对鲍西娅的赞美等。从这些对比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赞颂仁慈、友爱的人文主义生活观和道德观。
       
二、 《文笔精华(七)》
       1、《哈姆雷特》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欧洲,那是一个充满吸引力、权力与堕落的世界。丹麦王国城堡的露台上,几名值夜的士兵突遇老国王哈姆雷特的鬼魂,惊恐万分,他们把这个发现秘密地告诉了王子,哈姆雷特决定去看个究竟。见到了父亲的鬼魂,知道皇叔克劳狄斯篡位娶嫂而毒害亲兄的真相后,哈姆雷特近乎疯狂,他一心想着复仇的计划。天生阴郁、犹豫不决的性格使哈姆雷特失去了报仇的良机,但随时要爆发的满腔仇恨,使他误杀了躲在帏幕后偷听他和王后谈话的大臣波罗纽斯。而深爱着王子的波罗纽斯的女儿奥菲莉亚,在精神恍惚中不幸溺水身亡。克劳狄斯挑拨奥菲丽娅的哥哥莱尔提斯同哈姆雷特决斗,并欲用毒酒和毒剑杀死王子。哈姆雷特第一会合获胜,王后非常高兴,端起国王为哈姆雷特布下的毒酒喝了下去。决斗中,哈姆雷特中了对手的毒剑,但他夺过剑后又反戈一击。王后中毒死去,莱尔提斯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揭露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雷特挣扎着扑向克劳狄斯,杀死了他,自己也毒发身亡。王室一片混乱,一场叛变正慢慢蕴酿着……
本段评析: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同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一样,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这段独白用一组感叹句构成排比,表达了哈姆雷特对人的高度赞美。
       
       2、《雅典的泰门》
泰门是雅典贵族,家庭富有,乐善好施,慷慨大方。该剧第一幕便描写了泰门豪宴宾客的场面,人员众多,包括诗人、画家、珠宝商、贵族,无疑,他们的到来是钟情于泰门的财富,而不是泰门所想象的友谊。后来,泰门的债主前来讨债,泰门不得不想起了他的这些朋友,当他向自己的朋友借钱时,却遭到了拒绝。最后,泰门在绝望中疯狂死去。
       
           本段评析:这段独白,运用夸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段表达了泰门对金钱的诅咒,对世俗人们丑陋肮脏的灵魂的无情揭露。




[同步练习]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巴萨尼奥    你这冷酷冷酷的家伙,这样的回答可不能作为你的残忍的辩解。
夏 洛 克    我的回答本来不是为了讨你的欢喜。
巴萨尼奥    难道人们对于他们不喜欢的东西,都一定要置之死地吗?
夏 洛 克    哪一个人会恨他所不愿意杀死的东西?
巴萨尼奥    初次的冒犯,不应该就引为仇恨。
夏 洛 克    什么!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
安东尼奥    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由于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是摇头摆尾,发出簌簌的声音。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所以我请你不用跟他商量什么条件,也不用替我想什么办法,让我爽爽快快受到判决,满足这犹太人的心愿吧。
巴萨尼奥    借了你三千块钱,现在拿六千块钱还你好不好?
夏 洛 克    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成六份,每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1.《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欧洲____________时期戏剧家____________。“威尼斯商人”是指____________(人名)。
2.夏洛克对“为什么不愿意接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这一问题的实质是(        )
  A.“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
  B.“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赶掉,谁管得了我?”
  C.“天生的癖性”
  D.“我只能说我喜欢这样”
3.夏洛克说,同安东尼奥进行这一场诉讼“并没有好处”。实际上,夏洛克心里认为打这场官司是有好处的,他的真正的意图是(        )
  A.可能满足他割肉的心愿
  B.可以获得遵守宪章的美名
  C.可以“不给毒蛇咬两次”
  D.可以借机报复,消灭对手
4.夏洛克同巴萨尼奥对话时为什么两次使用反问句?最符合他当时心态的是(        )
A.不愿下面回答问题
B.不敢下面回答问题
C.不甘下面回答问题
D.不屑下面回答问题
5.《威尼斯商人》的戏剧冲突主要产生在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剧本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之间的社会矛盾。
6.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一连串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强调了____________。
(二)
藏根草
   好一座颇有古堡风度的万佛阁,被人遗忘在大殿的背后,断了香火,受了冷落。
   “瞧,那是什么?”
   我们从它的身边走过,忽然发现它那灰暗的阁壁上,飘出来一缕又一缕鲜鲜活活的生命亮色,宛若一群藏在阁楼里的少女抛洒下来的掩面绿纱,情怯怯地朝我们招摇。
   是长青藤么?长青藤没有它这样的优雅;是牵牛花么?牵牛花没有它这样的美丽。
   我们认不出,更猜不透:在这石头墙上,存不得雨水,见不到土壤,这柔弱的小草,它是怎样活下来的?它的根又会藏到哪里?
   守庙的老人来了。
   他告诉我们,这些藏根的小草是何首乌。
   他告诉我们,这青山古刹,有股生生不息的“感应泉”,泉水流到哪儿,哪儿便可寻到何首乌家族的绿色庄园。它是人类的朋友,它是病魔的克星。它可以让白发人萌生一头乌亮的美发,它可以使失眠者做得成甜甜的美梦。
   他还告诉我们,现在寻不到了。那些贪婪的采药人,寻求的是它生命的老根,它躲到哪里,人们便追到哪里,它也只好收起根来,藏进这石头缝里;扒不得这万佛阁,休想再夺它的根……
   自然是一部伟大的书,只要你认识了它,你在这个世界上便寂寞时不再寂寞,穷困时不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指南针。
   请问藏根的小草,我的朋友,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
   还有那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
   1.文中“它是怎样活下来的?”的疑问,从侧面表现出“它”__________。
   2.“它是人类的朋友”一句中的“它”是指____________。
   3.作者问藏根草:“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请你根据文意,代藏根草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说:“还有那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根据文意,作者问万佛阁的问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第4题的问题,万佛阁将会怎样回答?请你代它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安东尼奥    2、A    3、D    4、D    5、新兴资产阶级    高利贷者    6、比喻、排比    强调了夏洛克残忍之心是无法改变的
(二)1.顽强的生命力。    2.何首乌(家族)。    3.①不管受到什么摧残(挫折),都不屈服;②顽强地生活下去,展现自身的美丽(或为社会增添美丽,或实现自身价值等)    4.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    5.①不怕被遗忘,冷落;②我的价值在我自身,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或只要我有自己的价值,何必在乎世俗的评判?或宁愿在孤独中坚守自己的价值,也不愿迎合世俗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课内文学常识汇编(含作者、作品、体裁等)
部编版七年级上课内文学常识(含作者、作品、体裁等)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二)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现代文作家作品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古诗文作家作品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合集(全册)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读一读写一写”生字词(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二)
部编七下《骆驼祥子》语文名著赏析及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读读写写全册汇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82页,新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分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易考成语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整理及补充
部编版八年级(下)古诗文背诵篇目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读读写写拼音整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课内古诗词整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重点词语摘编
部编版八年级上课内成语汇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后生字词拼音及解释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后生字词拼音及解释
部编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