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唐诗过后是宋词》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1-09


十 唐诗过后是宋词
上海市普陀教育学院  祁敏
教学目标
1、  通过语句品味把握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的认识观点。
2、  学习作者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文化现象的思维方式。
3、  品味、借鉴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
说明:
葛兆光的《唐诗过后是宋词》以开放的心态平等看待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对两者的关系与现状有独到的认识和分析。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文化的制约与创造”,而高二下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具体的层次分析和语言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从历史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来解读社会文化现象的,以提升对同类问题的思辨能力。此外,本文旁征博引,显示出作者作为著名学者的丰厚底蕴,兼之语言形象、诙谐,容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在写作手法上也有值得效法之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通过语句品味把握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的认识观点;领会作者从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文化现象的思维方式;品味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
2、  难点: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视角自主解读文化现象;借鉴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
说明:
本文看似观点鲜明,但由于大量运用类比和比喻手法,且有旁征博引的特点,因此在某些语句的理解上还存在障碍,需要反复品味。另外,本文见解独到、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等优点十分显著,最大的难点不在欣赏,而在学习与迁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布置预习:
1、  文章以空行为标志分成三个部分,请分别为三部分拟小标题。
2、  划出文中所引用、化用的诗文典故,并通过查资料等方式自主理解。
 
1、  通读全文,分别为三部分拟小标题。
2、查阅相关资料,寻找并理解文中所引用、化用的诗文典故的含义。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为文意的理解扫除障碍,暗含层次梳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本文旁征博引的语言特点,加强文学积累。
 
整体把握
1、  提问:文题“唐诗过后是宋词”有何意味?
比较:
唐诗过后是宋词。
唐诗过后是宋词!
唐诗过后是宋词?
如果要在文题后加一个标点符号,哪一个更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2、  预习作业反馈:分小组交流小标题,选出小组最佳并加以评析,最终通过全班交流评选出班级最佳。
 
小标题的点评必然联系到课文的层次分析和语言分析:既要对行文层次内容把握准确;又要尽可能符合文章本身的语言风格。
1、  速读课文,思考并概括作答。
2、(1)分小组交流各自所拟的小标题,并说明理由或自我点评。
(2)同学互评,推选小组最佳。(3)全班交流,推选班级最佳,结合课文的层次分析和语言分析总结评价的标准。
 
对文题的理解其实就是对本文论题与主旨的理解,题为“唐诗过后是宋词”,实则议的是“‘诗’的时代是否让位给‘歌’的时代”,最后得出结论:如今是一个“既没有了唐诗又还没等到宋词的时代”。这一问题的思考,不仅能启迪学生整体把握文意,而且有助于理解文章类比的手法和历史发展观的思想。
而小标题的交流不仅是对预习作业的反馈,更进一步帮助学生区分文章的三个层次,理清文脉,还暗含了文章语言风格特点的把握,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重点突破
提问:具体来说,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各有怎样的形容和评价?
圈划出你认为形容得最妙和评价得最妙的词句,朗读给同学听,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此处或可请同学穿插诗文典故的阐释,以此帮助深入理解和欣赏。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对关键的语句进行圈划、品读。
2、佳句朗读,交流感受、欣赏评价。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课文形容描摹文字中感性的形象美与评价议论文字中理性的哲理美。而语言的品味,尤其是诙谐语气的感受离不开朗读。
 
能力迁移
片断作文(2选1):
1、  本文作者从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流行歌曲的崛起现象,耐人寻味。其实,当今许多的文化现象亦可作如是观,你能举例说明吗?(可以讨论影视圈、文坛、艺术界乃至于城市建设中的热点现象,也可以就某些影片、电视剧、作家作品等等发表意见。)
2、  你是否认同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的看法?请谈谈你的意见。
1、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与思考选择题目,迅速写作。
2、片断作文交流。
片断作文题一启迪学生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视角自主解读文化现象;片断作文题二鼓励学生拓展思维,质疑思辨。多元化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
 
课后作业
 
将片断作文扩展成800字作文,注意语言的润饰(如旁征博引、形象化、幽默化等等)。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在课内交流的基础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积累与修改、完善的空间,同时再次强化对文本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等语言特点的借鉴运用。
思路点拨
本文以开放的心态平等看待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对两者的关系与现状有独到的认识和分析,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在课前做一个班级调查,请同学推荐他们喜爱的歌词,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在课文学习之后再请学生重新审视这些歌词,借鉴作者的评论角度,从主题和风格两个方面来加以评析。对于本文语言特点的领会和借鉴,可以让学生自主研讨,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也可根据生情,加强引导,缩小范围,启发学生抓住文中对比鲜明、生动形象的典型语句细细品味(如第2然段中“腰缠万贯的中产阶级……成了时髦的健美餐”),体会其表达效果,并进行仿写。
 
练习举隅
1、  作者认为,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等都是以文化人的身份参与宋词的创作,从而提升了宋词的文学品格,你认为呢?请举出宋词实例加以说明。
2、  文章最后一句写道:“随便怎么都行,只要有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太会被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感动了”。你对句中“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如何理解?
3、  如作者所言,流行歌词中也有一些“写得相当不错”,“歌词里有不少意象很美也很有深意”。你喜欢的歌曲有这样的歌词吗?如果有,请加上你的评语向大家推荐;如果没有,请试着写一两段你理想中的歌词与大家分享。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唐诗过后是宋词》ppt课件1
《唐诗过后是宋词》教学设计2
葛兆光《唐诗过后是宋词》全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