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作文教案 >>
《写出自己的个性》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4-22


一、什么是“个性”? 
      简单的说,个性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  
      个性,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个性就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个性”是不同的。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行为举止、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而有的人则很难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虽曾见过一面,却给别人留下长久的回忆;而有的人尽管长期与别人相处,却从未在人们的心目中掀起波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个性在起作用。一般来说,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容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平淡的个性则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心理特征人人都有,精神面貌人人不可缺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个性的人。 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  
“作文要有自己的个性”或“写出自己的个性”,就是要展示自己的整体精神风貌。 
二、为什么强调写作要展示自己的个性? 
1、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或“诗如其人”,意谓文章、书法和诗词等艺术作品能反映其作者的个性。个性是人生最美的花朵,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特质。个性是本我的体现,是与生俱来的潜质。  
2、个性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是一个人成才所不可缺少的潜质。没有个性,人们就可能缺乏创新和创造的能力。抹杀个性,也就是抹杀个体的创造能力;扼杀个体的创造能力,也就是扼杀社会的创新能力。  
3、当代社会是一个张扬个性,崇尚个性的时代。个性飞扬是时代的要求,是生命的价值。在充满竞争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保持鲜活的个性。 
4、作文是语文高考卷中的“半壁江山”,它发展的总趋势将是:提倡开放,减少束缚,降低难度,注重质量,强化个性,鼓励创新。有个性、有创新的文章就能获高分,因此我们必须关注个性,培养它,丰富它,发展它,展示它。 
三、怎样才能写出自己的个性? 
自主地写作: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 
写真实的内容:说真话,诉真情。 
文章有新意:大胆质疑,突破条条框框;独立思考,发表独到见解;灵活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具有新的风格。 
四、从操作方法层面怎样写出有自己的个性的文章? 
1、个性化的思维          2、个性化的拟题 
3、个性化的主题          4、个性化的文体 
5、个性化的选材          6、个性化的构思 
7、个性化的开头          8、个性化的结尾 
9、个性化的片断          10、个性化的语言 
11、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12、个性化的表现手法 
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二、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三、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四、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五、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拟标题的要求: 
贴切—题文相符,能涵盖内容 
简明—文字简短,能突出中心 
新颖—别出心裁,能吸引眼球 
创造性拟题的技巧: 
1、 修辞法:可用比喻、拟人、对偶、顶真、设问……  
2、借用或化用法:借它山之石,来包装润色自己的文章。巧妙借用或化用名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名句、俗语、歌词、广告词、文学作品、影视剧题目……  
3、故作玄虚法  
4、逆向拟题法  
5、并列组合法 :《亲情与明理》 
6、故事新编  
7、表明文章所采用的独特体裁 :《给妈妈的一封信》 
主题的要求和作用 
主题的基本要求:正确,集中。 
主题作用:文章的主题似灯塔,写作的故事材料就是大海,笔下的人物事件就是海上漂流的船只。 没有一个主题的指引,大海翻腾,船只就会迷失航向。 
千树万树梨花开——选择个性化文体 
    目前作文体式的创新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文学性的体裁,它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童话、寓言、故事这一类文学性较强的文体。 
另一类是各种应用性的文体,如日记、书信、自传、说明书、广告、申请书、访谈录、辩论词等等。  
个性化的选材 
1.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       2.选择真实的材料  
3.选择有意义的材料         4.选择典型的材料  
5.选择新颖的材料           6.选择生动有趣的材料  
7.在平凡中选择出众的材料   8.从反面选择材料  
个性化的构思 
记叙文构思六“一”诀:  
1.一槌定音的开头。如朱德《回记我的母亲》   
2.一线串珠的结构。如魏巍《我的老师》   
3.一波三折的情节。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4.一字传神的细节。如鲁迅《孔乙己》   
5.一语反复的扣题。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6.一箭双雕的收尾。如《驿路梨花》    
议论文构思三种基本形式: 
1、“平列法”(即多方并列论证式) 
2、“纵深法”(即层层深入论证式亦即层进式)  
3、“ 总分法”(即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式) 
     上述三种构思形式,是前人作文千百年来总结的理论,是议论文构思的“基本型”或曰“经典型”。用这些构思形式来指导议论文写作是符合写作规律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不能轻率地指斥为“ 八股”。     
《亲情》话题之《给妈妈的一封信》个性化开头示例 
妈妈: 
    我已经17岁了,但今天是第一次在写下“妈妈”这两个字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汹涌的潮水一次次的冲击着我记忆的沙滩,带来一枚枚或远或近的贝壳。我捡了起来,放在耳边,想听那大海的声音,泪,却止不住的在眼里打滚——我听到的全是您一遍遍的呼唤,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母爱是我走出家门,踏上求学之路的时候。 
(点评:用书信的形式方便感情的抒发。文章开头用“潮水”比喻心潮起伏的情景,用“贝壳”比喻如烟的往事,形象地表述出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和感谢之情。) 
《亲情》话题之《给妈妈的一封信》个性化结尾示例 
    我今天17岁了,但我知道,您对我的爱是无法用17年来衡量的。如果大海能够带来你的呼唤,那我希望它也能带去一个女儿对母亲这17年来养育之恩的感激,带去我给你的问候:母亲,您辛苦了! 
(点评:结尾用充满感恩的心情真挚地倾诉了自己17年来对母亲的感激和愧疚。)  
给妈妈的一封信 
妈妈: 
我已经17岁了,但今天是第一次在写下“妈妈”这两个字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汹涌的潮水一次次的冲击着我记忆的沙滩,带来一枚枚或远或近的贝壳。我捡了起来,放在耳边,想听那大海的声音,泪,却止不住的在眼里打滚——我听到的全是您一遍遍的呼唤,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母爱是我走出家门,踏上求学之路的时候。(用书信的形式方便感情的抒发。文章开头用“潮水”比喻心潮起伏的情景,用“贝壳”比喻如烟的往事,形象地表述出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和感谢之情。) 
临行时,隔着车窗,我听不到您的叮咛,但能读得懂你的眼神。你在向我挥手的刹那,就潸然泪下了。我还来不及弄懂为什么,泪也成串地洒落在衣袖上。你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是母爱的诠释吗?“儿行千里母担忧”,就算我只离开你一步,你也会在多少个梦中惊醒,惦记不在身边的我! 
回家对于我来说是学习之外最大最快乐的一件事。去年暑假回家时,已是夜里12点多,街上行人稀落。同行的几位同学都饿了,大家决定先去吃饭,否则回到家还要麻烦父母。可不知为什么,大家都没什么胃口,才坐下10来分钟就坐不住了,都说,走,回家去!(用具体的细节表现对家的思念,对母亲的思念。) 
远远的,我看到家里的灯亮着,一定是你给我亮着的。离家越来越近了,我看到了我这辈子无法忘记的一幕——你站在窗前,身体向前倾着,脸向着我回家的路。你似乎听到了动静,头伸得更长了……我不知道,您这样等已经等了多久。 
回程的路上,大家谈起这几天的感受。出乎我的意料,每个人回家遇到的情景都惊人的相似:母亲在窗前或门口翘首以待!饭菜摆了一桌!而我们所做的也如出一辙——没有说一句感激的话,把一桌饭菜全都吃光。 
有一次您来学校看我,我在您的手袋里发现了2只番茄,我很是不解,这么长的路,妈妈为什么要带这么易烂的东西呢?您很平静地说:“你看我,昨天晚上才记起来,你一向喜欢吃番茄,家里就这么2个,要不我就多带点了……”(这句话很有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我背过脸,悄悄的拭着无法控制的泪。 
妈妈,我有时会忘记您的生日,但您却永远记得,总会在我生日那天送上一份别致的礼物;我有时会对您的唠叨感到厌烦,但您却连我们的只字片语都记忆深刻;我有时可能还会误解您的大爱,但您却从没有停止过对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妈妈,你能原谅我过去的不是吗?(用对比写同一件事母亲和自己的不同表现再次体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我今天17岁了,但我知道,您对我的爱是无法用17年来衡量的。如果大海能够带来你的呼唤,那我希望它也能带去一个女儿对母亲这17年来养育之恩的感激,带去我给你的问候:母亲,您辛苦了! 
此致 
敬礼! 
                         女儿:六天 
                         五月十六日 
【赏析品评】文章用充满感恩的心情回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选取事例典型,细节描写渲染了感情气氛,真挚地倾诉了自己17年来对母亲的感激和愧疚。 
阳光下的守望 
我见过一位母亲,一个在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将她的衣衫浸染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没人笑她痴,没有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的茶摊,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了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大家:“看我怎么弄醒她。”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学生下考场了。”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学生说,这故事抵得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如何写计划》教案
初中“六步四段教学法”教学案:人物对话
中职应用文《通知》表格式教案1
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扩写公开课教案
任务二《新闻采访》教案3
部编本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审题立意》教案4
议论文写作
作文应锤炼语言
让细节丰富你的文章——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ppt课件和教案及实录
写作《深化理性思考》教案1
《仿范本,学写议论文》教案及课件
写作指导《如何突出中心》教案7
写作训练《如何突出中心》教案5
写作《学习改写》教案4
漫谈诗化语言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3
写作《学习改写》教案3
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2
写作《续写和改写》教案1
《单据》教案1
《写景状物》教案1
中职语文《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1
《习作二:作文审题》教案1
应用文《便条》表格式教案2
中职应用文《便条》教案1
应用文《启事》教案1
写作《尝试创作诗歌》教学设计2
写作《学习缩写》教案4
写作《学习缩写》教案3
写作(一)《新闻写作》教学设计2
《写出自己的个性》ppt课件2
《写出自己的个性》ppt课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