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蜡烛》知识要点
作者:   上传者:liweiyan  日期:09-09-15


《蜡烛》知识要点

   一、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1950年出版《战斗中的中国》,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年到1971年发表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二、背景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红军从北往南对德国法西斯进行反攻,帮助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作者以随军记者的身份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到柏林,本文写的就是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时发生的一个故事,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之间的战斗友谊。
    三、基础字词归纳
扶老挈幼(fúlǎoqièyòu)  契约(qìyuē)  锲而不舍(qièérbùshě)  瓦砾(wǎlì)  闪烁(shǎnshuò)  众口铄金(zhòngkǒushuòjīn)  烛芯(zhúxīn)  花蕊(huāruǐ)  地窖(dìjiào)  窑洞(yáodòng)  窟窿(kūlóng)  迫击炮(pǎijīpào)  拂晓(fúxiǎo)  颤巍巍(chànwēiwēi)  匍匐前进(púfúqiánjìn)  名副其实(míngfùqíshí)  鞠躬(jūgōng)  衰老(shuāilǎo)  屏障(píngzhàng)  揣测(chuǎicè)  挣揣(zhèngchuāi)  精疲力竭(jīngpílìjié)
    四、词语解释
    1.拂晓:天将明的时候。
    2.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3.地窖:收藏东西的地洞。
    4.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的某些动作)。
    5.耸立:高起,直立。
    6.匍匐:爬行。
    7.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8.肃穆:严肃安静。
    9.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10.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
    11.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1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13.真爱:重视爱护。
    14.洋铁:从外国进口的铁。
    15.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16.惊扰:惊动打扰。
    五、文章中心归纳
    本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对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亲手埋葬牺牲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的苏联红军战士,并插上自己45年来一直珍藏的结婚喜烛的感人事迹的描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六、课外阅读
    第一部分:中国人多数都有一个乳名,又叫小名。这是大人给孩子作的一个永久性记号。它记载着人们各式各样的思想与情感。大人们的这个寄托和念想对孩子来说伴随终生。
    我的乳名就是这样,大人们叫我“xinzai”,是什么意思呢?已上学的我求不出这个解。父母说是爷爷奶奶起的。一天放了学,心软的奶奶在我的追问下打开了话匣子。
    “你的名字叫‘心灾’,”她说着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你是心里有灾,心灾!”“怎么能是这两个字呢?”我心里想着,没有说出口。奶奶把表情愕然的我拉到身边,轻轻抚摸着我的脑袋,眼里忽然射出一种少见的悲愤的光,牙齿像是咬着似的说:“这得从你的出生说起。鬼子进村时你出生的。”
    “那天(1943年1月8日)天刚亮,外头就有人喊‘鬼子来了,鬼子快进村了’!真是晴天霹雳啊!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从据点出来就是扫荡啊!小鬼子是野兽,没有人性啊!到哪儿都是‘三光’(抢光、杀光、烧光)啊!该千刀杀的鬼子怎么这时候来了啊!正是你要出生的时候。家里只有我和你娘。我怕你的小命要葬送到小鬼子手里,我更怕你娘月子里有了好歹。听说鬼子已经从村东头进来了,你娘紧张、害怕,我更紧张。就因为紧张,还没准备好,你哇哇地落地了。这怎么办呢?日本鬼子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啊!得跑啊!再怎么也得到野坟地躲一躲。可十冬腊月,你娘俩受了风寒怎么办啊?真是左也怕右也怕。但思来想去,走一步说一步,先躲过鬼子的刺刀再说。也是急中生智,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急急忙忙烙了两个又厚又大的油饼,用蒸馍的笼布包起来,让你娘前胸贴一个,后背贴一个,然后用袋子勒上。用它抵御腊月里野地的风寒,也能用它来挡饥。就是这样,我们抱着你,在野地坟间冻了一天一夜。直等到看见日本鬼子驮着粮食,赶着牲口,狼烟动地地出了村,知道那是扫荡完了,然后才回到家里。幸好你的命大,活了下来。可你娘从此落下了毛病。”
    奶奶说到这里,已是气喘得厉害,她用质问的口吻说:“我啥时候想起来啥时候心里打颤,嗓子眼里冒火:咱在自己的家过日子,日本人有日本人的地儿,他们凭什么来到咱们家门口横行霸道啊!世上咋兴这样的强盗恶魔啊?咋没人治治这些禽兽不如的东西呢?”
    奶奶缓过一口气以后对我说:“孩子,你真是有大灾啊!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头就遇到强盗、恶魔!差一点要了你的小命。你这是胎里带来的灾啊!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消掉这个灾。我听人说要消心里的灾就要把它说出来撂倒明处。大家经常喊来喊去,灾就消了。我就给你起了个小名叫‘心灾’!我孙子的这个灾,也是咱全家的灾,我这一辈子不会忘记,我也叫你永远不忘记。”
    我在襁褓时发生的惨烈故事,不可能清晰的存留在我的记忆中。但是,奶奶对我乳名来历的诉说,已经并将永远成为我人生最深刻的记忆。
                                                            (作者:孙荪,选自《青年文摘》)
    1.奶奶为“我”取“心灾”这个乳名的用意是什么?
    2.第四段的情节可分为五个阶段,下面已概括了首尾两个阶段。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短语补写出中间三个阶段的情节。
    听说鬼子进村→(            )→(             )→(             )→见鬼子出村而回家
    3.联系全文,结合文中加线的词句,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眼里忽然射出一种少见的悲愤的光,牙齿像是咬着似的说……”一句,表达了奶奶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奶奶说到这里,已是气喘得厉害……”一句中加线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4.文章主题部分主要是通过奶奶的口吻来叙述的,若改用“我”的直接叙述好不好?为什么?根据文章中我和奶奶各自的叙述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简要回答。
     第二部分:狭路相逢    【美】彼得•勃德威•邦勒郭
    几年前,我随一个旅行团去珍珠港旅行,团中有一位牧师在事发当天——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并击毁我们太平洋舰队的那天,正在此地。他给团友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当天的种种恐怖:大火,沉船,枪林弹雨,炮声轰轰。我也在听,眼角突然瞥见一个六七十岁的日本游客走进了纪念馆。
他打扮得很刻意而整齐——笔挺的领带,扣得一丝不苟的运动夹克。锃亮的棕色皮鞋。这身打扮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即使是白领人士,哪怕是电视新闻主持人,到了夏威夷也很少西装革履,大家都是穿一件敞领的夏威夷T恤。
    日本人的身旁有两个女人,年纪大一点的应该是他的妻子,另一个可能是他的女儿。两个女人都衣着保守,穿着精致的鞋。日本人左手有几分害羞地拿着一个花环,花环很精美,直径足有18英寸,看上去价格不菲。
    团里的老兵继续讲着他的经历——他被困在甲板底下,大水冲来,他辨不清方向,大火就在头顶上,浓烟使他窒息,战友就死在他的脚下,他在黑暗中挣扎着逃命。所有的团员都听得聚精会神,只有我注意到了:那个日本人正朝我们走近。
    我正看着他的时候,他停了下来,对他的妻子说了些什么。他们静静地站着,几乎有些庄严。然后,日本人紧了紧领带,又把夹克的褶子弄平。好像在做什么准备似的,他抖了抖肩,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又吐出来。接着,他独自一个人,面色郑重地走到这只沉舰的栏杆处。其他的人仍围在那位老兵身旁,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日本游客的存在。
    我不认为他听得懂美国老兵的话,可是我看到他在栏杆旁,弯下腰去,鞠了一个90度的躬。他开始说话。我仔细听,但不能听懂。可是从他的表情和语气,我猜出了他话里的意思,那里面承载了太多的内容:认错,悲伤,尊严,同情和祝福。
    他静静地祷告完后,沉重地将那花环抛向了海水中——便是那同样一片海水,刚才那位美国老兵一直都在提到。日本游客看着花环随着海浪飘远,他努力要保持常态,可是眼泪泄露了他的感情。
    我猜他也是个老兵,当年曾驾着飞机投下炸药炮弹,炸毁了我们的军舰。或许,他这次便是来忏悔的,不是对我们的政府,而是对他曾以战争的名义夺取的那些年轻的生命。
    日本人又向后退了几步,缓缓地,深深地,鞠了个躬。然后他站直身子,回到家人身边。使命既已完成,他们似乎准备离开了。正当日本老兵准备离去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一直靠着墙的美国人移开了步子。他衣着随意,肚子微凸,头发稀少,手拿一顶帽子。我突然想,这个人大概也是个二战老兵。或许他也参加了太平洋海战。来这,也有他的使命吧。
    当那家日本人经过他时,美国老兵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我紧张了,怕他们冲突起来。日本游客有几分迷惑,脸上露出了惊讶和难过的神色。他的家人,眼睛盯着地上,也停下脚步,聚在他的身旁。
    出人意料的是,美国老兵挺直腰来了个立正,他缓缓举起了他的右手,在额前硬硬地停下——他给他的宿敌敬了个军礼。日本老兵突然明白过来,立即回以军礼。
    刚才聚着听故事的游客纷纷散去,两个老兵似乎遗世而存,联系他们的是共有的痛苦、荣耀和记忆。美国老兵放下了他的右手,仍保持着立正的姿势,向后退了一步;日本老兵,双手笔直地贴在腿两侧,向他面前的这个人鞠了个躬。出乎我意料的是,美国老兵回鞠了个躬。
    两个人一个字也没有说,也不需要说。那两张被泪水浸湿的严肃的脸,已经向彼此表达了任何语言都无可言及的感情。
    1、“我眼角”为什么能够“突然瞥见”日本游客?“刻意而整齐”的打扮从心理方面怎样理解?
    2、怎样解释“日本人左手有几分害羞地拿着一个花环”?作者为什么要说明这个花环“很精美”且“价格不菲”?
    3、文中哪处表现了日本人“几乎有些庄严”?他为什么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4、作者为什么在“沉重地将那花环抛向了海水中”后强调地注释出——“便是那同样一片海水”?
    5、为什么说“或许,他这次便是来忏悔的,不是对我们的政府,而是对他曾以战争的名义夺去的那些年轻的生命”?
    6、一个侵略者,一个是付出了惨痛代价的被侵略者,他们怎么会有“共同的痛苦、荣耀和记忆”?
    7、你怎样理解文题“狭路相逢”和文章的主题?
 
“课外阅读”答案:
    第一部分
    1.(1)为了消掉心里的灾,(2)叫“我”永远不要忘记这个灾。
    2.孩子突然降生、急烙(贴、勒)油饼、躲进野坟地。
    3.(1)写出了奶奶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
      (2)既写出了话语的多和讲话的快速,又写出了奶奶说话时的气愤之情。
    4.没有标准答案,赞成与反对都可,也可取折中态度。
    第二部分:
    1.他的打扮与众不同。庄重的打扮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对完成此次使命的重视。
    2.日本是侵略者,在这个灾难的场所,每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人都不应该无动于衷的。从侧面反映出他们的重视和真诚。
    3.整理领带和衣皱及深呼吸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心情的沉重,他是负罪而来的,是来还债的,不能不沉重。
    4.眼前的海水曾是激烈的战场,多少年轻的生命就在此被无情地吞噬了,面对此海水不能不遥想当年。
    5.他完全是个人行为,而且是军人对军人的方式,这样更有人情与人性。
    6.他们共同经历了这场灾难的战争,他们有着共同的感觉,失去战友的痛苦,作为军人为国家打仗的荣耀,记忆永远定格在60年前的这场战争。
    7.宿敌相遇可以说是冤家路窄、狭路相逢。本文叙述了美国老兵和日本老兵狭路相逢却未干戈相见,日本老兵真诚悔过,美国老兵彬彬有礼。既战展示了当今世界和平之趋势,也展示了两位老兵的人格魅力,狭路之宽窄完全取决于走在路上的双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半截蜡烛》练习
《半截蜡烛》课堂实录
《半截蜡烛》教学实录
《蜡烛》教学设计17
《半截蜡烛》教案5
《半截蜡烛》教案4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
《半截蜡烛》说课稿2
《半截蜡烛》说课稿
《半截蜡烛》课文原文阅读
《蜡烛》ppt课件(51页)
《蜡烛》阅读练习及答案
《蜡烛》导学案8
《红蜡烛》教案3
《红蜡烛》教学设计2
《红蜡烛》教案1
《红蜡烛》课堂实录
《蜡烛》教案16
《半截蜡烛》ppt课件4
《半截蜡烛》ppt课件3
《半截蜡烛》ppt课件2
《半截蜡烛》ppt课件1
《蜡烛》ppt课件(14页)
《蜡烛》教学后记
《蜡烛》教案15
《蜡烛》教案14
《蜡烛》评课稿
《蜡烛》ppt课件(31页)
听刘涛老师上《蜡烛》一文有感
《蜡烛》教案13
《蜡烛》ppt课件(28页)
《蜡烛》ppt课件(15页)
《蜡烛》ppt课件(39页)
《蜡烛》教案12
《蜡烛》导学稿
《蜡烛》预习学案
《蜡烛》pptx课件(34页)
《蜡烛》学案7
《蜡烛》ppt课件(10页)
《蜡烛》ppt课件(18页)
《蜡烛》导学案6(毛俊中学)
《蜡烛》导学案5
《蜡烛》导学案4
大路铺中学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案
《蜡烛》导学案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