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学生”更适合做好老师
|
|
作者:胡付彪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0-02 |
作者EMAIL:240649232◎qq.com
“差学生”更适合做好老师
把做好老师与做“差学生”联系起来,看似荒唐,但只要我们仔细掂量,就会明白其中原委。且听我给你细讲成为一个好老师与做一个“差学生”之间的关系。
首先,先来弄明白“差学生”这个概念。当下的教育,许多老师、领导都会忌讳“差学生”这个词,想法设法换名词,什么“潜能生”、“后进生”、“待进生”等等。以为这样就可以消除歧视,甚至高枕无忧了,但现实是,这种学生是的确存在的。不过这里我们所说的这个“差学生”非彼“差学生”。它不是指品行不端,不学无术的品质恶劣、成绩极差的那种学生,而是指成绩较差,但品行尚且优良或还可的一类学生。那么,这样的学生若要在日后成为一名好老师还需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于某日恍然大悟、浪子回头,改过自新。这样才算是具备了由“差学生”到好老师的转型条件了。
那么为何这样的“差学生”会具备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条件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首先,此类人只是成绩差,而品行不存在问题,所以只要日后改过,发奋读书,一名好老师的基本条件也就具备了。
其次,此类人在班级中做过“最底层的人物”,深知老师的何种做法、行为是不讨学生喜欢,甚至是厌恶的。所以,若他们成为老师,则会极力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为学生尤其是中等及差等生着想。这就如同朱元璋刚当上皇帝一样,因为贫民出身,所以很多政策都会向广大民众倾斜,为民众忧虑。
正因为他们做过“底层人物”,因此更会十分了解学生们在某一时期都会想些什么,在某些问题上都会如何考虑,犯怎样的错误,这样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学生也会更乐于与老师交流、分享。这就更加促进了老师教育方法的与时俱进与不断革新。另外,他们也更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因此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就会更加及时、准确、到位,能够分析并抓出主要矛盾。这样,也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第三,此类人的学习成绩由差至优,这是如何转变的,自己当然会非常清楚。因此他们更有可能传授给学生更实用的学习方法,从而在一方面促进差学生变为优等生。
第四,他们本身就是转化的表率,大多数学生不是一开始就优秀的,走下坡路的学生居多,二他们大多不会总结教训。走上进的学生多会总结经验。而这些经验恰恰是大多学生的所需。所以这样的老师多会关注进步生,而不仅是优秀生。学校更应重视进步生而不能是优秀生。
第五。经历过许多磨练得他们,往往都有很强的柔韧性、抗措性与毅力,这会使他们在处理社会、家庭、教育教学等问题时更加游刃有余,这也就帮助了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最后一点,也是我最看重的一点。理想,是学者成才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理想,就谈不上一切。有了理想才会有奋斗的动力。那些“差学生”是如何转型成功的?除了自身有的顽强的毅力,他们靠的就是理想的引航。那么,在他们的教学中,无形之中会处处都会渗透出他们对“理想”的感悟,对于学生来说,这有利于他们认识到理想的重要性,有利于他们发现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目标,学生没有了目标,一切教育都是空谈那!
事实证明, “差学生”后来成长为好老师的比例远胜过曾经是“好学生”的。
以上六点就是为什么“要做好老师,先做‘差学生’”的原因了。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说成为好老师就必须要做过“差学生”,或是做过“差学生”的老师就一定是好老师,我是说,做“差学生”时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成为一名好老师。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