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浙江省 >>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第3次月考)试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1-22


杭州学军中学200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第3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畸形/绮丽   后缀/补裰   玩弄/弄堂   咀嚼/咬文嚼字
B.烘焙/蓓蕾   坯子/胚胎   裨益/裨将   契机/提纲挈领
C.稽查/稽首   巷道/小巷   果脯/胸脯   笨拙/相形见绌
D.鞭笞/褫夺   麾下/春晖   不惮/澹然   攻讦/宵衣旰食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截止10月21号18时,被劫的“德新海”轮仍处于失去通信联系的状态。
B.如果连最应讲究诚信的政府也要采取欺诈的方式牟取不正当利益,执法犯法,侵害公民的权利,这是非常危险的,这将导致一个社会的崩溃。
C.此次制定公布零售指导价格的药品共296种,含盖了除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公共卫生类用药,以及实行特殊管理的麻醉和一类精神用药。
D.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将个人持有的价值83亿元人民币的有价证券捐赠给了慈善基金,此举却招致社会舆论的强烈置疑。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既然“有偿家教”影响孩子主动健康地发展,而且有损教师的形象,且引起了广大有识之士的普遍诟病,立法禁止或矫枉过正一下有何不可?(过犹不及)
B.对将来从事涉外事务的人才强化英语实用能力实属必要,有需求的人花钱去学英语也毋庸置疑,但全国性的强制学习完全没有必要。(无可非议)
C.当天黑公司人员又纠集闲杂人员近百人,不请而至生日现场,手拿砍刀、棒棒,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施淫威,易大德一家及亲属共5人被砍成重伤。(大庭广众)
D.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足协的一位官员,该官员表示山寨足球队和国足比赛的事情很不靠谱。(不着边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茅于轼强调,我们虽然一直以来受的教育都是劳动创造财富,但在市场经济下,交换才是财富产生的途径,每一次交换都把一个物品从低价格提升到高价格,交换使其物尽其用。
B.中国无缘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中国的经济学者没有创新性思维。
C.外来的游客们选择鲜花盛开和绿树成荫、阳光充裕,藏族人一年中生活最好的时候来,能看到阳光灿烂、蓝天白雪的时候来,看到的藏族人好像总是在过假期一样。
D.金庸名著《倚天屠龙记》中关于元末明教一干英雄与朝廷抗争的描写,许多人都以为那只是小说家之撰,未为可信。日前,福建霞浦县柏洋乡上万村发现大量明教遗迹。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线处。(只填序号)(3分)
                      专家推测,石博茕可能为骰子的雏形,但14面的骰子到底如何来玩呢,又如何演变成今天的6面?目前还不得而知。
①殿内青石铺地,十分讲究。
②其中一面刻有“骄”,一面刻有“男妻”,而另外12面则依次刻有数字1到12。
③石博茕出土于偏殿,为秦始皇玩耍之物。
④这枚骰子有14面,每面都刻有一个字
⑤正殿为秦始皇灵魂的主要居所,而偏殿则为其灵魂的休闲娱乐场所。
⑥秦始皇将其陵园修有内城、外城,殿寝有正殿、偏殿。
答:                    
6.任选一位中外名人,仿写短诗。要求:必须用一个比喻,不超过50字。(4分)
示例:
马丁·路德·金
一支带响的飞箭,
落在林肯坐像前。
我有一个梦想,
催开了1963年自由平等的春天。
答:
7.为防止醉酒驾驶,遏制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保证交通安全,交警部门在我市各个重点路段设卡,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一位醉酒驾车的中年司机被拦截了下来,却不肯下车接受酒精含量测试及交警的处理。
    如果你是一名志愿者,请你劝说司机下车配合交警检测处理。要求表达得体,有说服力,90字以内。(5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具有三个基本层次:一、民族主义层次。民族主义是覆盖在各种思潮上的一种普遍选择。在近现代中国,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一种文化的、历史的情感,即阐明自身思想理论的民族主义属性,以与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由于近现代思想家们对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认识有着极大的歧异,故他们的民族主义表现实在也有很大差异。换句话说,虽然大家都自认为是民族主义者,但内在的民族主义成分却有区别。在这一层面,我们很难说有哪一种民族主义握有绝对的真理。每一种民族主义选择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又可能因其偏见或个性带有某种局限性。二、国家意识层次。即在政体和国体上提出自己的国家建构理想目标,以与其他政治思想流派或政党相竞争,显然这是一种政治思想或政治意识。有关国家建构的争论,最初是在清朝末年革命派与改良派(保皇派、立宪派)之间围绕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选择展开争论。民国初年国民党人与北洋军阀主要表现为政党政治与军阀统治之间的斗争;1927年以后的共产党与国民党之争则以苏维埃政权与国民政府之间的对抗为形式。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和搏斗中,现代国家架构的基本原则也越来越明确,包括国家统一、政党政治、权力制衡、人民民主等。围绕这些命题,各大政治思想流派、各大政党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理论。三、世界意识层次。即对国际政治、人类命运和世界前途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背景中。在二十世纪,中国由于充分吸取了十九世纪中国对外关系的教训,顾忌到自身实力的不足,在处理对外关系时表现出特别的谨慎。在国际政治集团的对抗中,中国的每次“选择”都遵循国家利益优先,兼顾国际政治力量平衡这一原则,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派出华工支持英、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美、苏结盟,再到冷战时期从联苏抗美,到联美抗苏,中国都是“赢家”,并逐步完成了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取得每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结局面前,中国又因实力不足不能真正充分享受作为一个战胜国所应得的胜利果实。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形势,中国思想家的认识常常产生歧异,对国家的发展趋向和人类前途因此做出不同的判断。中国成为世界各种新兴政治思潮和政治利益集团竞相争夺的努力推广的“实验”基地。
8.对“民族主义”的理解不符合本文理解的一项是
A.民族主义是覆盖在近现代中国思潮上的一种普遍选择。
B.民族主义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的情感,是与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的。
C.民族主义在近现代思想家们的认识中虽有极大的歧异,却没有本质的区别。
D.每一种民族主义选择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也带有某种局限性。
9.在二十世纪,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表现出特别的谨慎,对其原因的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充分吸取了十九世纪对外关系的教训,对自身实力不足的顾忌。
B.在国际政治集团的对抗中,遵循国家利益优先,兼顾国际政治力量平衡这一原则。
C.是为了逐步完成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
D.中国因实力不足不能真正充分享受作为一战胜国所应得的胜利果实。
1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由于思想家们对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认识的极大歧异,民族主义在所有层面上都无法握有绝对的真理。
B.有关国家建构的争论,最初发生在民国初年国民党人与北洋军阀之间。
C.现代国家架构的基本原则,是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和搏斗中明确起来的。
D.因为中国思想家的认识的歧异,中国也就成了世界各种新兴政治思潮的“实验”基地。
1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旨。(3分)
答: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过河拆桥
[阿根廷]博尔赫斯
   圣地亚哥的一个教长想学巫术,他经过多方打听,知道了离此不远的特莱多市的巫师堂伊南是个高手,就上门求教。
  他找到堂伊南家时,正是中午,这位巫师热情地请他吃饭,饭后又为他倒上了难得喝到的法国咖啡。教长这才得到机会,说明了来意。堂伊南站起来走了几步,说,我不收弟子。教长很执着,再三要求。堂伊南说,我已看出你将会有远大前程,但教你巫术以后,我怕你会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所以不能教你。教长忙起誓,那是不可能的事,假如我真的发达了,我一定会报答你,上帝可以作证。堂伊南听他说得很有诚意,就相信了他。
堂伊南先叫来女仆,吩咐她晚饭准备烤乳鸽,但别忙着烤,等他发话时再烤。然后他掀开房中的一块大铁板,示意教长跟来,他们就顺着石板梯子下去,堂伊南解释说学巫术最怕有人打扰,所以要找一个僻静的地方。石梯很长,走了约有十分钟才到了尽头,来到了一间放着各种巫术器具的实验室,教长觉得他们似乎已经来到了地底深处。
堂伊南拿来一些巫书,正要给他讲解,有两个牧师匆匆而来给教长送一封信,信上说他那个当地区主教的叔叔病危,要他赶回去见最后一面。教长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不知怎么办才好。最后他还是不愿放弃学巫术的机会,就写了封回信表示慰问,让来人带给主教。两天后,几个着丧服的人来了,说主教已经病故,正在选继承人,而教长也有中选的希望,还说教长不必赶着回去,因为他本人不在场被选中则更加说明他是深孚众望。
果然十天后,两个衣着华丽的牧师来了,一见面就匍匐在地,吻他的手,称他主教大人。堂伊南也是喜出望外,一边向他祝贺一边为自己的儿子谋求空出的教长职位,主教对他说,教长的位置已经留给了主教的弟弟,不过可以另给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圣地亚哥。
三人到圣地亚哥上任。六个月后,教皇派使者来宣旨,任命他为洛萨大主教。堂伊南忙请求把空出的主教位置给自己的儿子。大主教说这个位置已给了自己的叔父,不过可以另给他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托洛萨,堂伊南只得同意。
两年后,教皇又任命他为红衣主教,堂伊南立刻提醒他以前作出的承诺,并为自己的儿子请求那个空出的大主教职位。红衣主教说这个位置已经留给了自己的舅舅,不过可以另给他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罗马,堂伊南无法可想只得同意。他们到了罗马受到了隆重接待,还举行了弥撒和游行。
    四年后教皇逝世,红衣大主教被选为教皇。堂伊南听到这个消息,又一次找到教皇,他吻了教皇陛下的脚,提醒他以前的承诺,为自己的儿子请求红衣主教的职位。教皇闻言大怒,让手下把他投入监狱,说他一个小小的巫师竟敢要挟教皇。可怜的堂伊南连连认错,请求宽恕,并说自己与儿子这一辈子都在外荒废了,现在只好准备回老家,因路途遥远,请教皇给一点路上吃的东西,教皇不予理睬。于是堂伊南站了起来,在教皇鸦雀无声的森严的大堂上,旁若无人地大声说道:“那我只得吃我为今晚准备的烤乳鸽了。”
女仆应声出来开始烤乳鸽。教皇这才发现自己实际上还在特莱多的一个地下室里,只是圣地亚哥的一个小小教长。他为自己的食言而羞红了脸,结结巴巴不知说什么好。堂伊南不再请他吃烤乳鸽,只是客客气气地把他送出了地下室。
12. 试分析第二段“我怕你会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所以不能教你”这句话在小说中的作用。(3分)
                                                                             
                                                                             
13. 博尔赫斯的小说情节充满“想像力”,请对该小说的情节加以简析。(4分)
                                                                             
                                                                             
                                                                             
14.小说富有“想象力”的虚构情节与中国的哪个故事非常相像?通过这一虚构的情节它们所表现的主旨有何不同?请加以简析。(4分)
                                                                             
                                                                             
15.有的译者将这篇小说的标题译为“向后靠的巫师”,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5分)
                                                                             
                                                                             
16.结合作品内容,赏析文中教长的形象。(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与乐秀才书   欧阳修
某白秀才乐君足下。昨者舟行往来,皆辱见过,又蒙以所业一册,先之启事,宛然如后进之见先达之仪。某年始三十矣,其不从乡进士之后者于今才七年,而官仅得一县令,又为有罪之人,其德、爵、齿三者,皆不足以称足下之所待,此其所以为惭。自冬涉春,阴泄不止,夷陵水土之气,比频作疾,又苦多事,是以阙。
闻古人之于学也,讲之深而信之笃,其充于中者足,而后发乎外者大以光。譬夫金玉之有英华,非由磨饰染濯之所为,而由其质性坚实,而光辉之发自然也。《易》之《大畜》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谓夫畜于其内者实,而后发为光辉者日益新而不竭也。故其文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此之谓也。
古人之学者非一家,其为道虽同,言语文章未尝相似。孔子之系《易》,周公之作《书》,奚斯之作《颂》,其辞皆不同,而各自以为经。子游、子夏、子张与颜回同一师,其为人皆不同,各由其性而就于道耳。今之学者或不然,不务深讲而笃信之徒,巧其词以为华,张其言以为大。夫强为则用力艰,用力艰则有限,有限则易竭。又其为辞不规模于前人,则必屈曲变态以随时俗之所好,鲜克自立。此其充于中者不足,而莫自知其所守也。
窃读足下之所为高健,志甚壮而力有余。譬夫良骏之马,有其质矣,使驾大辂而王良驭之,节以和銮而行大道,不难也。夫欲充其中,由讲之深,至其深,然后知自守。能如是矣,言出其口而皆文。
修见恶于时,弃身此邑,不敢自齿于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过礼之,以贤明方正见待。虽不敢当,是以尽所怀为报,以塞其惭。某顿首。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昨者舟行往来,皆辱见过        过:经过
B.其德、爵、齿三者,皆不足以称足下之所待    称:称心
C.闻古人之于学也,讲之深而言之笃    讲:钻研学问
D.虽不敢当,是以尽所怀为报   报:回信
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不从乡进士之后者于今才七年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B.其充于中者足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其辞皆不同,而各自以为经          吾尝终日而思矣
D.节以和銮而行大道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19.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B.徒巧其词以为华,张其言以为大
C.弃身此邑,不敢自齿于人
D.是以尽所怀为报,以塞其惭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在信中阐述和发展了韩愈“文以载道”的思想,认为作文的好坏关键在品德和学问修养。
B.信中作者强调作家及其文章因为“为道”相同,其文章风格自应相同。
C.信中还批评了当时某些不讲究深入钻研,文辞的纤巧,说话夸张来冒充伟大的不良风气。
D.欧阳修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体现了他文道并重的思想。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此其充于中者不足,而莫自知其所守也。(3分)

②人所共弃而足下过礼之,以贤明方正见待。(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菩萨蛮》(其三) 韦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注】韦庄年少时曾多年流寓江南。《菩萨蛮》词共有五首,为词人晚年寓蜀回忆旧游之作。
22.词中“此度”指的是        ;“归”指的是        。(2分)
23.该词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24.(1)请写出一个文中所包含的成语。(1分)
(2)丈人与荷蒉者都不赞同孔子的哪一种处世态度?对孔子的这一态度及所表现的言行,你如何评价?(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
(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             ,乐以忘忧,                     。(《论语》选读)www.ks5u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滕王阁序》)
(3)青泥何盘盘,                 。                     ,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4)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声声慢》)
(5)                  ,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                 。(《琵琶行》)
四、作文(60)
26.阅读下面这则短文,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位著名的诗人最近思路打不开,怎么也冲不出思想的牢笼,于是想到外面寻找灵感。这一天,他到乡间野外散步,阳光下,忽然远远看见一块牌子掩映在树林里,上书四个大字特别醒目“阳光不锈”,诗人当场呆住,心想,这是多么有寓意的词语,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于是,他非常想拜访一下书写这个精辟之极的词语的高人。等他走近这块牌子,发现被树丛挡住的那部分牌子写着“钢制品厂”。
根据材料,选择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阐述自己的见解。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杭州学军中学200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第3次月考)
高三语文答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5.(3分)                         
6.(4分)                                                                    
                                                                             
                                                                             
7.(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0   
   
11.(3分)                                                                   
                                                                             
12.(3分)                                                                   
                                                                             
13.(4分)                                                                   
                                                                              
                                                                              
                                                                              
14.(4分)                                                                    
                                                                              
                                                                              
15.(5分)                                                                    
                                                                              
                                                                               
                                                                              
                                                                               
16.(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7 18 19 20   
    
2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3分)                                                                  
                                                                            
(2)(3分)
                                                                           
22.(2分)                                                                   
23.(4分)                                                                   
                                                                              
24.(1)(1分)                           
(2)(3分)                                                                  
                                                                              
                                                                              
                                                                              
25.(6分)
(1)                                                
(2)                                                  
(3)                                                  
(4)                                                  
(5)                                                    
26.作文(60分),写在反面。
 

杭州学军中学200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第3次月考)
高三语文答案
1.C(Ajī/qǐ  duō  nòng/lòng  jué/jiáo  B bèi  pī/pēi   bì/pí  qì/qiè  Cjī/qǐ  hàng/xiàng fǔ/pú zhuō/chù  Dchī/chǐ  huī  dàn/dàn  jié/gàn )
2.B(A“截止”改为“截至”,“通信”改为“通讯”;C“含盖”改为“涵盖”;D“置疑”改为“质疑”。)
3.C(A“矫枉过正”与“过犹不及”是近义词,但“过犹不及”不能与“一下”搭配;B“无可厚非”不必过分责难。就是说,受批评一方尚有某些该原谅的地方,不必过分责难。厚,过分。非,非议,责难。“无可非议”没有可以批评、责难的地方。指事情办得有理、成功。用在句中不合句意。D“不靠谱”在句中指做事情不合情理。“不着边际” 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4.D(A语序不当“虽然”移到“我们”之前,“交换使其物尽其用”“其”与“物”重复累赘,去掉“其”;B句式杂糅,去掉“主要原因”或“是因为”;C成分残缺,“鲜花盛开”和“总是”前加“在”。)
5.⑥①⑤③④②
6.泰戈尔
   一只飞鸟,/笼养在你的诗集里。/你,就是飞过天空的那只小鸟,/没留踪迹,只有美丽。
7.答案示例:司机大叔,请下车吧!您酒后驾车,多危险啊!万一出了事故,不仅仅给您自己造成重大伤害,对他人也是极大的损害。您的孩子比我小点儿吧?他也盼着您平安回家呢!请您下车接受测试和处理吧!
8.C
9.A
10.C
11.阐述了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三个基本层次及其发展现状。
12. ①小说围绕这句话展开想像,推动了情节发展。②通过梦的考验,证明教长是一个忘恩负义之徒,点化了人物性格。③与最后一段形成首尾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谨。
13.作家将复杂多变的故事浓缩在一个梦里。在梦中,教长连升三级,由教长升为主教,由主教而升为红衣大主教,由红衣大主教再升为教皇,三次拒绝了巫师为儿子的求职。梦的设置使其不受时间和空间顺序的约束,女仆和牧师可以在别人的梦中进进出出,“迷宫”式的地下室里离奇的情节和现实生活并置共存,亦实亦虚,亦幻亦真,引人入胜。
14.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南柯一梦”也可。南柯一梦表现人生虚幻无常,用以借喻世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梦而已。而《过河拆桥》则通过对教长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讽刺批判了现实中那些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人,揭露了他们丑恶的灵魂。
15. “过河拆桥”这个标题更好,因为这个标题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忘恩负义的人性弱点。/“向后靠的巫师”这个标题更好,因为这个标题能具体地呈现巫师的可怜相,而且能生动地反映出正统主流的教会冲击下民间巫师的窘境。
16.①花言巧语,为达目的不顾亲情;②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17.C(A过:访问;B称:相称,配得上;D报:答,回报)
18.D(A其:反指代词,我自己/代词,他们;B于:介词,在/介词,表被动;C而: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修饰;D以:介词,用)
19.D(A日,名词作状语;B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C齿:名词作动词,等同;D塞,普通动词,弥补)
20.B(欧阳修强调作家及其文章应该有不同的风格)
21.(1)这便是由于品德、学问不足,不知道应该坚守什么东西而造成的。
(2)人们都抛弃我,而足下对我则过分尊重,把我看作贤明正直、有才能的人。
22.“此度”指寓居蜀中;“归”指归乡或者还乡。
23.衬托或者反衬手法,反语。
    词人极写少年时在江南的乐事,反衬今日之可悲。当时念念惟在故乡,故不知江南之可乐,且思终老之还乡;而今忧患老大之后,还乡之终不可期,更有不能得归之痛。“白头誓不归”为反语,着一“誓”字,以断然坚决之语,写无穷无尽之悲,韦庄词之劲直由此可见。
24.(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一心求仕,知其不可而为之。我认为,孔子的这一态度及所表现的言行,体现了一种坚定、执著和知难而进的人生态度。尽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孔子提出的政治理想确实难以实现,因而孔子的周游列国,四处奔走往往无功而返,无济于事,但这不应该成为被讥讽和批评的理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倡导的积极入世精神,是人性光辉和生命价值的集中体现,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意义,即使时光再流逝一万年,这种言行还是值得肯定的,这种精神即使在现代社会仍有其积极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25.(1)发愤忘食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3)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4)满地黄花堆积   独自怎生得黑
(5)千呼万唤始出来   未成曲调先有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浙江卷作文题目及教师下水作文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5月联合语文测试卷
2022届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衢州市十二校2021-2022学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1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作文卷之讨论
2022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月高考适应性测语文题
2022年浙江省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试卷
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绍兴市2022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诸暨市2021-2022学年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4月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年4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2年浙江省衢丽湖三地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21-2022学年高三3月阶段性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十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暨首考模拟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舟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语文试题
浙江省诸暨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0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作文卷之讨论 (火爆)
浙江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统测语文试题
2022届浙江省温州市11月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浙江省湖丽衢三地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2022届高考语文模拟卷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三9月基础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2021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秋季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语文试题
202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