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山民》赏析
|
|
作者:韩东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1-15 |
韩东《山民》
《山民》是一首带寓言性质的现代诗。世居山区的父辈只知山外是山,对群山以外的世界茫然无所知,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封闭性社会中传统农民那种安于命运安排固守乡土而不知向外寻求发展的保守、惰性力量。延伸,则为固守传统而不思改变的民族性中的劣根,它只能使人“疲倦”、沮丧而缺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诗的主人公“他”,虽和父辈稍有不同:他知道群山外面有广阔的世界,他有过走出群山去看大海的想法,甚至还有过即使自己走不出群山,会有儿孙辈继续走下去的筹划,但开拓性征程的遥远、艰辛,使他“疲倦”而怯于前行。结尾“他”的遗憾,更具有浓厚的反讽意味。父辈不知而不为,他却知而不为,耽于幻想而怯于行动,不愿“种树”,只想“乘凉”。他和父辈实质上并无两样,都缺乏冲破传统的开拓意识和披荆斩棘闯新路的精神,故同样是针砭的对象。揭示这种种精神弊端,是本诗题旨之所在。这首诗在取材上去除了崇高化而采世俗化,力求以生活的本色直接切入和呈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及精神面貌。在语言上,也去除了浪漫的华丽,而纯以民俗口语出之,见出使诗歌复归生活本身的努力。而在立意上,则立求高远,尖锐,富撞击力。这些都体现出诗人在诗学向度上的转型。《山民》是一首体现韩东创作观点的一首诗。“第三代诗人”的韩东勇敢地喊出了“诗回到生活”,“诗回到生命”的口号,对生活持一种认同的心理,对传统固有的文化进行怀疑与清算。诗歌多关注平凡琐屑的生活,拉近诗者与作者的距离,消解自己的高明之处,不再扮演文化精英的形象。主张“诗到语言为止”,直白式的,口语式的,生活式的语言。没有意象,没有形象,语言简单朴素而明快,通俗易懂。《山民》按照纵的顺序叙述“他”对山的疲倦,对海的向往,对前途的打算和对父辈的惋叹。从朴素简单的语言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一个山民的心灵的觉醒到心灵的追求,似乎还有点“愚公移山”的精神。这是一种真实生活的平面再现,没有多少深度,尤其是语言的直白。但是朴素的语言正是符合山民身份的语言,而诗人正是借这种朴素语言表达了山民朴素的愿望:走出群山,面向大海。这首大学毕业后的作品显示了新一代诗人的语言风范,不用技巧的“大白话”是对当时诗歌中盛行的巷白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挑战,这种石破天惊的削繁就简的气势剔除了诗歌中的伪饰成分,使诗歌从矫情回到源头,回到真实生活的初始状态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