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神奇的纳米》教案及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4-0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神奇的纳米》 


16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目的: 

 1.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并领会作者的观点。 

 2. 理清文章思路,初步培养学生对议论文的解读能力。 

 3. 欣赏本文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某一思想的写法。 

 4. 结合所学的政治知识,关注现实生活,加深对本文观点的认识,培养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重难点: 

 1. 把握并领会作者的观点。 

 2. 文章的思路及用通俗语言阐述某一思想的写法。 



课前准备: 

 1. 查找相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关资料,将其制成卡片,并思考生产力的作用。 

 2. 根据各自的条件,选择并准备以下的材料: 

   (1)采访家长或邻居,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2)上网查找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本文是一篇以议论文为主的文章,邓小平同志精辟的论述阐明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先导作用。本文是邓小平同志两次谈话的节录,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一个共同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本文的文题。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的智慧无穷无尽,科学技术作为这种智慧的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经过无数科学家们的艰辛努力,正在不断地透过层峦叠障照耀到更高的群峰之上。”这是江泽民同志1998年11月出访俄罗斯,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演讲中的一句话。它形象地描绘出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及其发展趋势,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极富启迪。 



二. 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停滞:因为受到了阻碍不能顺利的运动或发展。 

   不堪设想:不能想象未来的情况,指事情的发展会有很坏的结果。 

   尖端:发展水平最高的(科学技术等)。 



三. 课文内容讲解: 

   本文是邓小平同志两次谈话的节录。这两次谈话都阐述了一个共同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段内容摘自1988年9月5日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的谈话。这一段内容的重点是阐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的背景。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世界在变化”话语简短,却道出了这个时代的特点,准确地表明世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变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科学技术。而“封闭”、“自我孤立”则表明了中国与世界发展不协调的现实,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从1978年到1988年期间国内虽有变化,但邓小平认为力度不够,能不能与世界发展同步,所以才说我们“落后了”。而正是这个“落后”促使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科学论断,精辟地指出了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特点,同时也指出了制约中国发展的症结所在,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先导作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那就是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的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就要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因此,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段内容是邓小平同志1988年9月12日听取关于价格与工资初步改革方案汇报时的谈话,这一段内容围绕“科学就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从教育、科学技术、知识分子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作者的谈话思路十分清晰。首先从我国已经耽误了20年这一惨痛教训论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一针见血的指出如果还不重视科学技术,那么中国还将耽误20年,并从农业方面举例,有力的证明了科学技术对于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其次,从教育方面论述强调要把教育解决好。因为要重视科学技术不能忽视教育。再次谈到知识分子,阐明重视知识分子就是重视科学技术。最后将三个方面的内容上升到战略方针理论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两次谈话阐述的是一个科学论断,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与突破,它指出了对于生产力发展,即对生产力三要素提高起着推动的作用的诸多因素中,科学技术是占第一位的,“从知识经济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 特色赏析: 

 1. 生动化、生活化的语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此严肃的话题,深刻的道理,读来却并不感到深奥费解。这主要是得益于作者平易通俗的语言表达。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以其生活化的语言,强调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又如“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忍耐一点”“牺牲一点速度”,虽是通俗的口语,但传达出的含义却十分深刻。) 

 2. 清晰的思路,深刻的阐述。(文章从马克思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点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我们首先应该在哪几个方面努力。全文思路明朗清晰,读来畅达完整,说理深入浅出,读来既清新可感,又引人深思。) 



五. 难点探究: 

   从历史的回顾中可以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蕴含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么,怎么理解这一科学论断呢? 

   首先,当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它要素。 

   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力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渗透在生产力的其它要素之中。它的变化必然引发其它要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生产力的整体变化,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人的素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科技含量普遍提高时,生产力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因此,科学技术的水平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例如:当代农业生产过程中,从品种的改良到土壤的改良,从化肥、农药的发明到农业机械的不断改进,处处体现着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科学技术,对提高生产力起主导作用。)其次,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不同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有不同的突破口生长点。在近代,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直接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纺织业、冶炼业的变革,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成为近代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随着知识和信息成为新的经济资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信息产业;而且也成为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突破口或生长点。)再次,当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如果说在蒸汽机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是“加数效应”,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是“乘数效应”,那么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的是“幂数效应”。由科学技术革命所导致的生产力飞速发展,简直令人难以想象。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学贡献率20世纪初为5%~20%,20世纪中叶为50%,而20世纪末已上升到75%以上。) 

   当人类跨入21世纪的时候,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在未来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中,谁能够抢占高新技术发展制高点,谁就赢得主动权。 



17课  神奇的纳米 

教学目标: 

 1. 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的有关知识。 

 2. 体会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3. 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念。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说明重点。 



教学过程: 

   (导入:纳米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个名词。“纳米技术”是继互联网、基本之后人们关注的又一大热点,那么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要想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何佳写的《神奇的纳米》这篇文章吧) 

   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富丽华美:气派华贵美丽。 

    


二. 课题解读: 

   文章题为《神奇的纳米》,是一篇介绍纳米和纳米技术的文章,突出的是纳米的神奇。(作者以大胆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纳米技术的神奇,展示出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美好前景。文章的内容重点突出“神奇”,什么叫“神奇”?词典上解释为特别高超和出奇。那么纳米技术能称得上“神奇”吗?作者大胆的想象描述了未来的外科手术和生活中种种神奇的现象,外科手术居然不用手术刀,不流血,病人动手术不再有疼痛,这是不是“神奇”?纱窗会根据人的需要自动送入新鲜的空气,杯子掉在地上不但不坏而且还会蹦起来,让人们捡时不弯腰,电视机可以印在墙上,这是不是“神奇”?作者举出实例并加以形象的描述,用事实来体现“神奇”,确实让人认识到了纳米技术在研究应用上的价值。) 



三. 内容讲解: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既简洁又准确地向我们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等科学知识,更满怀激情地给我们展示了未来纳米时代技术美妙的应用前景,要理解本文的结构,可以抓住关键性语句,理清层次,如切除脑垂体瘤,该如何进行呢?脑垂体小手术刀大,那该怎么办呢?医生是如何完成不流血的外科手术呢?什么是纳米机器人,什么又叫纳米?不仅仅是外科手术,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和周围世界与一个称为“纳米”的名词紧紧联系在一起。当这一天到来时,你就会发现,在某一方面最小的的确是最好的。作者以一个外科手术带动了对纳米知识的讲解,围绕“纳米”,文章主要讲了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是纳米? 

   (2)什么是纳米技术? 

   (3)它的神奇体现在哪些方面? 

   (4)纳米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好处? 

   文章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11段):以外科手术为例,展示纳米医学技术的神奇功能,这一部分写得最为生动形象,大有先声夺人之势,篇幅也最长,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1—3段):作者是以常规外科手术的情景作铺垫,指出其流血、疼痛,恢复缓慢的弊端,并提出了不用麻醉剂,没有手术刀等条件下,如何进行切除脑垂体瘤的问题。 

   第二层(4—8段):描写用纳米医学技术切除脑垂体瘤的手术情景,突出了手术的舒适,简便安全以及良好效果。 

   第三层(9—11段):交代“不流血外科手术”的进行原理及不流血、无疼痛、痊愈快的神奇功能,主要内容是介绍纳米机器人的工作过程。 

   第二部分(12—14段):由纳米机器人引出对纳米,纳米技术等知识的解说。这一部分是知识性最强的部分,是全文的基础和核心。 

   第三部分(15—17段):列举外科手术之外的种种例子,展望纳米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延伸和拓展。 

   第四部分(18段):总结全文,作者分析了纳米科学发展的状况,预测纳米时代到来“只有几年之遥”,并提出“纳米技术”才真正是彻底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的最具冲击力的“科技”。 



四. 结构图示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16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 课内阅读,整体感悟 

   阅读课文:“要注意解决好少数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嘛。”完成下列题目: 

 1. 这段文字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2. 文段分哪几层谈了这个核心问题。 



 3. 从作者阐述来看,为什么要改善教育的投资呢? 



 4. 文中引用北京大学的老教授的话的意图是什么? 



 5. 文段列举我们自己的原子弹、氢弹、卫星、空间技术“搞起来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居于世界前列这些事实,起什么作用? 



二. 基础知识积累 

   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17课  神奇的纳米 

一. 基础知识积累: 

 1. 下面划线字写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    ) 




 2. 仿照例句运用划线的词造句。 

   例:他听不到世界的任何声音,也不感到疼痛,只不过有点紧张。 



二. 课内阅读,整体感悟 

   阅读“不仅仅是外科手术……最具有冲击力的科技”完成以下题目: 

 1. (课文15—18段)选段写了什么内容? 



 2. 选文第一段起什么作用? 



 3. 作者在选文第二段中描述的一系列现象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4. 当这一天到来时,你就会发现,在某一方面,最小的的确是最好的,其中“在某一方面”能否去掉? 



 5. 选文最后一段流露出作者心中怎样的感情? 



 6. 选文文意填空: 

   (1)组成纱窗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纱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杯子和电视机的神奇分别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小的的确是最好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6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 课内阅读,整体感悟 

 1. 答:是要解决好少数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要重视知识分子,阐明重视知识分子就是重视科学技术。 

 2. 答:(1)要提高教师的待遇。 

   (2)要吸引留学生归国。 

   (3)科技投资的使用要改进。 

 3. 答: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 答:用名牌大学的教授的话来说明目前知识分子的待遇低,确实需要改善。 

 5. 答: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突出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二. 基础知识积累 

   给多单字注音组词。 

    


17课  神奇的纳米 

一. 基础知识积累 

 1. C 

 2. 略 



二. 课内阅读,整体感悟 

 1. 答:对纳米技术未来的展望。 

 2. 承上启下。 

 3. 答:你的生活和你周围的世界。 

 4. 答:不能,它恰当地加以限制,并非所有的事物都是越小越好。 

 5. 答:对新科技未来怀着美好憧憬的激动心情。 

 6. (1)纳米传感器和纳米多色材料;自动送新鲜空气,自动调节室内亮度。 

   (2)杯子——有弹性一样蹦起来; 

   电视机——直接印在墙壁上的神奇的纳米发光材料制造而成。 

   (3)纳米技术运用于各行各业。 



【励志故事】 

林肯的竞选演说 

1860年,林肯作为共和党的候选人,参加了竞选。林肯的对手、民主党人道格拉斯是个大富翁。他租用了漂亮的竞选列车,在车后安上一尊大炮,每到一站鸣炮32响,加上乐队奏乐,声势之大超过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竞选。道格拉斯洋洋得意地说:“我要让林肯这个乡下佬闻闻我的贵族气味。” 

林肯没有专车,他买票乘车。每到一站,朋友们为他准备一辆耕田用的马拉车。他发表竞选演说:“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位妻子和三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一个办公室,室内有桌子一张、椅子三把,墙角还有大书架一个,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既穷且瘦,脸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台下听众的掌声雷动。 

朴实无华的演说打动了大家的心。一个视家人、书和朋友为真正财富的人,你没有理由认为他不会成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