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4-15 |
初三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恣( )睢( )迤逦( ) 抽噎( ) 踅( )回 田塍( ) 匆jù( ) wēi( )ruí( ) lán褛( ) jié据( ) xī落(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每天课外活动,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操场,纷纷踊跃参加体育活动。 B、2005年第十二届桂林市全国旅游交易会在桂林隆重举行。 C、国外的旅游者来到中国是要领会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文明风情的。 D、森林能够有效的缓解“温室效应”。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 树木……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 暂行办法”。 D、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
4、仿写句子(3分) 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他好像有点印象,一时又糊涂难记,只得细细 ,好不容易才想出了县委吴书记和他的汽车。 ②如果不能深入社会现实,又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莫泊桑就很难写出诸如《羊脂球》、《项链》之类的高_____的作品。 ③有了这次上城的经历,陈奂生的身份有了显著的提高,村里人都对他________。
A.琢磨 品位 刮目 B.捉摸 品味 刮目 C.捉摸 品位 侧目 D.琢磨 品味 侧目 二、课内阅读。(20分)
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行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对于吃牡蛎)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的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 姓达尔芒司,也不知道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两法郎50生丁。”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6、“我心里默念道:‘这就是我的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声来”(2分)
7、作者在小说结构上安排了旅行这一转笔。对此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使情节发展舒缓下来。 b、使情节发展有所起伏。 c、为后面遇见于勒的情景作铺垫。 d、为便于插入景物描写以丰富表达方式。
8、文中“我”叫 。本文为什么要用第一人称来写:(4分)
a 、 b、 。
9、虽然于勒“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但如果偶然间抬起头后,其目光与菲利普夫妇的目光相遇,请选择一种最有可能出现的场面,并从选文中找出选择的依据( )(2分) a、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想相认。 b、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不想相认。 c、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想相认。 d、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不想相认。 之所以这样选择的依据:
10、在给于勒10个铜子小费这件事上,“我”和“母亲”有不同的表现,试作简要评论(3分)
11、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请你设想当时“父亲”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试用“父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4 分)
12、“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章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三、课外阅读(12分)
陈奂生想,他和吴楚之间,其实也谈不上交情,不过认识罢了。要说有什么私人交往,平生只有一次。记得秋天吴楚在大队蹲点,有一天突然闯到他家来吃了一顿便饭,听那话音,像是特地来体验体验“漏斗户”的生活改善到什么程度的。还带来了一斤块块糖,给孩子们吃。细算起来,等于两顿半饭钱。那还算什么交情呢!说来说去,是吴书记做了官不曾忘记老百姓。陈奂生想罢,心头暖烘烘,眼泪热辣辣,在被口上拭了拭,便睁开来细细打量这住的地方,却又吃了一惊。原来这房里的一切,都新堂堂、亮澄澄,平顶(天花板)白得耀眼,四周的墙,用青漆漆了一人高,再往上就刷刷白,地板暗红闪光,照出人影子来;紫檀色五斗橱,嫩黄色写字台,更有两张出奇的矮凳,比太师椅还大,里外包着皮,也叫不出它的名字来。再看床上,垫的是花床单,盖的是新被子,雪白的被底,崭新的绸面,呱呱叫三层新。陈奂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他知道自己身上(特别是脚)不大干净,生怕弄脏了被子……随即悄悄起身,悄悄穿好了衣服,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好像做了偷儿,被人发现就会抓住似的。他下了床,把鞋子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又眷顾着那两张大皮椅,走近去摸一摸,轻轻捺了捺,知道里边有弹簧,却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然后才真的悄悄开门,走出去了。到了走廊里,脚底已冻得冰冷,一瞧别人是穿了鞋走路的,知道不碍,也套上了鞋。心想吴书记照顾得太好了,这哪儿是我该住的地方!一向听说招待所的住宿费贵,我又没处报销,这样好的房间,不知要多少钱,闹不好,一夜天把顶帽子钱住掉了,才算不来呢。他心里不安,赶忙要弄清楚。横竖他要走了,去付了钱吧。
13、设计陈奂生回忆自己与吴楚之间的交往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3分)
14、陈奂生为什么会“心头暖烘烘,眼泪热辣辣”? (3分)
15、文中对陈奂生所住的房间环境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这个片断中最生动的细节描写是陈奂生不敢坐沙发,课文后面则有他交了五元住宿费后“故意”“扑嗵坐下去”的描写,从前后不同的描写可以看出陈奂生性格的什么特点?(3分)
四、作文(50分) 三年来,你又走过了一段美好的人生旅程,不断地成熟长大。在成长过程中,所走过的每一步,都会得到别人的给予和馈赠,如来自父母的关爱、朋友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甚至陌生人的温暖……在你的这段人生路途中,你最想感谢的是谁?请以《感谢 》为题,写一篇作文。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