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兴贤》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4-24


教学目的:
    1、学习文言知识,了解历代的贤臣名相。
    2、掌握本文论证的方法。
    3、结合作者及时代背景,明确并深入理解“兴贤”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文章论证方法和结构。
    教学难点:课后练习文段《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和相关的文化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想:
    之前学生刚刚学习过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对作者及其作品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尤其是王安石做事上深思慎取的谨严精神更是值得学习。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论证特点,理解任贤使能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嘉佑三年(1058)十月,正在提点江东刑狱任上的王安石,被调到中央出任三司度支判官的时候。为了挽救危机、振兴国家、巩固封建统治,他充分利用这次调动工作的空隙,把他从政以来的实践经验,和多年的理论思考,所形成的变法思想,加以总结归纳和整理,撰成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建议仁宗为国家的振兴,实行“变法”。两年后,王安石改任知制诰,又写了《上时政书》,重申前议。
    
    1069年2月,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也称募役法)、市易法、免行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保甲养马法)、设置军器监;还改革学校与科举制度,裁并州县等。在神宗主持下,新法基本上得到推行。1085年,哲宗即位,起用司马光为相,新法全被废除。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为后来的改革制造声势的文章:《兴贤》。
    
    二、借助相关资料,了解历代名臣贤相:(本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介绍历代名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包括写作素材)(可以有重点的选讲其中几个,不必面面俱到)
     仲虺:商汤时期的著名大臣。他与伊尹并为商汤左、右相,辅佐商汤完成大业。
     祭公谋父:一位贤明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辅佐周穆王的过程中,祭公谋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周穆王要攻打犬戎,祭公谋父劝说周穆王不应用武力征服别人,早晚会带来严重后果的。周穆王不听劝告,率兵攻打犬戎,尽管战争最后取胜,但周边的少数民族再也不称臣纳贡。
     萧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
     曹参: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早年随汉高祖刘邦起兵
        萧规曹随
     寇恂: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寇恂明习经术,德行高尚。朝廷倚重,遐迩闻名;他一生戎马,奋其智勇,所得俸禄,却往往厚施亲友故旧和从征将士。
     邓禹: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取河内以及之前的很多大的决策都出自邓禹,刘秀对邓禹非常赏识,邓禹给予光武帝最大的支持。
     王嘉:西汉平陵人,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哀帝宠幸董贤,欲封董贤为侯,王嘉反对,“往古以来,贵臣未尝有此,流闻四方,皆同怨之”,王嘉说“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哀帝怒将王嘉下狱。狱中绝食二十余日,呕血而死。
     陈蕃:“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一天,其父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看到院里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陈蕃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当即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李固:李固是东汉时代著名的忠正耿直的大臣,他坚决与梁冀一派腐朽势力作斗争。表现出来了极其坚贞、勇敢的斗争精神。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句:
     虽有之亦不兴   国之福也   治安之世   有萧、曹、寇、邓之徒
       ·       ·       ·            ·
     其衰也,亦有三仁   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
       ·                  ·
     不迩小人(闻名遐迩)
      ·
     不责人以细过(求全责备)
      ·
    (培养学生根据成语推断词义的方法)
    
    四、分析文章结构:之前学到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既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本文是一篇政论文,更为讲究结构的严密,可谓言简而意赅。本文是如何论证“兴贤”这一观点的?
    
    1理清各段落基本内容:第一段提出“兴贤”的重要性,第二段论证“为什么(重要)”的道理,第三段指出应该怎样“兴贤”。
    
    2分析各段之间的联系:第一段是提出问题,指出了任贤使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二段列举商、周、两汉、魏晋以至唐朝兴盛衰亡的历史,第三段针对现实建议君王。
    
    3找出其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语言上有五个假设排比句式
    正反对比论证:兴贤则昌(正面例证)反之则亡(反面例证)
    举例论证:第二段作者列举了一些商、周、两汉、魏晋等各朝代的贤相作为例证,充分论证了兴贤的重要性。
    假设排比句式:作者用了几个“不,则”这样的排比句式,建议君主广开言路,举贤授能,充分发挥贤能的作用。既深入的完成了对观点的阐释,又有着极强的语言气势。
    
    4小节三段之间的论证关系:一二段之间论证间的关系,内容上完全相合,第一段为概括论说,第二段为具体举例,两端皆有对比论证和排比句式,第三段开头几句先承接上文点明借古喻今之意,再推开论述,可谓论述得十分谨严。
    
    五、知识扩展:阅读课后的相关链接《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进一步理解王安石的改革思想。
    讨论题:1分析文章中作者劝谏进言的表达技巧。
    2分析作者在文章中阐述的主要观点。
    
    六、布置作业:
    1处理课后练习教材第三题和第四题。
    (让学生通过第三题完成对文章中重要词语的掌握,通过第四题加强文言语感的训练。)
    2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和排比句式写一段论述性的文字,字数不限。
    (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本文的论证特点应用于写作实践中。)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兴贤》作业练习
《兴贤》教案3
《兴贤》学案
《兴贤》ppt课件4
《兴贤》ppt课件3
《兴贤》ppt课件2
《兴贤》ppt课件1
《兴贤》原文和译文
《兴贤》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