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单元练习 >>
鲁教版《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检测题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5-13


一、选择题(共27分,每小题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欢谑(xuè) 场圃 (pǔ ) 鸡黍(shǔ) 鄜(fū)州

b.云鬟(huán) 砧(zhān)上 碣(jié)石 凤阙(què)

c.潦(liáo)倒 骁(xiāo)悍 挂罥(juàn) 布衾(qīn)

d.潺(chán)湲 石栈(zhàn) 猿猱(náo) 崔嵬(wēi)

2、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宛转 泪沾襟 倚虚幌 钟鼓馔玉

b.攀缘 沉塘坳 俱欢颜 唇焦口燥

c.峥嵘 仰胁息 万壑雷 停杯投箸 

d.歧路 话桑麻 地崩山崔 扪参历井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卓别林完成他的电影《独裁者》后,一出版商要求卓别林给他25000美元的转让费,理由是电影借用了他《独裁者》一书的书名。

b、有人断言,先生这样的天才,“在号称有四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才出现一个,恐怕能跟他伦比的一个也没有”。这话说得未免夸大。

c、牡丹、吊钟、水仙、大丽、梅花、菊花、山茶、兰花、芍药、桃花……等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一起挤到了广州的迎春花市上。

d、第一对敌人要狠,要压倒它,要消灭它;第二对自己人、对人民、对官长、对部下要和,要团结:这是我们军队一向的方针。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阅读文学作品如果因受感动而去摹仿书中人物的行为,这就证明读者根本没有 能力,糊糊涂涂做了文学作品的俘虏。

②加入世贸组织后,由社会结构变革而产生的各种新的社会组织,也将逐步改变现有的社会格局, 出新的杜会形态。

③刘汉民同志回忆说“培民书记每次下乡路过饭店时, 要下车看望我们,有时还给我们送些礼物,___他的礼物微薄,但在我们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a.鉴别 派生 经常/不管 b.鉴赏 衍生 总/不管 

c.鉴别 衍生 总/尽管 d.鉴赏 派生 经常/尽管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永远记得那个日子:随着世贸组织第4届部长会议主席卡迈勒手中木槌“嘭”的一声,中国已登堂入室,结束了长达15年艰难的谈判历程。

b.参加全国糖酒副食商品交易会的人们赞叹道: “长沙果然名不虚传,集山水洲城于一体,秀色可餐,是人间的又一天堂啊!” 

c.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宣布:出类拔萃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今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d.每天早晨,他都要独自一人跑到湘江大道带状花园里,颐指气使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年轻人一定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学习社会科学、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诗虽然只选取了几个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炼,意境开阔。

c.近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

d.四月份以来,娄底和郴州接连发生了两起矿山安全事故,省委、省政府及时成立了调查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寻求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的办法。

7.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省旅游局落实优惠刺激旅游热情

b.瘦肉精不能检测就不能收费

c.客轮沉江只剩货轮

d.我省低保人均月救助金全国最低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鸟 鸣 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9.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二(共18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人间词话》中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壮观”的名句。你如何理解?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后 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张上若在《杜诗镜诠》中评价划线的两句诗说: “‘润’字从‘薄’字看出, ‘暄’字从‘迟’字看出”,你是否同意这种评价?为什么?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清人认为这首诗是对“杨花榆荚”的赞美诗,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三、(10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天生我材必有用, 。

(2) , 青山郭外斜。

(3)人事有代谢, 。

(4) ,江月何年初照人。

(5)人生代代无穷已﹐ 。

(6) , 风正一帆悬。

(7)雪暗凋旗画, 。

(8)无边落木萧萧下, 。

(9)长风破浪会有时, 。

(10)江流天地外, 。

四、(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阳光与海滩

季栋梁

一日里翻了两次书,结果遭遇了两句名言:一句是袁中郎的“世上所难得者惟趣”,一句是朱自清的“自由自在的身子”,颇有感触。想想“自由自在的身子”和“趣”于人而言,该是多么本性的东西啊!对于人类目前的状态,无疑这两句话的打击是有些大了。人的本性总是要湮灭于欲望之中,一如野鸡舞镜常常死于镜前一般。

人总是为欲所拖累。

欲望最是个得寸进尺的东西,它就是这样一步步将人逼至心性以外。在中国,我们最喜欢的成语是“功成名就”,然而,这个成语的境界我们为此要付出几乎一生的代价来赢得它。当我们走到生命的尽头回过头来看时,这个词竟然是所有的成语中最没意义的。无论成王,还是败寇,人都要输给时间,在时间面前没有赢家。

一个渔夫在海边晒太阳,一位先生对他说:“天天躺在这里晒太阳,为何如此无所事事呢?”渔人反问先生:“先生,你说我该干些什么呢?”那先生说:“你应该出海打鱼,那样才能挣好多钱回来。”渔夫又问:“挣好多钱干什么呢?”先生说:“这还用问?盖房子置地,享受荣华富贵。”渔夫问:“荣华富贵后干什么呢?”先生说:“那你就可以天天躺在这里晒太阳了。”渔人问:“那我现在在干什么?”先生语塞。

无疑这位先生没有想到渔人的认识完全与他不同,渔夫的回答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但他却让渔夫看穿了,无疑渔夫赢了。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权倾四海的亚历山大与哲学家第欧根尼在科斯林邂逅,其时第欧根尼躺在那里晒太阳。亚历山大对一动不动的第欧根尼说:“我是亚历山大。”第欧根尼说:“我是狗崽子第欧根尼。”亚历山大又说:“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呢?”第欧根尼皱皱眉头说:“请你走开一点,不要挡住我的阳光。”亚历山大长叹一声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便愿意我是第欧根尼。”权倾四海的亚历山大一定在想着他能为第欧根尼做的事是第欧根尼所渴望的,是一般人为他做不到的。可他哪里想得到第欧根尼已经到了没事求人的境界呢?

阳光与沙滩都是离我们很近的东西,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柏拉图记载:“据说泰利士仰起头来观看星象,却不慎跌落井内,一个美丽温顺的色雷侍女嘲笑说,他急于知道天上的东西,却忽视了身旁的一切。”这是人的通病,近的东西远远没有远的好。

到苏州,走完水巷,逛过园林,闻过白兰花,到了苏舜钦在郊外造的园,就想起那副声名显赫的对联来: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在联前停了良久,想及苏舜钦的一生,其性情其人生至这一副联出来之时,一切的东西都已是尘埃落定般的柔润与和谐。苏舜钦是宋代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进士,历任大理评事、湖州长史。后遭陷害被除名,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流寓苏州,购置田园,筑沧浪亭。上面所引便是他园上的一副对联。他是做过不小的官的人,这样的人最容易达到人生的极致,超强反差展示了他们生命最基本的规律,对于人世间荣辱富到贵他们已经看得够多的了。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只有阳光与沙滩是永恒的态度。因此才有了这副盖世绝联,动不动被人们提及。

在这个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欲望生活一生,满足一世。因死于欲望之旅的人比比皆是。

人生不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夭。

阳光、沙滩、清风、明月、远山、近水……这些大智若愚的东西就在我们的身边啊!

14.用了袁中郎和朱自清的名言后,作者为什么说“对于人类目前的状态,无疑这两句话的打击是有些大了”?(4分)

15.文章内容,简要阐释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

阳光与沙滩都是离我们很近的东西,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

16.文章内容,简要阐释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

人生不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夭。

17.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请举例分析其作用。(6分)

18.从全文看,“到了苏舜钦在郊外造的那园,就想起那副声名显赫的对联来: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5分)

五、(共14分)

19.加横线的部分变换成四个“是”字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保留全部信息,语意连贯)(2分)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有碧湛湛的海和青郁郁的山。

答: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 

20.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4分)

金属也会“疲劳”。这种疲劳可以引起车轮断裂,火车颠覆。据统计,金属构件有80%的损坏是由疲劳引起的,金属的内部结构不均匀,有的地方会成为应力集中区。内部缺陷处还会有许多的小裂纹。在力的支持作用下,裂纹增大,直到材料不能负载应力,构件就会毁坏。在金属构件中添加各种“维生素”(稀土元素),采取“免疫治疗”等,是增强金属抗疲劳能力的有些方法。金属疲劳也能产生妙用,利用它的断裂特性制造的应力断裂机,可以切削许多过去难以切削的材料。

21.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①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②我们都知道,门和窗有不同的作用。

③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幽会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④譬如从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⑤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22.用散文的语言描绘“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景色。(60字以内)(5分)

六、作文〔60分〕 

从一个人的成长看来,先要学会走,然后才会跑,人谁都跑过——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灵上的,但跑的体验是不尽相同的。 

你或许有难忘的经历,或许有深切的感受,或许有独到的认识,请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以“跑的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b

砧(zhān)应为zhēn。

2.d

“崔”应为“摧”。 

3.c

省略号不能与“等”字并用。

4.c

鉴别:辨别其假好坏;鉴赏:鉴定和欣赏;派生:从一个主要事物的发展中分化出来;衍生:演变发生或“产生”;总:一直;经常:时常,用“总”准确。尽管: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 “然而”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跟它呼应;不管: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边常有“都”“也”等副词与它呼应。

5.b(a“登堂人室”比喻学识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c “出类拔萃”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过同类之上。对象误用,d“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与句意不合。) 

6.b(a句式杂揉,去掉“一定要”或“很有必要”;c“不仅”位置不当,且“许多人”有歧义;d去掉“不”。) 

7.d(a“落实”缺宾语“政策”;b无条件检测瘦肉精就不能收费;c应在前面补“长江两船意外相撞”)

8.a “山空”不是动态的描写 

9.b

10.大漠向无尽的远方伸展,视角广,景深长,给人以开阔、广袤、深邃的感觉。加上“孤烟直”的描述,使人有了立体感。“孤”宇显出人烟稀少, “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这是其一。其二, “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 “落日圆”便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11.同意这种评价。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一个“薄”字,写出了晨雾像酥油一样滋润着大地;日“迟”,才有沙地的闪闪发光,暖气四散。 

12.同意这种说法。 “杨花榆荚”固然比不上“百般红紫”,但他们却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添彩。

13.(1)千金散尽还复来 (2)绿树村边合 (3)往来成古今 (4)江畔何人初见月 (5)江月年年只相似

(6)潮平两岸阔 (7)风多杂鼓声 (8)不尽长江滚滚来 (9)直挂云帆济沧海 (10)山色有无中

14.因为“世上所难得者惟趣”和“自由自在的身子”本是本性的东西,但目前人们却被欲望所拖累、湮灭,人们为了欲望甚至付出几乎一生的代价,这是非常可悲而没有意义的 

15.一些离我们很近的东西其实是很美好,值得关注与珍惜的,抓住了它们,人生也就有了乐趣,但我们却视而不见,偏要去追求遥远的“功成名就”。

16.人生如果受困于欲望,失去本性,不能自由自在有趣地活着,即便长命百岁,也如同行尸走肉,精神已死。 

17.(1)名言与现实的对比;“功成名就”前后的对比;渔夫与先生,亚历山大与第欧根尼在身份与生活态度上进行对比;苏舜钦前后人生的对比。(2)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写出了本性的可贵与重要,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不为欲望所困、活出本性的主题更加深刻。

18.内容上,在上文反复对比之后,自然而然地点出人生的正确态度,令人信服,具有感染力;结构上,有领起下文的作用,由此展开对苏舜钦的叙评,并转入作者对人生正确态度的感悟。

19.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山是青郁郁的。

20.金属“疲劳”的危害、成因、预防及利用。

21.②⑤③①④

22.(略)

23.(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素质教育评估试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评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期中期末试题)
2021年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2021年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语文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检测卷
2021年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语文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检测卷
2021年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检测卷
2021年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语文练习
2021年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检测卷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卷
鲁教版《唐诗宋词》第四单元检测题练习
鲁教版《唐诗宋词》第三单元检测题练习
鲁教版《唐诗宋词》第二单元检测题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