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市语文中考考纲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5-18 |
2009年上海语文中考考纲
考试目标
一、 现代文阅读能力
(1) 能正确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2) 能够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3) 能识别和运用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等4种句式;
(4) 能运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等11种标点符号;
(5) 能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读懂文章的内容;
(6) 能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说明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记叙文(顺叙、倒叙、插叙);
(7) 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义,能分析句子或段落的表达作用,能概括文章的要点或主旨;
(8)能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比等7种修辞手法,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9) 能辨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4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0) 能分析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描写(自然、社会)的作用;
(11) 能依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12)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根据要求作适当地拓展;能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13) 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问题。
二、 文言文阅读能力
(1) 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2) 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3) 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4) 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5)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6) 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7) 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8) 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三、 写作能力
(1) 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
(2) 能说明生活中的事物或事理;
(3) 能对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4) 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600字左右的文章;
(5) 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表达通顺、连贯;
(6) 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试卷结构
内容 分值 题量
一、文言文
(42分) (一) 默写 18分 6
(二) 诗词赏析 4分 2
(三) 文言文阅读(一) 约8分 3
(四) 文言文阅读(二) 约12分 4
二、现代文
(48分) (一) 现代文阅读(一) 约22分 5
(二) 现代文阅读(二) 约26分 5—6
三、写作 作文 60分 1
合计 150分 26—27
考试细则
1、 试题的难易比例约为1:1:8
2、 试卷的总分:150分
3、 考试时间:100分钟
4、 考试形式:闭卷书面考试,分为试卷与答题纸两部分,考试必须将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5、 基本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
表现水平标准
优秀水平标准
1、 能准确而全面地记忆和积累各种语文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化常识;
2、 能正确识别和运用各种句式和各种修辞手法;
3、能运用相关知识对不用类型的现代文的内容、结构、关键词句、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问题进行准确、合理的理解和分析,准确地概括出文章要点或主旨;
4、 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特点等,有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并用准确地语言清晰地表达;
5、 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按要求作适当地拓展;能进行合理地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6、 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准确地、合理地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问题;
7、 能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
8、 能运用相关知识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言诗文的词句、内容、写作意图、感情倾向;
9、具有较强的审题能力,作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有新意,选材恰当,内容充实,思路通畅,层次清晰,能抒发真情实感,语言通顺、简洁、得体,有一定的表现力,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