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慧骃国游记》教案1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0-07-14


慧骃国游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格列佛游记》及作者斯威夫特,把握小说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2.过程和方法:品读课文中对慧驷和耶胡的描写部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精读文中对“我”的心理描写的句、段,探究我不愿与耶胡为伍的真正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写作背景,走进斯威夫特所生活的时代,体会作品深刻的主题,做一个有理性的人。
课前预习
1. 字词注音(略)见课件
2. 本课生字词典(略)见课件
走近作者
   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作家。他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靠叔父抚养长大。1686年、1692年和1701年分别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学士学位、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和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斯威夫特以大量政论和讽刺诗等抨击地主豪绅和英国殖民主义政策,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他的讽刺小说影响更为深广,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在世界几个边远国家的旅行》,即《格列佛游记》。这部书完成于1726年。他的一生写的大量作品几乎都是不署名出版的,只有《格列佛游记》例外,他出版此书得到的稿酬是200英镑。
文题阐释
    文章题目“慧骃国游记”交代了文章的内容,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写的是“我”在慧骃国的经历。而课文所选部分是《慧骃国游记》的第二章。第一章记叙了格列佛乘“冒险号”航船出海,途中水手叛乱,将格列佛放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就是慧骃国。第二章记叙了格列佛被一匹慧骃领到家里后的经历。
创作背景
《慧骃国游记》节选自《格列佛游记》。《格列佛游记》创作于1721年至1726年间。这个时期,英国的政治制度更加腐败,各政党之间明争暗斗,英国统治者推行了对外疯狂掠夺、对内残酷剥削的政策。斯威夫特的政治生涯使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虽然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但是斯威夫特超越了当时许多作家的眼光,敏锐地看到了资产阶级的所有罪恶本性——贪婪、虚伪、欺骗、残酷、嫉妒、淫荡、仇恨和野心。在《格列佛游记》中,他用虚幻的情节,抨击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
文章主旨
    《慧骃国游记》一文,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叙述格列佛在马国的经历,赞誉马国居民善良、崇尚伦理、充满理性的美德,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当时英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种种丑恶现象。
整体感知
重难点探究
1.作者把理想中的国家写成慧骃统治的国家,这样的幻想有什么意义?
     理解这个问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这部作品写于1721年至1726年问,这个时期,英国的政治制度更加腐败黑暗,资产阶级的所有罪恶本性———贪婪、虚伪、欺骗、残酷、嫉妒、淫荡、仇恨和野心——暴露无遗。而小说中的慧骃国,基本上是一个处于原始状态的国家。这里没有战争,没有残暴,安宁、朴拙。这里的主人是马,它们内心善良,富有理性,公正坦诚,爱憎分明。它们的生活具有原始的质朴、宁静与和谐。作者正是借慧骃国这样一个理想的国度表达自己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对宗法制度、原始社会的眷恋,含蓄而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
2.作者塑造耶胡这一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本文作者叙述格列佛在慧骃国的经历。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是有理性的、公正而诚实的马。供马驱使的耶胡——指人——却是一群丑陋龌龊、贪婪淫荡、残酷好斗的畜类。有人常常认为耶胡是丑化人类,企图证明斯威夫特仇恨人类。但从斯威夫特晚年的言行来看,他是热爱人民的,而《慧骃国游记》(原书第四卷)正是他最接近人民的时期写成的,仇恨人类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耶胡好吃懒做、贪得无厌,特别喜欢在田间寻找一种发亮的石头。为了争夺石头,它们就会搏斗起来,甚至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它们喜欢吮吸一种草根,吃多了以后就互相搂抱厮打,丑态百出。它们也有自己的头目,头目还有宠臣,这些宠臣被主子抛弃以后就会受到全族类的侮辱。从耶胡的种种特性来看,当时社会的罪恶都集中在耶胡的身上。斯威夫特所创造的耶胡无非是对当时英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和恶劣风尚的集中讽刺。当格列佛向马主人批判介绍了英国统治集团的种种腐化堕落情况以后,马主人也肯定格列佛所说的“人”(即英国的统治集团和当时社会上的坏人)就是耶胡,虽然“人”具有几分理性,却助长“耶胡”的腐化堕落。
斯威夫特只是通过耶胡和慧骃的对比来批判英国的统治集团的罪恶和社会恶习。慧骃国虽不能说是斯威夫特的理想国家,但在这慧骃国里的确也反映出他的思想中的保守成分。由于时代和阶级限制,他看不到贵族和资产阶级终会灭亡,他认为现有社会是不合理的,但找不到彻底改变社会制度的方法,所以他对人生的态度渐渐趋向于阴暗和失望。他在《格列佛游记》里表达的正面思想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他向往的慧骃国的社会制度都表现了他的复古主义的倾向。在第三卷中他赞扬过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也是他这种思想的反映。
写作鉴赏
语言风格
本文通篇采用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语言通俗易懂,朴素自然不加雕饰。即便是描写慧骃所住的房子和“耶胡”的外貌也只是采用白描的手法。
写作技法
运用对比、影射的手法表现生活是本文的一个特点。文中的耶胡具有人的外形,它们的身上,集中着人性中丑恶的东西,如贪婪、野蛮等;慧骃虽没有人的外形,却善良、公正、智慧。这两种不同生物的对比,使其各自的特点更加突出鲜明。这是对“具有人的外形”的“动物们”的辛辣讽刺。作品虚构的生活,虚构的各种形象,无不含沙射影,有所指代。如对“耶胡”的描绘,影射了当时生活中的某一类人,他们徒有人的外形,却丝毫没有人性,他们的存在给善良的人们带来伤害,令人厌恶与鄙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慧骃国游记》教学设计2
《慧骃国游记》读后感
《慧骃国游记》同步练习
《慧骃国游记》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